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普急转身放弃“后PC”时代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惠普,PC,webOS,苹果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9-02 13:14
8月18日,全球PC第一把交椅惠普在财报会议上一下子宣布了三个决定:剥离个人电脑业务;关闭webOS设备运作;以超过100亿美元的价格并购英国第二大软件厂商Autonomy。
这震惊了整个IT产业——对于任何一个IT企业来说,这三个决定中的任何一个,都是重磅炸弹,而惠普却把它们一下子抛了出来。更何况这距离它花12亿美元收购Palm、宣布全力进军移动互联领域刚刚过去一年,它搭载webOS的平板电脑TouchPad上市才只有7个星期;它的PC业务还仍然以18.5%的市场份额占据着全球PC市场第一,每季度贡献400亿美元营收。
叫停webOS
放弃“后PC”时代
惠普的这个决定来得极为突然。有消息称,惠普负责移动业务的高级副总裁Todd Bradley和前Palm CEO、现任惠普移动部门负责人Jon Rubinstein并不比其他人早知道webOS业务关闭的事情,他们甚至还正在“前线”奋力地推广TouchPad。
“惠普是又一个向苹果缴械的企业,而如此仓促地做出决定,让去年收购Palm花的12亿美元白白打了水漂,多少让人觉得惠普内部政策有些迷茫。”一位业内人士评论道。
事实上,今年2月惠普一口气推出了3款移动互联产品,分别是2.6英寸的智能手机Veer、3.6英寸的智能手机Pre 3,以及平板电脑TouchPad。2月底,当惠普第一次将这3款产品带到中国展示时,惠普的高管们还信誓旦旦地高调表示,惠普webOS操作系统的目标就是要做到全球第一,而不是前三或者前五,而惠普也要凭webOS抓住“后PC”时代。“惠普的优势在于,我们将把webOS延伸到PC、打印机等全产品线,形成一个webOS产品家族。每年大约1.4亿部嵌入webOS产品的销售将成为惠普移动互联的巨大支撑。” 惠普全球副总裁、信息产品集团首席技术官Phil McKinney当时表示,惠普进入移动互联并不算晚。
然而,惠普似乎还是晚了一步。
有数据显示,凭借先发优势,苹果iPad在全球平板电脑的市场份额高达80%,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也超过60%,而其他品牌平板电脑如摩托罗拉Xoom上半年仅销售44万台,联想乐Pad今年一季度也只售出约8万台,始终无法对苹果形成有力冲击。
对此,8月22日,包括惠普CEO李艾科(Leo Apotheker)和非执行董事长雷·兰恩(Ray Lane)在内的惠普高管分别在纽约、波士顿和伦敦出席投资者见面会,兰恩表示,只有苹果一家公司在整合硬件和软件方面取得了成功,然而这是一个特例,苹果CEO乔布斯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惠普对移动互联的态度180度大转弯,显然是因为意识到移动互联终端领域的市场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对于7个多星期前才上市的TouchPad来说,要向苹果叫板,机会已经微乎其微。”有分析人士指出,此前,为刺激销售,TouchPad刚一上市就从499美元定价下调至成本价399美元。然而,据惠普财报,TouchPad仍然亏损3.22亿美元,亏损额甚至超过该部门2.66亿美元的营收。
而宣布关闭webOS业务后,惠普立刻开始着手清货,16GB版TouchPad销售价格从399美元下调至99美元,在美国被用户哄抢,而包括中国内地在内的一些尚未到货的市场,就连TouchPad水货也难觅踪迹。
对此,TechCrunch创始人Michael Arrington认为,这说明iPad之外的低价平板电脑仍然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惠普完全可以转向生产较低配置的平板电脑,占据低价市场,而不是就此放弃。
剥离PC
扔掉“下蛋的母鸡”
相对于关闭webOS,惠普“部分或完全分拆PC业务”的决定更让投资者震惊。此消息公布后,惠普股价立刻暴跌25%,接近6年来的最低点,公司市值蒸发120亿美元。
兰恩在投资会上表示,PC业务拖累了惠普的利润率,而这一业务在独立之后也能够繁荣发展。他说:“目前,PC业务只能用一只手去竞争,他们无法在设备上自由使用Android系统。”
根据IDC统计,第二季度,惠普仍以18.1%的市场份额占据着全球PC市场的头把交椅,为惠普贡献407.4亿美元营收,占其总营收的1/3,而惠普的利润中,PC仅占不到5%。相对于其他PC厂商1%左右的利润率,惠普PC的利润率仍然超过4%,是业内最高的。
尽管惠普不是第一个宣布放弃PC业务的企业,此前IBM就以12.5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PC业务出售给联想,全面转向软件业务。然而,IBM在出售PC业务之前,PC在总体营收中所占的比例已经非常小,而且IBM PC的整体业务规模也不及惠普庞大——按照惠普目前的营收,惠普PC业务的出售价格绝不会低于百亿美元。
另一方面,惠普在尚未有接手意向的买家出现时,就急于宣布剥离PC业务,“多少会影响PC业务的估值,导致该业务贱卖。” 业内人士表示,“看起来,惠普是扔掉了一只下蛋的母鸡。”
对此,戴尔CEO迈克尔·戴尔8月20日在Twitter上有些幸灾乐祸地写道:“再见,惠普。我对于你们无法再在PC界有所作为感到遗憾,但是我们将比以往做得更好。你会怎样向惠普说告别呢?”
