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踝骨

  黄永玉,国宝级艺术家,中国画院院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笔名黄杏槟、黄牛、牛夫子,1924 年7月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土家族人。他擅长版画,主攻国画,其画构思奇特,造诣精深。他设计的猴票和“酒鬼酒”包装家喻户晓。

  1952 年,黄永玉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时任院长的徐悲鸿倡导:教员无论职称高低,一律要学习素描。年轻教员对此尚能接受,但老教员,尤其是国画教员对此很不理解,这其中就包括黄永玉。

  在一节人体素描课上,徐悲鸿抱病来到素描进修班。当时,代课老师已经讲完人体素描要点,教员正在对照教室中间的模特画素描。徐悲鸿不时走到大家身边点评每个人的作业。有的人画得好,徐悲鸿就夸赞几句;有的人画得差,徐悲鸿就指出问题所在。

  来到黄永玉的画板前,徐悲鸿指着同一条腿上的两个踝骨说:“人在站立的时候,两个踝骨高低是不一样的,外踝骨比内踝骨略高一些。”

  黄永玉很吃惊,自己画画十多年了,自我感觉观察力还不错,竟然不清楚两个踝骨位置的区别。他再想想徐悲鸿的画,总是落笔有神,栩栩如生,暗自感叹徐悲鸿院长的观察力和表现力早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那节素描课在黄永玉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鞭策他以后坚持不懈地练习绘画的基本功,向着艺术的顶峰不断攀登。另一方面, 在徐悲鸿院长的长期督促、检查下,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员对素描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 很多教员从被动学习到主动练习, 逐渐成为技艺高超的美术大师。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