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桓盘山,得尽如画江山

  • 来源:旅游纵览
  • 关键字:盘山,旅行
  • 发布时间:2012-10-10 14:10

  乾隆皇帝第一次巡游盘山时就拍案称奇,情不自禁吟出“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然后在盘山的东面兴建规模宏大的行宫--“静寄山庄”,至此盘山发展鼎盛至极。

  本来是去石家庄的,但车到天津蓟县忽然想了却一个心愿,即到素有“京东第一山”美誉的盘山观光游览。

  出天津蓟县渔阳古城,西行10多华里,即到达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盘山。盘山,为燕山余脉,它北枕长城,直面平原,由吸水能力很强的花岗岩石构成。远远望去,盘山蜿蜒逶迤,青翠碧绿,如十里锦屏,屹立在京东津北。以我学过地质专业的眼光来看,这在京城直达山海关的石裸势缓的茫茫千里燕山群中,如此地貌实属少见。

  盘山旧名无终山、徐无山、四正山、盘龙山。相传东汉末年,无终名士田畴率宗族人隐居于此。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率军队北伐乌桓时,田畴请为向导,为大破乌桓建功,曹操对其“表封亭侯,食邑五百”。但田畴(又名田盘)不受,仍然隐居于此,因此人称田盘山,简称盘山。

  据《盘山志》载,从魏武帝曹操开始,唐太宗、辽太宗、辽圣宗、金世宗以及清代的康熙、乾隆等历代帝王都曾游览过盘山,并在盘山大兴土木,开山建寺,留有300多处摩崖石刻。帝王将相,文人墨客,善男信女,进山逛景,参禅礼佛,络绎不绝。

  远在初唐时,唐太宗李世民东征凯旋途中到盘山游赏,就曾赞不绝口,吟诗“兹焉可游赏,何必襄城外”,高度赞美盘山的绚丽景色。到明清两代,这里建起了寺庙72座、宝塔13座,行宫、楼台比比皆是,景况空前,成为香火极旺的佛家圣地。唐代时期佛教兴盛,盘山与山西五台山东西相呼应,被称作“东五台”。清幽的自然风光和众多佛寺,引来了众多的文人墨客或来参禅礼佛,或来游山玩水,留下了无数诗赋墨宝和碑记题刻,以及传奇故事,为盘山平添了许多人文景观和无限情趣。

  清朝康熙皇帝到盘山游览9次,乾隆皇帝第一次巡游盘山时拍案称奇,情不自禁吟出“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然后在盘山的东面兴建规模宏大的行宫“静寄山庄”,至此盘山发展鼎盛至极。此后乾隆皇帝又27次到此巡游。帝王既以此为离宫处理朝政,又以此为避暑之胜地。清帝为观赏山庄景色,每年耗费巨资,选中国传统造园之手法,集南北园林艺术之精华,使静寄山庄成为宏伟壮观、秀丽华美的皇家园林。

  盘山风景区尤以其“上盘松,中盘石,下盘水”著称,峰石各抱地势,竞相峥嵘。挂月峰如银钩挂在半空,九化峰像9朵盛开的莲花,真可谓峰峰相依,峰峰各异。从丁路莲花岭进山,夏日骄阳似火,而进山却树木森阴,层峦碧染,万壑堆青,清风送爽,十分幽黯恬静。行不远,就见迎面巨石上刻“入胜”二字,对面西浮青岭的石壁刻有“四正门径”。转过山弯,有一巨石如元宝,名“元宝石”,上刻“此地有崇山峻岭怪石奇松”,但只见山势险峻,林木荫郁,怪石嶙峋,苔痕添翠,清流淙淙。沿盘曲石磴山路,步步登高,跨过“仙人桥”,迎面即为千年古松“迎客松”,仪态肃穆,宛如挥手揖客。