现在,关于惠普PC的接收者开始成为IT界的热门竞猜。
联想、宏、三星等PC厂商均被分析师频繁提及,而三星与惠普代工厂的接触更是让人们对此产生联想。不过很快,三星公司便发布公告称“此消息纯属谣言”。8月23日,《纽约时报》的消息又指出,甲骨文很可能恶意收购惠普;此后,中国台湾代工企业也成为潜在收购买主的主要力量。
“无论是谁收购了惠普PC业务,PC产业格局都一定会重新划分。”分析人士称。
对此,联想集团中国区总经理陈旭东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惠普拆分对于联想的影响是正向的,会使联想在PC战线受到鼓舞。无论惠普分拆给谁,都不会阻挡联想成为全球PC老大的脚步。”陈旭东称,联想今年年底就有望超过戴尔成为全球PC第二,而联想中国更将重新树立目标,在两三年内突破35%的市场份额,进一步加强联想在PC和移动互联产品领域的领导地位。
在渠道方面,《计算机世界》记者在中关村卖场采访时了解到,由于此前受“蟑螂门”的影响,惠普消费PC的销量已经大幅下滑,不少家用PC代理商已经开始走多品牌路线,因此,“即便惠普PC业务剥离,也不会对代理产生太大的影响。”一位商户告诉记者,他的店里一天最多卖出4~5台惠普PC,而其他品牌的销量则比惠普好得多。
惠普PC金牌代理商广东肇庆四海里程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杨蜀鸿告诉记者:“无论惠普被谁收购,无非是换一个牌子而已,我们还是会继续卖下去。”他表示,只要新东家的渠道策略不要有太大变化,就仍然会继续代理惠普PC。
全面转型
更加“IBM”化
尽管在惠普的三大决定中,剥离PC业务是最让人震撼的,但这并不能掩盖100亿美元收购Autonomy这个“大手笔”。这非常明显地表明,惠普要全面转向软件和企业级业务。
事实上,李艾科今年3月15日公布惠普新战略时,在“建立一个连接的webOS平台”之外,就特别强调了两点,一是云计算,惠普将计划开发和提供开放的“云市场”,整合安全和可信赖的消费程序商店、提供企业应用程序和服务组合;二是更快速地将创新带到市场,为数据服务,特别是在软件方面,通过自建、收购和合作的方式,继续在管理和安全产品上保持强势。
“很难说这次突然的收购是不是和李艾科的SAP背景有关。”一位熟悉惠普的业内人士表示。一方面,此前收购Palm、进军移动互联等动作都是惠普前CEO赫德的工作,而曾经是SAP CEO的李艾科对软件的重视程度比赫德更高也在情理之中。
而另一方面,软件、服务和云计算将是未来趋势。惠普在服务器和数据中心领域原本就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惠普一定不会错过这些利润率更高的领域。此前,惠普先后收购了EDS、ArcSight、3PAR、3COM、Opsware,以及Mercury Interactive等公司,都为其向“软件+服务”转型做打算。
“惠普似乎一直把IBM作为模仿的对象。”国外一位观察人士在其博客中写道。IBM剥离PC,向软件转型非常成功,而且,软件的利润率相对于硬件而言要高得多。目前,戴尔、惠普等都已经表现出明显地“弃硬投软”趋势。
IDC亚太区副总裁霍锦洁也认为,此次惠普宣布的三大消息,有浓厚的“壮士断腕”色彩,“惠普是要向投资者标明它要向软件转型的巨大决心。”
不过,对于100亿美元收购Automony,仍有分析指李艾科“败家”。
消息人士称,这并不是优先购买交易,Autonomy一直在寻求出售,它的业务看起来不错,但却缺乏核心技术。去年冬天,一家竞争公司曾与Autonomy讨论合并事宜,当时的估值还不到惠普开价的一半,而100亿美元的报价则是Autonomy年营收的10倍。
对于股东和内部人士来说,谁也无法解释惠普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收购Autonomy。而在8月18日的财报沟通会议上,李艾科也没有对此做出必要的说明,这也引发了分析师的不满。
波特兰贝克资本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Pat Becker表示:“在过去几个季度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李艾科一直未能提高投资者对他的信任。他每次出席会议,惠普股价都会下跌。”从去年11月李艾科上任到现在,惠普的股价已经下跌了44%,Loomis Sayles价值基金的分析师Tony Ursillo称:“惠普的业绩如此之差,我怀疑李艾科是否适合继续担任惠普CEO。”
本报记者 李响 实习记者 梁菲 叶庆文
链 接
谁将是惠普PC的买主?
