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科普 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文/本刊记者 冯昭

  近年来,尽管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提升速度迅猛,但与西方科技强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普遍高于20%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知乎创始人周源聚焦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提出《关于以高水平科普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的提案》。

  周源认为,新时代科普工作普及科学知识、提升科技素质、培育创新人才,对于推动全民科学素养提升和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因此,有必要以高水平的科普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为科技强国建设提供坚实支撑。为此,他提出三点建议:树立全面的科普理念,强化国家科普能力体系建设;深化科普资源供给侧改革,全面提升科普产品服务质量;强化组织领导,为科普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2024年12月2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新《科普法》”),这是该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不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普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新时代背景下科普与科技创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科普法》着力推动科普事业与科技创新协同发展,解决包括对科普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科普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优质科普产品和服务缺乏、高层次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等制约科普工作发展的关键问题,强化科普工作的各项保障措施,能够及时、精准、有效地整合科普资源,推动各类高水平科普平台建设,最大化激发各类主体的参与积极性与创造活力,从而加快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科普格局。

  此外,新《科普法》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更有针对性,对于制作、发布、传播虚假错误信息,或以科普为名从事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依法给予处分,对于骗取科普表彰、奖励的依法给予处分,相关条款对于当前科普领域中存在的一些乱象能够起到有效的约束和警示作用。

  中国老科协常务副会长、中国科协原副主席齐让认为,新《科普法》明确将国家实施公民科学素质行动纳入法律范畴,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的坚定决心。通过法律手段推动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引导公民培育科学和理性思维,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科学生活方式,提高劳动、生产、创新创造的技能。这一法律保障不仅有助于培养全民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风尚,更为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成科技强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奠定坚实基础。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