  松柏密布,一峰雄立,峰下古塔掩映,是天成寺。为唐代所建,上有乾隆御题石碑。天成寺之东,有涧水自翠屏峰倾泻而下,状若素帛飘飞,故名“飞帛洞”;再往东行,可望一段白色短瀑,为“滴水濑”。据说昔日此处曾有“卧云楼”,相传傍晚雨过初霁,一抹红霞会穿楼而过,别有一番雅境。

  在翠屏峰下,游人多在“涓涓泉”畔逗留,望着清澈的泉水涓涓而出,淙淙有如琴音,忍不住会手捧一泓痛饮一番。行至少林寺东,多宝塔龙头山下的龙池,石壁上凿出一条红龙,每当微风徐来,池水荡漾,倒映池中之红龙就活了起来,犹如真龙戏水。下盘以水为胜,果不虚传。

  继续前行,盘九道弯,过万人愁,登欢喜岭,进入以石为胜的中盘。从欢喜岭过石门,即达三成寺翠屏峰顶,一路山石错落,松出石隙,千姿百态。再往前行两三里,即入盘山绝胜之地--古中盘。只见群峦拥簇,峰回路转,深渊绝壑。寺前题咏石刻甚多,北面石壁镌刻“万象回薄”4个大字。

  过桃花洞,只见洞前石笋人立,石高且大,威武雄壮,如大将军,名之“将军石”。在此仰望盘山的主峰,能见崖头刻有“摩天”两个大字,为清末军机大臣荣禄所书。正如题字所云,挂月峰为盘山顶峰,峰势上锐下削,为盘山的制高点,海拔864.4米,上有唐建定光佛舍利塔。相传每当除夕,有佛灯之光照耀。峰下有唐建云罩寺,峰巅石刻杜甫名句“一览众山小”。向下俯视,一峰形如伞盖,名紫盖峰。展目四望,苍山如海,群峦起伏。过欢喜岭,经逍遥游,来到万松寺,从万松寺东上青松岭,一路奇松怪石,林石竞秀。继续攀登,沿礁绕峰到上方寺,此处为盘山奇险之地,峭壁如削,峰巅烟云卷舒,上有悬空石,惊险奇绝,望之胆怯。石下两壁如斧劈开,名为“天门开”,下有白猿洞、路险难行。

  我对史说盘山东面规模宏大的皇家行宫“静寄山庄”感兴趣,但找到近前才了解到,近年在御膳房遗址上恢复的所谓静寂山庄,不过140亩,其规模气势,其精致玲珑,如何能与当初的静寂山庄相媲美。一位老先生告诉我,这座皇家园林,大部分行宫景观在清室倾覆之后,遭到军阀的劫掠、日军的扫荡、“文革”的打砸。山石被炸,宫殿拆毁,文物流失。只留下乾隆的诗句“早知有盘山,何必下江南”!回响在寂静的天空。至于寺庙,魏晋时的法兴寺伊始,唐代时的天成寺、万松寺、云罩寺、千像寺、万佛寺、普济寺,元代的北少林寺,明代的招提寺、净业寺、水月寺、观音庵,历经千年兴衰的禅林佛国,终于在清代达到一山72寺的盛况,不辱“东五台山”的盛名。直到民国期间,还有感化寺、天香寺等61座寺院魏然屹立。然而,北洋战乱,日军扫荡,国共混战,僧尼或逃散被戮,或老死还俗,至解放时已是了了无几,空院无人扫,塔林自剥落。

  盘山的再度兴起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自1987年始,陆续恢复了一些著名景观。转过“三盘暮雨”,从军机大臣荣禄的“入胜”开始,经历元宝石、漱峡、云楼梨影、天成寺、舍利塔、宿云亭、神牛福地、翠屏峰、塔林、骆驼石、凤翘松、万松寺、剑舞峰、鹰松、盘古寺、将军石、南天门、云罩寺、定光塔和自来峰,一路风光无限。

  出得一步一景的盘山山门,不由发出感叹,如不乘坐现代缆车最为理想,住农庄静心盘桓几日,得尽如画江山,该多美。

  撰文、摄影/刘北城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