从康养角度谈医院户外植物景观

  摘 要:介绍了医院户外植物景观的作用,从植物景观设计原则和植物种类选择两个方面出发,阐述了医院植物景观营造方法,强调细致、科学的户外植物景观设计可发挥疗养、养生的功能,促进患者心理健康。

  康养产业是指围绕养生、养老两方面而形成的产业体系,是大健康产业的组成部分。随着康养产业的发展,环境的康养疗愈作用愈发被重视。应向康养产业学习,提升医院户外环境质量,使绿化在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医院户外植物景观的作用

  ( 一)营造有序、舒适的医院户外空间环境

  可通过行道树的栽植与交通岛的设置实现对就医人群的引导。医院的不同分区之间一般也需要植物作为分隔或过渡。有序安全的环境自然有利于使用者的健康。

  ( 二)帮助使用者释放压力、放松心情

  患者在医院中通常有与人交往、被人理解尊重、安全感、自由而非被限制禁锢的感觉等需求,这些需求的解决方法都潜藏在人与环境的关系中。如植物围合可以营造户外空间的私密性,在患者精神不佳、不希望被打扰的情况下提供一个静思、休息的环境,让人感觉自己是安全且自由的。

  人的五感感知环境、获得信息。而植物环境对患者有特殊作用,对患者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更是被多项研究证实。患者在微风轻拂、树影摇曳的环境中会自然地放松身心。芳香植物的气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们的焦虑与不安。摸摸手边的东西是人们紧张、焦虑时的下意识动作,植物与混凝土、大理石等人工材料截然不同的自然质感可以给人精神上的抚慰。此外,植物的生长过程也经常引人联想,如“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人们能从植物环境中获得释然,接受病痛疾苦,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

  医院也应设置植物种植、手工制作等患者可以参与的活动。在19 世纪初,本杰明· 拉什(Benjamin Rush)最初提出了农业生产劳作与人类健康状况有关,从而使得园艺疗法在医学康复、精神治疗、智障儿童教育和老年人护理上沿用至今。研究表明,开展园艺栽培活动可以促进心血管的循环,减轻抑郁患者的痛苦;因为其操作简单、起效明显,容易激发患者的成就感。

  二、医院植物景观营造方法

  ( 一)植物景观设计原则

  1. 植物辅助营造多样化的空间

  医院中有不同的使用者——工作人员、探访者、求医者、住院者,应根据不同人群的需求特点,提供多样化的空间。医院要注重医院入口区、停车场、康复花园甚至食堂处的植物景观布置,营造绿色环境。

  2. 注重发挥窗景作用

  医院中的灰白墙面使人心情压抑,而自然景色可以缓解压力,因此,医院的户外植物景观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研究表明,在病房里透过窗户能看见树的患者恢复得更快。医院户外植物景观应自觉承担起作为窗户中的绿意、户外空间绿色背景的作用。

  ( 二)植物种类的选择

  1. 根据植物质感

  人们在户外总是不由自主地摸摸手边的花朵、树叶,人触摸植物时, 粗糙或光滑的质感会刺激人的感官神经,植物发挥了其心理保健功能。植物平滑细致的枝叶、娇嫩欲滴的花朵会让人的心情受到感染,使人减少消极情绪;质感奇特的植物如花、果形态奇特的植物则更易引发人们的触摸欲。

  2. 根据植物色彩

  冷色系在心理上具有镇定作用,如绿、蓝、紫色。植物选择上应以绿色为主要色调,绿色让人感受到平和与希望,创造安静的氛围。如医院中有专门的儿童疗养区、园艺活动区,则可点缀些暖色系植物(如一品红、迎春花),红色让人感受到温暖与热情,黄色让人感受到活力。

  3. 根据植物保健功能

  医院环境含有大量病菌,保健植物分泌的化学物质能抑制和杀死病菌;有些植物通过花香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如菊花、茉莉花可以安定心神,对头痛、失眠患者有益。此外,医院中一定注意不要选用有毒或易致人过敏的植物,如火炬树等。

  三、结束语

  医院户外植物景观不应该只停留在绿化层面,也应追求一定的美学效果,给患者提供绿意盎然的康养环境,给医生提供舒适的工作空间,给患者家属及亲朋好友、医院后勤人员提供舒缓压力的场所;还应定期开展园艺活动,作为帮助患者康复的辅助手段;起到提升医院整体形象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综合作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