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闸工程运行管理及日常维护探析

  摘 要:水闸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利用水闸闸门控制水位和水流速度,达到减轻甚至消除自然水旱灾害的目的,满足人们正常的生产需要和生活需要,在农业灌溉、水力发电、自然灾害防治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水闸工程运营管理模式和维护的科学性,直接关系到水闸功能发挥持效,因此,本文对水闸工程运行管理及日常维护的探讨和研究也就具备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1水闸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要性

  在水闸工程的日常运行和管理过程中,对水闸工程的控制、管理、应用、监测以及日常维护保养、安全管理和档案留存等是水闸工程运行管控的重要内容,上述管理工作对充分发挥水闸功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价值,也是保证水闸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前提,在水闸管理工作过程中任意环节的任何疏漏,都可能造成水闸保护功能失效,最终影响水利工程的防洪灌溉功能,因此,在水闸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工作中,要加强对混凝土工程、电气设备以及水闸等的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彻底消除安全隐患,或在发生危险事故后及时采取措施减轻不良后果。

  2优化水闸工程运行管理策略

  2.1构建合理的管理系统

  构建合理的管理系统是优化水闸工程运行管理的重要策略。近年来我国频频发生洪涝灾害,不仅给河流周边区域的社会发展带来了不稳定因素,更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水闸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相关部门应联合多方进行资源共享和通力合作,协商建立起高效的水闸管理系统,将水闸的管理任务及相关责任进行有效划分和连接,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增强其责任意识,建立起科学合理的水闸应急管理系统。同时,我国水闸管理部门还应最大限度调动其他部门积极参与旱涝自然灾害的防治工作,结合已有工作特点制定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最大限度发挥水闸的环境保护功效。

  2.2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应用成为有效提高水闸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不仅能够在水闸管理工作中有效降低洪涝灾害或旱灾等带来的负面影响,更能够科学合理分析洪灾或旱灾的发生频率,在大数据技术的支撑下,及时作出增强水利工程的防御能力的决策,最大限度减小自然灾害对周边区域造成的损害。

  2.3转变水闸运行管理模式

  在水闸工程管理过程中,目前水闸运行管理模式主要是管养分离结构模式,包括外部管养分离结构模式以及内部管养分离结构模式两种。外部管养分离结构模式主要是水闸工程的维护与检修业务,完全实行市场化的外包管理,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维护与检修企业,对水闸工程进行定期维护检查,该类工作方式有利于提高水闸维护检修工作的专业性,而水管单位只需要作为业主加强对水闸维护检修单位的监督与控制即可。二是内部管养分离方式,该类方式是在水利工程维护检修部门内部成立相应的专业团队,通过专业团队加强对水闸工程的维护检修,维护检修人员数目、人员专业技能以及所采用设施设备等,都会对水闸的日常维护检修工作是否达到专业水准有所影响。

  2.4加快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

  加快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是有效提升水闸管理工作效率和维护检修效率的重要途径,不仅能够提高水闸管理工作部门的整体工作质量,更能够将水闸工作管理与其他水利工程设施设备应用、发挥水利工程效能充分联系起来,有效减少洪水灾害或旱灾发生的频率,帮助自然灾害发生时应急管理部门了解更加准确的降雨量数据甚至洪水灾害数据等,在提高数据信息采集准确性的基础上,通过建设信息化数据库,不断提升水闸管理部门对自然灾害的预警能力和预测结果的准确度与及时性,为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更加准确地了解灾害提供帮助。

  2.5加强水闸的日常维护管理

  加强对水闸的日常维护管理,也是做好水闸管理工作的重要途径。做好对土建施工项目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定期对水利工程建筑结构进行检查,当发现水闸存在塌陷、裂缝甚至渗透以及减压设备损坏等现象时,及时修补,或及时更换损害较为严重的零部件。其次,应做好水利工程闸门的日常维护与管理,针对闸门的涂层剥落、门体的结构变化以及钢结构支撑等诸多现象,应及时报修相关部门并进行故障排查和维护检修。最后,应做好水闸工程应用过程中机电项目以及防雷设施的日常维护与管理,定期检查电气工程项目,检查水闸信息管理系统线路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检查安全保护装置是否科学可靠,检查绝缘电阻值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防雷措施是否埋设得当等。

  2.6加强安全管理

  水闸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控制运用、应急管理、安全鉴定、三类和四类闸的管理等。按照水利部统一要求,水闸开展注册登记事项,在堤防水闸信息系统中,需要对水闸进行注册登记,需要水闸管理单位如实、准确地将水闸信息按要求注册登记,水闸的相关基础信息变动后要及时地变更注册登记事项。部分水闸已经完成除险加固工作,水闸流量等基础数据产生了变更,但未及时进行变更登记工作,需要管理单位及时完善该项工作。水闸管理单位编制的管理制度中,需要编制水闸技术管理实施细则,需要制定并落实水闸运行管理制度。针对一些关键岗位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及技术图表等,要求在启闭机房等合适位置进行明示,像一些大中型水闸,管理单位在接到开闸调令后,开多少孔,闸门开启多高,水位流量惯性曲线图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按照规定,水闸管理单位需要建立闸门操作运行值班制度并有效执行,闸门运用要如实准确地填写工作日志,做好记录。在应急管理方面,需要水闸管理单位编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及时按规定申请批复或报备,编制度汛方案并落实安全度汛工作,建立并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并做好值班记录,储备或落实必要的防汛抢险物资。

  3结论

  水闸工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保证水闸工程自身效益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必须对水闸工程运行管理维护给予高度重视,结合实际运行情况,及时找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建立健全维护管理制度,完善运行管理维护体系,为水闸工程运行管理维护工作顺利进行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李春英, 鹿文凯. 水闸工程运行管理及日常维护探析[J ] . 建筑与装饰, 2021(2):1.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