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论是多么有能力,表现多么优秀,只要解决不了育儿问题,女职员都免不了会带来这些困扰。我暗暗决定,下一个人一定要找未婚单身的才行。”
这是《82 年生的金智英》小说结尾的两句话,字里行间似乎透露出社会对女性的“特殊照顾”。事实上,在很久以前女性的地位就不受关注,如古代的一夫多妻制,以及腐朽的裹脚习俗。女性似乎天生就比男性低了一等,似乎就活该沦为生儿育女的工具。就像金智英,她也曾是一名高等学府毕业、就职于优秀公司并对未来充满美好憧憬的年轻女性,但在与丈夫相识、相爱并产下女儿后,她陷入了继续工作还是专心照顾孩子的两难境地,每天总有社会舆论和婆婆的传统观念在她耳边萦绕。金智英最终放弃了工作,选择成为家庭主妇。
生活毕竟不像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金智英无奈且被迫地选择了妥协,选择了向社会伦理低头,过上了平淡无奇的照顾家人的生活。
金智英选择了妥协,但社会并没有给予她宽容。总有人在背后议论,羡慕其不用工作、有一个好老公,实则是满嘴的嘲讽。金智英在社会中各种人轮番的“鞭打”下,患上了抑郁症,她开始将自己代入别人的角色———自己的妈妈,自己的外婆,话语中均是当时社会女性的卑微、痛苦以及无力反抗。
人们似乎习惯于将女性的辞职育儿看作理所当然, 却将男性育儿休假看作是女性的大逆不道。但,谁又不是在自己父母的殷殷关怀下长大的呢? 谁又不是父母心尖上的宝贝呢? 其实也有奋力抵抗、摆脱桎梏的人,金组长便是典型。她真正将工作与生活分得一清二楚, 但在光鲜亮丽的背后,却总有人明里暗里地嘲讽她。事实证明,不管是像金智英这样的全职太太,还是像金组长一样的事业型女强人,都不免遭人非议,那么这个社会对女性的要求究竟是怎样的呢?
电影的结尾是金智英症状好转,成了她梦寐以求的作家。这种大圆满式的结局固然美好,但不免有些落入俗套。小说的结尾并不圆满,金智英仍有代入别人的症状,算是个开放式的结局。在我看来,金智英的病情或许还会进一步恶化。毕竟,社会对女性的轻视不会轻易消除。
真正的离别,没有桃花潭水,没有长亭古道,只是在一个和往常一样晴朗的早晨, 有些人永远留在了昨天。不知道世界上每一天有多少女性深陷抑郁的旋涡。这是女性的悲哀,更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