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薇 一个女人的史诗

  • 来源:电视指南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09-02-27 17:55
  出道十年,她的银河轨迹十分之不同凡响,初出道即大鸣大放,一个角色就冲至最高点,而后是绵延数年的低迷期。媒体是一个最奇怪的社会族群,捧杀与棒杀如影随形。当初惊艳她一双玲珑大眼的媒体,日后也执著于众口铄金的集体行径。总之,或许这个女子才最有资格在人前笑着说一句:杂志报纸某某日能大卖,该谢谢我。或者,公众对明星的仰慕与爱意,就是要以这样沉重的方式才能表现得酣畅淋漓。

  生活静水深流

  最近的赵薇,没有年底明星四处捞钱赶场的忙碌,反而有静如处子的出世。“这一两天原本应该非常忙碌地录制唱片,可是嗓子有些小小不适,常常咳嗽。为了完美录音效果不留遗憾只得先行休息,倒也换得两日清闲。哥哥问我今天要做些什么?我说,什么也不做,就待着,静静的。窗户外的风吹草动,云淡风轻没有一丝被忽略,真难得有这种心情。”

  学会享受当下,是赵薇目前最中意的功课。自言最爱吃的她说刚学会了如何做最正宗的麻辣火锅。“尝过的人都赞不绝口,虽然善后工作非常之艰辛,我依然找时间大做特做并乐此不疲。”除了本土火锅,在瑞士初次邂逅芝士火锅后也是一次就爱上了,赵薇自言“非常愉悦地悔恨着,为什么?太增肥了!”就在前两天,赵薇打算吃一天素食净化身心,就想了一些花样,决定自己做芝士火锅。“其实相当简单,就是面包沾着小锅中正在加热融化的芝士吃。香脆的面包遇到热烫柔软的奶酪……”赵薇说起吃,眼光中的神采实在是无法形容。热爱生活的人都有着情感丰富的味蕾,看来赵薇亦算是其中老兵。

  虽然爱吃,但现在的赵薇会在一个月中会选择几天吃素,净化肠胃,更为了愉悦心灵。“现在我越来越不爱吃肉了,有一次到景区游玩,看到活蹦乱跳的猴子和优雅嬉戏的天鹅很是高兴。可是午餐时,餐桌上赫然出现了一盘天鹅肉。大概我当时表情过于扭曲惊恐,对方急忙补充‘人工饲养……’我当然没吃,人工饲养难道就不是天鹅了?我是不会再发展新的小动物进入我的肠胃了。”

  除了用舌尖感受美好,旅途也是赵薇忙中偷闲了解世界的途径,似乎只有在旅途中,她才能真正忘记自我,全心享受生活的静美:“前不久去了欧洲,虽然比较蜻蜓点水,但是我依然很努力去发现不同地方的美,途中会特意在车上播放刚买的法文唱片。还会同向导请教法语,学的煞是认真,哪怕知道一回国就会毫无保留地忘得一干二净。”

  那次旅行,阿姆斯特丹给赵薇留下深刻印象,“那里很少看见独立的一栋楼,尤其是上百年的建筑。据说是因为地基松软,潮湿。建筑需要紧密相依,互相牵制站稳脚跟。这个城市比我想象的要亲切得多,穿梭于大街小巷的自行车,熙熙攘攘的街道广场上充满各种带着故事的异乡人。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很有包容度的城市。左边的乐手吹奏的乐器我从来没见过,可是只要你闭上眼睛,你就会被他悠扬、凄美、神秘的声音带到一个另外的、不知名的国度。在离开阿姆斯特丹的那个早上,我还是冲进了凡高美术馆好好过了把瘾,找到了我一直想看的room原画以及草图”。演艺学会长大“小燕子”之后,意料之外,情理之中,赵薇再无令人惊艳的角色,这个起点百年难遇,之后的沉寂再正常不过。《老房有喜》、《情深深雨蒙蒙》、《玉观音》、《少林足球》、《天下无双》、《天下英雄》、《绿茶》、《京华烟云》、《赤壁》……一串长长的单子,每一部影视剧都是热点,然而其中赵薇的部分每每弹多于赞,她甚至被某些武断的媒体扣上“票房毒药”之名。不知道内心中,赵薇是不是也在怀疑,小“我是一个新娱乐时代的试验品。我虽然经历了很多,但我的本质没有变,这一点我很欣慰。不是变得滑头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我还是坚守我的本性,永远不想改变。”

  燕子这个角色究竟造就了她,还是限制了她更多。

  除了演艺事业长期的低迷状态,媒体翻云覆雨的态度也让赵薇学到很多,从当初的错愕惊慌到今天的淡定不移,这其中的过程无法丈量。

  直到今天,再去搜索“赵薇军旗照”这样两个关键词,依然可以看到8.11万个搜索结果。我们不能怪当时愤怒的民众们,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我们不能忘记。当时偏偏就当红如炸子鸡一般的赵薇就撞到了这敏感的“枪口”上。那段日子,被放大的“军旗照”处处是头条,还有赵薇通红的眼睛,深刻的道歉,流着泪说对不起。在长沙演出,被人推倒,企图往她身上泼粪,那一瞬间没有人去搀扶这个被吓呆的女孩子,只有闪光灯的包围。原来从齐声夸赞到全天下打压,只需要一个闪光灯闪耀,一个镜头“咔嚓”的时间。不久后,香港无线邀请她做节目,看过节目的人都知道,她那时候状态不好,很是憔悴。肥肥问,赵薇,你想要唱什么歌?她温婉浅笑,你们让我唱什么我就唱什么吧。