惠普将要剥离PC业务的消息一出,外界对谁将接手PC界老大的猜测也沸沸扬扬。三星、联想、华为被传都有收购的可能性。
联想
联想被认为极有可能接下惠普抛出的PC业务。在全球PC业务逐渐低迷的大环境下,联想仍保持着快速的增长。来自IDC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增长2.6%,联想增长了22.9%、惠普增长4%、戴尔是2.8%;北美市场整体下滑4%,联想却猛涨30.8%,市场份额达到6.6%;在西欧市场,戴尔下滑12.7%、惠普下滑6.1%、宏下滑44.6%,联想以9亿美元收购德国MedionAG却获得了14%以上的增长,其欧洲市场份额也提升到7.0%。联想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表示:“联想的增长速度比市场的整体增长速度快8倍。”
IDC今年全球第二季度PC销量数据表明,目前联想以12.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如果收购惠普PC业务,联想市场份额就将翻倍,从而超过戴尔,成为全球PC业的领头羊,这也符合联想的一贯战略。
此外,业内人士分析,从战略上讲联想确实适合收购惠普PC业务,虽然联想在2005年已经收购了IBM的PC业务,但这部分业务主要集中在企业市场,而惠普PC业务的重心在个人消费者市场。
不过,8月26日,联想控股集团董事长柳传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惠普PC业务仍保持有相当的利润,在这种情况下收购要价会很高;第二,用大笔资金收购PC还是用这些资金来发展Pad之类的新业务,这中间的区别仍值得考量。
这与分析师的分析不谋而合,分析师认为联想目前面临的最大难题是资金问题。对于此次收购,阿斯达克财经新闻估计,该业务约值120亿美元(936亿港元)。资料显示,联想目前手上握有的现金在38亿美元左右,如果要拿出上百亿美元的资金来收购,或许要寻求财务融资等途径来解决。
三星
三星也被业界认为有很大可能收购惠普PC。三星在PC整机、智能手机领域都有相当的经验,软件方面也有很多积累。如果收购惠普PC业务,三星全产业链的整合就能实现,从而也具备了与苹果正面竞争的实力。
虽然三星高层8月24日表示无意收购惠普公司旗下个人电脑业务,但近日其与广达、仁宝与和硕等中国台湾厂商都有接洽,而且对这些企业的代工能力进行了评估,并希望将部分订单外包给后者,此举又被外界分析认为三星已经在做接管惠普PC业务的准备。
对三星是否收购惠普PC业务,业内人士分为两派,一派认为,“三星对PC业务很重视,今年从惠普挖了一部分人,其资金实力强于联想。”称三星接盘此项业务的可能性更大。另一派则认为,三星有可能对webOS平台更感兴趣,目的是能够在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上与苹果抗衡。
华为
华为对惠普该项业务的收购兴趣也不容忽视。华为一直都有兴趣收购欧美公司,但碍于美国以国家安全考量,始终难以成行。市场分析认为,如果惠普以分拆消费类PC的模式出售,可以降低美方疑虑,这样一来华为也有可能接受惠普P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