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摘 要: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建筑领域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城市规划中的各种工程项目建设总量与规格均有了明显增长。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其浇筑效率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总体品质和使用寿命。所以,中国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注重于对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的深入研究。

  1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主要内容

  1.1施工缝技术

  在进行施工缝技术中,要对建筑裂缝作出必要的判断,按照建筑的特点对施工缝的部位、尺寸加以分析和探讨,最后制定施工缝的方法,在砼浇筑中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在进行施工缝位判断的过程中要注意选取受力较小的部位,如此可以确保施工的稳定性受很小的影响[1]。

  1.2捣实技术

  捣实技术是在把水泥注入模板后,尚未凝固前对其加以充分的振捣,使之变得均匀密实,这有助于建筑结构性能的提高。进行捣实施工可以确保水泥进行到模板的各个部分,并满足预期所需要的水泥强度。传统的捣得技术是使用人工,这个方式比较费时,使用机器力对水泥可以在降低人员需求的同时缩短所需要的时间,大大提高浇筑的效果。

  1.3预应力技术

  预应力技术在现代建筑施工施工的革新中至关重要,这是指在预应力钢的安全防护下,采取环绕包裹方法的方式预防混凝土结构,以及利用有关机械设备来实现预应力科技的实现。在预应力施工技术的使用过程当中,技术人员首先需要考虑在极限状况下的状态,并且经过对负载状况的综合考虑后来完成预极限的设计工作,这样才能确保在一般情况或者特殊的状况下,建筑工程结构能不会出现变形或者是断裂的情况而影响建筑施工正常的进行,从而使得施工工程建设的品质可以得以提高[2]。

  2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2.1温度的变化过大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混凝土的结构不可避免的由于内在的因素或人为因素而产生许多种裂缝,而裂缝会降低混凝土承载能力和耐水性以及防水功能等等。

  在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结构使它具有良好的耐久性,但在温度十分严寒的地区中,特别是在水位时常发生变化的工程部门,或者是在充满水分的状态下遭到剧烈的温度交替下,当外部坏境的温度发生极大的变化下,混凝土会产生形变,而这种形变又遇到了外部的阻挠,就会在内部结构中产生一种力,正是这种力量不停地撞击混凝土结构,所以极易产生裂缝,这类温度变化产生的裂缝对于岩石地基或者是混凝土使用年代久远都将会在混凝土的外部产生许许多多的约束裂缝,这种裂缝会引起钢筋的腐蚀,以及混凝土的碳化,降低了混凝土的使用年限、抵抗寒冷性与强抗渗透能力。

  2.2超过混凝土的负载能力

  这种混凝土产生的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地基或者使用时期大大超出混凝土的负载能力而出现的一种龟裂裂缝。而龟裂裂缝特征由于不同的受力压力而呈现五花八门的现象,首先强度是混凝土的重要也是主要的力学性能,这也是混凝土对于负载能力的一种量化表现,而其中的抗压力、抗拉力、抗折力等等特点之中,抗压强度是最强大的一种特点,而抗拉力的强度是最小的[3]。

  3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3.1加强材料质量控制

  在建筑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已经成为了不能忽略的关键环节,针对于各个层次的石子颗粒浓度来说,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水泥级配的比例变化,同样,基于不断变动的水泥和易度以及骨材含水率变动之下,都会影响水灰的搭配比例,所以如果想要进一步努力提高混凝土施工水平,就需要使建筑材料质量达到比较高的水准。

  对于选用较优质的原材料,或者对于建筑工程相关采购人士来说,在选用水泥、集料颗粒和混凝土外加剂等建筑材料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选取较低水热化的部分,因为这样可以使得水泥的表层高温逐步减少,又可以调节好过程中的热能,最后还可以有效防止水泥表层由于温度差问题而产生的裂纹。

  3.2加强混凝土浇筑控制

  要想提高建筑工程的美观,以及整个施工结构高质量的水准,建筑单位就需要对混凝土浇注施工设备加以严密的管理。首先,在开始施工之前,要组织工程专业人士,着重围绕模具的高度、位置以及规格等方面加以细致的检测,使得模具更符合施工强度的要求。与此同时,在实际进行施工中,严格把控好施工机械设备的品质,并进行其保养和检测。

  3.3混凝土养护技术管理

  等到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完成之后,实施合理的维护管理工作就至关重要。首先,用保温层将其表层完成铺设,继而运用回填手段,进行砼的浇注作业。同时,为确保水泥具有较高的品质水准,在实际养护过程中,施工时一定要确保水泥达到饱水状况,这样才能有助于混凝土水化速率的提高。不过必须小心的是,当刚进行混凝土施工之后,水泥表层处在极快的凝固硬化状况下,要避免其表层发生干缩性裂纹,因此施工时也需要运用合适的手法,以防止此类状况的发生。

  3.4运用高性能且绿色环保的混凝土

  相比较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浇筑材料,绿色、高性能的混凝土浇筑材料则是一种具有较高耐久性的混凝土浇筑材料,它具有较高的动力学特征,在环保以及水资源的节约上都具有显著的优势。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的制造和应用具有能源消耗低、流程简单、工业废渣较少等特殊技术优点,同时它们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还能够大大减少原材料的拆除和修补作业对于施工场地周围环境的破坏和影响,并且它们在原材料的使用和制造过程中也具备可持续利用[4]。

  结束语

  总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建设中不能忽略的关键技术手段,为促进建筑工程项目有序实施的需要,提升整个工程项目的品质,就要搞好混凝土施工技术,基于此期望可以为有关人员带来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勾立颖.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14):1.

  [2]望毅. 探讨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 文摘版:工程技术, 2016, 000(005):P.20-20.

  [3]张轲.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 装备维修技术, 2021(26):1.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