  她在告诉我们,她已经学会了从挫折中长大,从周围的攻击中汲取成长。人都是这样吧,这种经历才会让你真的认识到成长的必要性。人总是要被伤害的,你所要做的,就是继续相信身边的人,不过要小心。

  从小燕子顽皮地吹开红盖头到姚木兰自己沉重地掀起红盖头,其间赵薇走过了多少?一个轮回,一个转身,一个传奇。姚木兰到底塑造得如何,功过自有人评说。不过姚木兰那种柔美、宽厚、坚忍的大家闺秀气度,赵薇出演之后,多多少少都学到了一些。于是她突然要回去读书了。在电影学院那段时间里,她出勤率非常好,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读书很专心。接触过她的人评价说:“她的眼其实很利,一扫就明白了,可仍然不计较,不像很多人那样一下子竖起浑身的刺来,唯恐别人沾了光得了便宜。”

  在有些人看来,读书,远离曝光率,似乎是太过吃亏的事情。更何况赵薇这样,读的是导演,却并未打算如徐静蕾一样做个导演,她回去,只是单纯地想读读书,然后继续做演员。

  前不久完成的《一个女人的史诗》是赵薇2009年第一部面世的大戏,她说自己以前就很喜欢严歌苓的书,又是在老家芜湖拍,于是毫不犹豫地接拍了。这部史诗时间跨度长,戏中戏也多,是过足戏瘾的一部戏。在《一个女人的史诗》中,田苏菲可以为一件毛衣就去参加革命,也可以为一个男人改变人生轨迹。这种执著,跨越了不知道几个十年,所以,再期待赵薇的表演吧,应该是另一个绽放。

  回首十年,赵薇反而举重若轻,不欲多言,“每次被采访,记者总希望我多说说自己的痛苦与失败,反而我总是没心没肺地想不起来。我想,可能大多数的憋屈、不满、痛楚早就在戏剧电影中借题发挥,发泄掉了。就像一个旅行者,如果背负太多重担,如何在人生旅途轻装上阵,往来自如?其实,若不以苦为苦,何来苦?不以喜为喜,何来喜?换一个思路,就会得到一份豁达。就像《画皮》的好成绩,也换来了买角色和乱七八糟的无厘头绯闻与谣言。我只得一笑了之。自己的小星球还是那么风平浪静,寰宇协和。大星球的事就当一个别人的故事旁观一下就好了。”

  感情坚持和等待

  谈到女明星,就不能不说她们的感情。在貌似自由的情感世界里,女明星们反而比普通人有着更多束缚,约束着她们的,正是那些看起来闪闪发光的金字招牌:美貌、金钱、声名。

  女明星要谈一场恋爱,实在兴师动众,成本亦高于常人的几倍。检数赵薇的从艺生涯,关于她的若干关键字眼是不能忽略的,其中当然也少不了那些她承认或者根本不予置评的男人:叶茂青、汪雨、周星驰、王励勤、黄晓明……哪个女星不

  是如此呢?在这个圈子讨生活,你需要有足够的幽默感和足够的抗击打能力。做个女明星,你必须要在男友被媒体拍到某夜与其他女子牵手泡吧照片的转天,光鲜亮丽地自动出现在公众视线里,在媒体刻意且刻薄的提问里,你必须风轻云淡地为男友辩护,或者干脆打落牙齿和血吞,微笑着说那女子是他的朋友,我早知道他们去酒吧云云,否则,怎么生存?

  在赵薇几次备受关注的情史中,名声累人不浅:对方的父亲希望儿子能够专心于事业,“不在乎她的名气多大”,只希望她为儿子的前途着想,对方的母亲则认为“高攀不起”,而她的粉丝,努力为她的情史删繁就简,努力举证,认为这是假的,要在这样的众目睽睽下,保持一颗平常心,着实不容易。

  现在,逐渐开始洗尽铅华的她,显然想要淡淡地找个圈外的人,摆脱这种被关注下的不自由,避免这种万众瞩目下的被约束。

  这个一炮而红后饱受欢迎、拥戴与非议和攻击的女生,用了十年的时间在《画皮》蜕变,佩蓉的恬退隐忍似乎也在宣誓着这位伤痕累累的姑娘对于爱的新看法:不拒绝,不迫切,等待与坚守是爱情唯一的生命。况且事业还在继续,她还是当之无愧的电视女王,也依然在长枪短炮下熠熠生辉,总是一切并不算太坏。

  对于未来男友的标准,赵薇直言相告:“我的要求太低了——要一个身心很健康的人,像阳光一样的男孩子……”但当聊到未来男友是否也会存在性格上的“阴影”时,赵薇爽快地表示:“没关系的,每个人都有‘阴影’啊。”她又说,一旦碰到有感觉的就毫无保留地进去:“要不就不进,一进去就毫无保留!”有没有考虑到读完硕士再读个博士?赵薇马上表示,坚决不当女博士!——“才不读呢,读那么多书,我有点害怕,我觉得女孩子念太多书不太好。”问及原因时赵薇笑道,书读多了,“男孩子都不敢追你了”。

  娱乐圈的成功者大致只有两种人:一种天长地久修炼成戏精,成为彻底的传奇,另一种终生都在扮演一个角色:明星。而赵薇似乎难以归类于这两类,她渴望的,不过是做一个真人,一个在台下无需粉饰的赵薇,“我是一个新娱乐时代的试验品。我虽然经历了很多,但我的本质没有变,这一点我很欣慰。不是变得滑头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我还是坚守我的本性,永远不想改变”。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