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刘兆金:今年的稻虾还有大把机会

  • 来源:水产前沿
  • 关键字:稻虾,品质,规格
  • 发布时间:2021-08-27 14:57

  众所周知,湖北小龙虾的养殖产量占到了全中国的一半,而新冠肺炎疫情的控制期,刚好是稻田养殖小龙虾的养殖和销售期。目前已是3 月底,随着各地疫情的好转而逐渐解封,市场陆续开始动起来。

  回过头来看,新冠疫情对湖北小龙虾的影响程度到底如何?小龙虾产业链从业者又该如何开启2020 年的规划?为此,笔者采访了海大集团华中大区副总经理刘兆金,看看他对新冠疫情下的小龙虾产业有什么样的思考和见解。

  养大规格、高品质虾仍有机会

  FAM :目前来看,您认为新冠疫情对2020 年小龙虾养殖有哪些影响?

  刘兆金:新冠疫情对湖北小龙虾养殖的冲击还是很大。由于疫情爆发导致大家都被隔离在家中,冬季期间对养殖池塘基本上没有任何管理,往年在春节前后养殖户都会进行肥水,处理青苔等操作,今年由于疫情都没办法进行,所以在二三月份整个湖北省的小龙虾池塘青苔很多,很多养户下池塘就面临青苔满塘的问题。

  另外,由于2 月份缺少生产物资,虾苗出来之后基本上也是没有投喂,规格整体偏小。还有一部分养殖户因为解封时间晚,对小龙虾行情没信心,主动选择放弃养殖,特别是很多大型基地由于没有请到工人,管理难度大,今年继续养殖的难度还是非常大。特别是稻田养殖因为养殖周期很短,疫情又耽误了生长周期,稻田养殖的小龙虾总量下降是定局。

  但今年小龙虾总量到底降多少?这个还很难判定,首先新冠疫情防控好于预期,如果4 月武汉解封后流通正常,影响将会降低。另外,后期要看精养和虾蟹混养的整体情况才好做出判断。

  FAM :您有些什么养殖建议?

  刘兆金:2019 年湖北以及周边省份新增面积多,很多人第一年养都需要买苗,所以2019 年苗价高,高峰期达到了35 元/ 斤左右。今年的苗价回归到6-9 元/ 斤,实际上是增加面积少了,需求降低的体现,这个年前我们有过预判,只是新冠疫情加速了虾苗价格回归。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去年新塘买苗的成本是高的,而今年绝大部分虾塘都有自己的种苗,养殖成本下降是肯定的。我们计算了一下,养殖成虾的单斤成本还是可以控制在3-5 元,如果成虾价格能维持在10 元/ 斤左右,养殖户还是有钱赚的。

  这几年以来无论虾价高低,大规格的小龙虾价格始终坚挺,2020 年更加是这样。目前的中青、大青价格还是不错,特别是有肉的虾。所以2020 年应该是养大虾、养青壳虾的方向,提高单亩的养虾产量来寻求利润,而不能像以前过度依赖于虾苗盈利。总体来说,这次疫情是加速了小龙虾养殖回归理性,价格也会回归价值本身。

  小规格的虾可能会出现阶段性不好卖的问题,因为集中上市会导致一些供需失衡,所以我们建议只要达到4 钱规格就不停地销售,不管价格高低,因为只有多卖、多投,才会腾出空间让剩下的虾长得更大。

  综合而言,关于如何养好虾,其实就是把规格拉大,多卖,把产量拉高;早卖,抢高价格,投高档料;多调节水质,改善底质,护好水草,把自己的虾养成大规格和高品质。海大的技术人员有各种养殖模式下的技术方案,可以服务广大养殖户。比如现在推进的海大345 养殖模式、育养分离模式、精养虾模式等,可以根据不同的池塘以及养殖户的规划来选择。

  FAM :您怎么看2020 年小龙虾的消费,会不会出现滞销的局面?

  刘兆金:小龙虾的消费特点很明确,主要集中在餐馆和大排档,同时消费群体比较年轻化,它也被称为夜宵之王。今年的疫情对线下的餐饮消费肯定是有影响的,但这些年线上的消费总量也很大,消费群体选择线上订餐的机会必定会增加。按照目前疫情控制的态势,如果线下的餐饮消费恢复得快,对小龙虾依然是机会。因为即便是2019 年小龙虾总量超过了200 万吨,实际上还是没有满足市场的需求,我们要关注的是消费总量下降和生产供应总量下降哪个比例大,还有就是上市的时间。如果4-5 月国内的餐饮消费恢复50%,线上消费积极行动起来,那么小龙虾的消费依然会坚挺。毕竟中国喜欢吃小龙虾的人基数还是非常大的。

  今年是强者更强,弱者出局的一年

  FAM :疫情下小龙虾饲料市场格局会发生什么变化?

  刘兆金:在整个小龙虾养殖总量下降的情况下,饲料公司的压力也是非常大,今年很可能就是加速整合的一年。实际我们看到前三年的数据,小龙虾行业快速发展中,大型企业的集中度每年增长10% 的市场占比。

  2020 年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中小企业的生存更加艰难,加上国际经济的影响,原料的不确定性,资金的管控,市场的萎缩等等因素,都加速了行业发展的进程。2020 年注定是强者更强,弱者出局的一年,应该会是近几年了湖北省饲料行业的分水岭。所以我们海大在2020 年的危机感也是非常强的,同时我们又更加有信心。

  FAM :2020 年海大集团在华中地区对小龙虾这个品种有哪些策略和措施?

  刘兆金:依托于集团在华中区的多工厂,专业化工厂的优势,在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下,我们今年在疫情下复工情况做得很好,湖北地区天门公司2 月初就陆续开始生产发货,荆州公司也在2 月就开始正常生产发货,这些都让我们在起步阶段占领了一定的先机。同时疫情也让我们从原有的线下工作转化到线上办公,解决了我们以往一直觉得很难的一个问题,就是服务营销效率的问题,线上能做到更高效的覆盖养殖户数。同时我们依然会围绕市场对小龙虾的需求去进一步做深度的研发,从产品的配方技术和养殖模式,好的产品和好的模式对接起来,让养殖户盈利和赚钱。

  经销商方面我们会着力培养一批有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的服务型经销商,并帮助他们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同时,增加了华中地区的产线产能,确保高峰期的供货顺利,并举集团之力在高峰期帮助华中区解决供应问题。我们设立专业的小龙虾研究项目小组,针对地区性的特点去专供养殖模式研发,确保我们在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再就是在人才队伍方面,我们要求专业人员做专业事,负责虾蟹业务的人员绝对不去负责其他业务,让他们聚焦虾蟹,培养专业能力。饲料+ 动保依然是海大在虾蟹方面的先天优势,我们今年还会强化这种1+1 的模式,提高工作的效率,做好分工。

  尽管经历了新冠疫情的冲击,尽管现在小龙虾产业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相信,在湖北省各级政府的鼎力帮助下,在行业全体同仁们的努力下,小龙虾一定会持续发展,健康发展!我们海大愿意尽最大的智慧和能力在小龙虾这个品种上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