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造物的温度

  巴厘岛乌布:雨林中的手工中心

  在影片《美食、祈祷和恋爱》中,年轻干练的伊丽莎白· 吉尔伯特正是在乌布开始了爱情的篇章。

  乌布位于巴厘岛的中心地带,周围被阿贡火山(Gunung Agung)、巴图尔火山(Mount Batur)和巴图卡鲁火山(Mount Batukaru)簇拥,生机盎然的热带雨林、层层叠叠的稻田,以及历史悠久的古代王国遗址和印度教神庙,为这片土地增添了神圣的气息。乌布自古以来便是巴厘岛手工艺传统与精神文化的核心,这里曾是艺术家、雕刻师、编织匠人聚集的避世小镇,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创作者前来定居。漫步于此,街道两旁遍布艺术画廊、手工艺品商店和传统市场。如今,乌布更加热闹,但那些沉稳安静的手艺与传统仍以新的方式延续着。

  在乌布,手工艺不仅是技艺,更是一种日常。不同村落专注于不同的传统技法,绘画、木雕、石刻、银器、蜡染,各具特色。艺术家从宗教神话、自然万物和巴厘岛传统符号中汲取灵感,在木料、布料、金属等不同媒介中,描绘出信仰、生活与自然交织的世界。

  只有真正触摸,你才能体会手作的温度。乌布开放的工作坊和艺术村落很多,Pengosekan村擅长传统的乌布画派,线条细腻,色彩明亮;Mas村专门从事木雕,几乎每户人家门前都有备用的黑檀木木料;Celuk村的先人是替巴厘岛王室打造银饰的工匠,世代流传的手艺细腻精湛。

  德钦:风中的祈愿

  越过雪线,仰望整个云南的最高点,卡瓦格博峰依旧栖息在云雾之中,静谧安宁。它是太子雪山主峰、藏区八大神山之首,与梅里雪山紧紧相邻,组成了南北走向的巨大山系,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在极为狭窄的地段中劈出深谷。

  神山脚下,大地褶皱里的徳钦没有机场和火车站,只能通过盘山公路与其他城市连接,不远万里来到这里的人大多只为两件事:看雪山或是徒步转山。

  卡瓦博格虽然身居内陆,却是一座海洋性雪山,东西走向的孟加拉湾水汽和沿河谷而上的暖湿气流在此汇聚,山间云雾笼罩才是常态。要想足够幸运地见到日照金山,你需要好的时机和虔诚的耐心。

  在德钦周围,飞来寺和雾浓顶是直面雪山的两处平台,飞来寺离雪山更近,适合继续前往雨崩等梅里腹地前停留;雾浓顶在同一方向上离雪山更远,因此可以看到十三峰全景。若是想寻求更静谧的去处,则可以去往谷久浓村,只有五户人家的山谷间,松赞梅里山居在隐秘之地创造藏地人家的温度。

  作为藏族人心中的朝觐圣地,卡瓦格博不仅是巍峨耸立的高山,更是一种身份认同的精神象征。在这里,信仰与日常交织,人们相信来自双手的诚意,将敬畏自然、祈愿平安的心意寄托在流转的风中、升腾的桑烟里。

  在康巴藏地,经幡随处可见,随风飘动时,色彩明亮的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依次排列,象征着天空、祥云、火焰、江河和大地。在藏语中,经幡也叫“隆达”,“隆”是风,“达”是骏马,因此经幡又被称为风马旗。如今,印刷机的效率早已远超手工雕刻的木板,但许多匠人依然坚持用传统方式印制经幡,保留着手工雕刻的纹理与敬意。在他们看来,每一幅手工经幡都承载着诚意,而当它随风翻动时,藏文经句便被一次次诵读,人们的愿望会传递至更远的地方。

  如果说经幡是风最频繁的信使,那么煨桑便是火与烟中最日常的仪式。每日清晨,藏族人会燃起松柏、青稞、五谷等特定的香料、矿物,让白色的桑烟缓缓升腾,与心中默念的经文一道,将人们的祈愿送往神山。在德钦,煨桑台无处不在,从民居到庙宇,从雪山下的观景台到旅人歇脚的山居,仪轨在日常中流转,带给人们朴实的幸福和满足。这对远道而来的旅人也应是重要的,如若真正体验另一种生活,震撼于神山的威严和慷慨后,内心的安宁和治愈依旧需要在沉淀中寻得。

  爱丁堡:格纹之都

  第一次抵达爱丁堡,你就会发现,作为苏格兰的首府城市,从12世纪起延绵的历史痕迹、上下起伏包含平原山丘的多样地形竟全都浓缩在一个步行友好的范围内。

  这就是整个欧洲最热门的城市之一爱丁堡。1124年,苏格兰国王大卫一世创建了这个皇家自治镇,从2024年开始,整座城市都在庆祝它的900岁生日。漫步于此,老城区的中世纪鹅卵石街道,沿皇家大道从西至东连接爱丁堡城堡和荷里路德宫,两侧古老的石砖建筑间,拱门下的狭窄小道总是连接坡度不小的阶梯,让人稍不留神便会攀上山顶。

  王子街隔开了旧城与新城,纪念苏格兰小说家司各特的纪念碑和苏格兰国家美术馆拉开了乔治亚建筑时期的优雅篇章,奢华酒店、米其林美食、大学、画廊、独立店铺和小众文化共同把街区填满,待到春夏,音乐、美食、艺术节日将点燃整座城市的活力。继续向前,花十分钟爬上卡尔顿山,俯览整座城市;乘电车直到融合航海历史和新兴艺术的利斯港口,没有哪座城市能像这颗苏格兰王冠上的明珠般,美丽、优雅且充满生机。

  这是一座自带背景音乐的城市,你在街道上总能听到穿着传统苏格兰服饰的演奏家吹奏的风笛声,这足以说明,苏格兰裙(kilt)以及其独特的格纹(tartan)正是苏格兰绝对的文化遗产和代名词。

  苏格兰短裙在盖尔语中被称为“feileadh-mòr”,它是一种围在腰间的羊毛格子呢,最经典的搭配通常是一个挂在短裙上的小包(sporran)、短裙外襟上的粗别针和袜中匕首(sgian dubh)。布料上交织的图案便是苏格兰格纹(tartan),最初不同的氏族根据用不同的格子布做成的衣服来区分,如今,人们对创造格纹图案的热情从未减少,苏格兰早已通过专门的苏格兰注册格子法,如今记录在案的独特格子呢已经超过7000种。工艺和文化的共同进步,使这项苏格兰传统工艺在日常生活中变得更加有趣、年轻。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