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5日,笔者有幸参加了《金陵十三钗》的点映,从带着平淡的心情进入影院到思绪万千地走出影院,笔者经历了心情无比起伏跌宕的145分钟,惊喜、厌恶、震撼、陶醉,种种滋味掺杂其中。如果说张艺谋执导的电影代表了华语电影的一个制高点,那我不得不说张艺谋让观众又爱又恨。爱,你让观影成为一种非凡的体验;恨,你让观众无法避让地直面所有善与恶。
《金陵十三钗》以十三位风尘女子,十三位教堂女学生及一队士兵的逃亡向观众展开了通篇故事。一队教堂女学生正在逃跑,身后追赶她们的是比野兽还凶残的日本兵。躲藏在稻草堆里的女学生不经意的响动引来了日本兵的围剿,凶狠的刺刀反复地刺进草堆,伴随着几个日本兵的叫喊和刀尖上滴下的鲜血,草堆里躲藏的女孩始终没有发出一声呻吟,不是因为她害怕,而是为了掩护不远处其他几名女孩不被发现,就这样,直到生命终结她也没有呼救。旁边的几名女孩亲眼目睹了这一切,悲痛、泪水、愤怒、绝望,冲击着她们幼小的心灵。同伴用性命换来的活命机会,她们只能默默地接受。
纯真的孩童和风尘妓女,在世俗的眼光中她们有着身份和地位上的天壤之别。十三钗虽然是南京城的名妓,但她们同样也是有血有肉的中国人,家境和世道迫使她们走上风尘路,但无法磨灭她们善良的本性。为了给负伤将死的抗日军人在临终前演奏一首动人的琵琶曲,两名女子不惜冒着生命危险返回妓院去取琵琶的弦,却在回来的路上惨遭一帮日本兵的奸杀,场景惨不忍睹。最终琴弦被带回到了其他女子手中,但是这副琴弦的分量却是如此之重。当13名女学生知道自己最终的命运是要去赴日本人的死亡之宴时,她们决定集体从教堂楼顶跳下,鼓起勇气干净、清白地死去。闻讯赶来的十三钗和神父将她们救下,并且十三钗提出由她们代替女学生去赴宴。利用一夜的时间,神父为每个人易容、变装,让十三钗全部回到了学生时代的样貌,齐刘海的学生头,灰布料的长褂。十三位南京城的名妓瞬间变成了十三位含苞待放,青春阳光的女学生,或许这样也圆了她们悲惨童年时所向往的梦。带着微笑与决绝,十三钗散发着耀眼的光芒离我们而去了。
佟大为饰演一名军人,一个教导队的队长李教官。他肩负着军人保家卫国的使命、肩负着带领仅存的队员撤离战场的责任。眼见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欺辱那些正值花样年华的少女,他毅然决定以一个军人的尊严捍卫正义、保护弱者。当他最终以残缺的身体从楼顶坠下并以下落的力量引爆埋藏在身体周围的炸药时,观众清晰可见两种鲜明各异的眼神,李教官眼中的坚毅与放心,他深知力量有限,但消灭眼前这些敌人起码可以带来短暂的安宁,为更多的国人逃离死亡争取时间;日本兵眼中的恐惧与后悔,他们害怕有更多的像李教官一样的中国人站出来,誓死抵抗到底。
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冒名神父约翰,为了赚取一笔丧葬费,不料卷入了该故事中,成为李教官死后唯一能够保护十三钗和“小花朵们”的男人,因为他那张美国人的脸庞就是最好的通行证。然而,他并不是义无反顾地充当骑士,从开始的贪财、好色,到亲眼所见一名女学生惨死面前,再到被玉墨为代表的十三钗的人性所感动,直至最后与众人生死与共。他像任何一个不了解中国人的外国人一样,在经过了生死考验的患难与共后,他宁可放弃仅有的一次可以与其他美国人一起安全离开南京的机会,也要留下来真心诚意地履行自己的承诺。
倪妮饰演一名江淮河畔的风尘女子,玉墨。为逃避日本兵的魔爪与姐妹一行13人躲进了教堂避难。身为一名电影学院的在校学生,却要担负起耗资6亿元人民币巨制影片中女主角的重任,以及新一代“谋女郎”的称号,倪妮能否最终实至名归,笔者不得而知,但是在《金陵十三钗》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既风情万种又心存良知、既卖弄风情又心思细腻的玉墨。一个在特殊历史背景下的妓女,别说救国救民,能保全自己就已经很奢侈。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女人,让我们看到了人性本善的真谛,她最后留下的那个微笑相信是很多观众眼泪大爆发的导火索。
《金陵十三钗》可以看做张艺谋作品风格上的回归,讲好故事和把故事讲好,他都做到了。观众的爱与恨被整部影片恰到好处地调动着,爱到喜极而泣,恨到咬牙切齿。可以看出影片已尽量淡化了许多民族仇恨及历史问题,但是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任谁也无法做到不为之动容。影片中巧妙地利用人性的反复转化已达到升华,透过风尘女子都将救百姓于水火这样略显夸大的主题,瞬间击穿中了每位观众的情感,将你的情绪玩弄于股掌。
YOMI:资深媒体人。
YOMI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