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教学策略

  • 来源:新玉文艺
  • 关键字:物理,教学效率,策略
  • 发布时间:2022-12-26 11:25

  摘 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政策背景,教学效率是高中物理教师工作的重点,如何让让物理课堂更加的通俗易懂,是物理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之中,一定会遇到艰深晦涩的问题,这些问题蕴含着物理学的原理,高中物理教师要擅于引导学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帮助学生及时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而不是一味的被动接受物理知识,进而提升高中物理教学的效率。

  前 言

  高中物理教学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以及学以致用能力,因为上述这些能力会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时候,节约下不少的时间,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十分有限的,学生要明确自己在物理课堂之中的任务,并始终围绕着具体的任务出发,才能够在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物理学习效率,这也是今后物理课程教学的发展方向。

  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高中物理教师转变传统教学的理念,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力的概念这一问题的探究过程之中,教师可以结合班级之中的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探究,可以按照以下的步骤展开。首先,教师设计本节的教学方案,抛出具体的问题,激发学生对力的兴趣,其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举出例子,说一说自己对力的理解与认识,并给予学生一袋苹果,让学生对这一袋苹果进行称重,学生可以选择以一些不同的方式,部分学生选择托盘,将袋子中的苹果放在托盘上,并根据托盘的指针,得出袋中苹果的重量,那么若要拿起苹果,用的力与袋子之中苹果的质量相当,那么学生就可以在对测算苹果重量的过程之中,求得了本题之中力的大小,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有助于今后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的展开[1]。

  二、利用物理实验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部分高中物理教师,将实验的思维融入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让学生建立起一种实验的意识,结合具体的案例展开论述,讲解《圆周运动》一节,教师可以引出“离心运动”这一概念,大部分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之中,会接触到离心运动这一词汇,那么教师可以向本班的学生进行提问,你们家的洗衣机是如何运转的?并以物理学的角度,说明洗衣机的运行原理,部分学生在自己的阐述之中,会体积离心运动这一概念,在这一概念提出之后,学生可以从原本干燥的衣服,在加入了水之后,衣服的总量会变重,水浸入衣服内,然后桶内的衣物开始进行顺时针或者逆时针的旋转,在旋转的同时,衣服会受到的向心力,向心力就是脱衣桶对衣服的支持力,而且在支持的情况下,衣服与脱水桶的表明保持一定的垂直,在垂直的情况之下,依据力的平衡原理,能够看出竖直方向上的重力与摩擦力的大小相同,方向相反,而支持力与摩擦力之间又有一定的关系,支持力也是向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看出学生在分析洗衣服的这一过程之中,要学会以物理学的语言,对这一现象之中力的作用进行分析,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物理实验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实验之中,加深自己对于物理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三、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高中物理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制定教学的计划,包括实验教学、理论教学、实验探究、期中测试、期末测验等,这些都是教学计划之中的重点内容,对学生而言,要在学习的过程之中,明确课程的基本计划,并从计划出发,按部就班的学习,就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之中,一边学习、一边思考,而不是在所有的课程之中,都是一以贯之,这样就会出现一刀切的问题,能够看出教学效率的提升,更多的则是高中物理教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与思路,并鼓励学生开阔自己的视野,多对生活之中的物理学现象展开分析,就能够在分析这些物理学现象的时候,能够强化自己对于物理知识的整体印象与感受,这是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之一[2]。

  四、优化新旧知识衔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中物理教学的现实情况,就是注重学生在初中物理课程之中的收获,并结合学生在初中物理之中所学的知识,制定出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方案,此举的目的在于实现优化新旧知识之间的过渡与衔接,结合具体的案例展开论述,在讲惯性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列举出生活之中的常见现象作为案例,比如公交车在前方道路之中出现障碍的时候,司机一般会踩紧急刹车,避免车辆向前行驶,这是一种移动之中物体的骤然减速运动,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惯性的过程之中,就能够明确物体在高速运动的过程之中,是需要力进行支撑,如果支持物体运动的力突然消失,物体在失去外力的作用下,就会停止运动,但是在停止之前,会沿着原来的方向仍然有一段距离的短时间高速运动,就能够看出物体的惯性,就能够看出优化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能够显著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五、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物理兴趣

  高中物理教师,要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借助模拟实验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正负极的物理学原理,具体比如说电路的接通实验,本次实验所需的材料包括电灯泡,电源,电阻等物理电学元件,学生在组接电路的过程之中,可以结合电路运行的基本原理,明确电路的连接点,并注意电路连接的正负极,结合模拟实验,使学生掌握物理学的知识与实验技巧,由此可见,作为教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物理兴趣,让学生充分融入到这样的一种氛围之中,加深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印象[3]。

  结束语

  本篇文章立足于高中物理教学的现实情况,进一步对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教学策略展开论述,具体从以下的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分别为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利用物理实验教学,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合理制定教学计划,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优化新旧知识衔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物理兴趣。上述的这些举措都旨在为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教学策略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以及建议。

  参考文献

  [1]  景永海. 实行分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高中物理分层教学解析[J]. 文学少年, 2021, 000(036):P.001-001.

  [2]  陈英豪. 如何利用微课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 000(011):P.122-123.

  [3]  韦爱妍. 利用微课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 下旬刊),2020,(01):32-33.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