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和80初的,一定记得一段有名的广告词:“朋友,心情不好时请畅饮山城啤酒;心情好,也请畅饮山城啤酒!”呃……,笔者可没打算改行去贩买啤酒,我只是感叹在当下移动IM市场,《微信》就象前面广告词中的“山城啤酒”般,成了我们手上唯一的社交工具,无论你是高兴,或是不高兴,我们都用《微信》以语聊、朋友圈分享图片的方式发泄着。
国内移动IM市场,《微信》真心一家独大,波澜不兴了?手上握有2亿多用户的中国电信不高兴了,如果这2亿的“电话号码”除了打电话,还可以通过“电话号码”分享、社交,这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于是,《易信》出生了。
两个富爸爸
撼动《微信》者,非常人所能及,所以那些战斗力只有5的渣渣都自觉不去碰移动IM市场。《易信》敢于直面《微信》,缘于背后有两个富爸爸—手上握有2亿多用户的中国电信和互联网运营经验丰富的网易。
为了让《易信》茁壮成长,富爸爸们可谓下血本了。这不,电信推出了电信用户注册《易信》会员即送300MB流量、免费提供电话留言和短信等优势惠政策。与网易的老板丁磊私交不错的京东老板刘强东,甚至已迫不及待地在京东商城内部禁止员工使用QQ和《微信》,只用《易信》。在富爸爸的呵护下,《易信》创下了上市仅二周,便有500万注册会员的惊人成绩。在笔者截稿前,特地到苹果AppStore热门免费排行榜瞧了一眼,这货仍然在下载量方面排在第四位。呃……,有个富爸爸就是不一样。哦不,是两个。
《易信》初体验
“光有富爸爸还不行,如果遇到坏女人,结局仍会不同”,最近网络上流行这句。同样,有两个富爸爸不表示《易信》能成功。它现在只算迈出第一步,尽管这步迈得有点大—拥有500万的用户量。但步子迈大了就有可能扯到蛋,如何能留住这500万用户,并持续吸引新用户?
初次见到《易信》,笔者很喜欢它的极简风格,功能按钮设置在左上角,点击进去后可以设置用户《易信》个人资料、密码、聊天背景和提醒设置等。
而右上角,则是“添加好友”铵钮。它提供了“搜手机号/易信号”、“扫一扫”和“从手机通讯录添加”三种方式。在这里,我们还能看到已添加的“易信”好友列表。
最右下角的“+”符号,则是《易信》的核心功能—发起聊天、免费短信和电话留言和扫一扫。操控起来很简单也易上手,比如你想给手机通讯录中的好友发一个电话留言,先选择“+”符号,然后再选择电话留言功能,最后在通讯录中去寻找该好友吧。只需三步就可以达成你的目的。
如果你想给《易信》中的好友电话留言,那更方便了!点击好友进入《易信》聊天界面,然后选择下面的“+”符号,在弹出的功能菜单去,选择电话留言吧!使用体验和《微信》很像。
想对《易信》说几句
笔者使用了《易信》十多天,感概良多。对《易信》,还是有很多话想说一说的。
产品渗透率不够,仍得多努力
首先谈谈《易信》的产品渗透率。虽然这货号称拥有500万用户,但是笔者的感觉却是很冷清,十多天试用下来,手机通讯录上的好友除了因为工作关系而尝试安装《易信》的,并没有多少主动安装《易信》。截止发稿前,笔者《易信》上的好友仍只有小猫四五只。
造成产品渗透率不高的原因,笔者认为《易信》得在两个方面改善。首先是《易信》的好友添加功能真心不好用,如果想把手机通讯录上某友添加为《易信》好友,则必须给他发去带《易信》下载地址的手机短信……,对方如果没有心理准备,还以为笔者手机被盗,或是骚扰他呢。想说一句,加个“易信”好友而已,有必要这么复杂么?
除了从手机通讯录里添加好友,《易信》没有提供和《微信》类似的“摇一摇”以及“寻找附近人”功能。这就进一步造成了使用《易信》的人很少,做为一款移动IM软件,没有人气的话就意味着离末日不远了。
用户粘度有待改进
用来聊天的工具这么多,大家都习惯在《微信》里找好友聊天,再不济还有个手机QQ可以用。凭什么用户要选择《易信》?除了聊天功能,《易信》主打的两个特色功能—“电话留言”和“免费短信”,在笔者看来意义不大。
笔者试用过电话留言,有点意思,笔者用《易信》给手机通讯录上的某好友留言后,对方很快就能接到400开头的来电,然后根据电话提示收听留言。最妙的是,它支持电信、移动和联通跨平台电话留言。
可仅凭这点就能吸引来用户安装并依赖上《易信》吗?显然未必,在笔者看来《易信》电话留言有个致命缺陷,它并不符合手机用户的使用习惯—用户接收语音信息时,还得接电话提示一步步地操作。想想吧,《微信》或手机QQ是怎么做的?双方拿起手机,触摸下屏幕就自如发送或接收语音信息了。
当然,《易信》主打的电话留言功能也并不是一无事处,在某些特定的场合还是有发挥的空间的,只是小众了些。比如,手机快没电了,又想给好友发一个能让他及时获知的重要信息。又比如身处险境,为了节约电力而给好友发一个能让他及时获知的重要信息等。
至于《易信》的免费短信,更鸡肋了。自从有了移动IM后,年轻人玩《飞信》,短信等越来越少了,凭它来粘住用户显然是不现实的。
写在最后
十多天试用下来,尽管有两个富爸爸,但笔者对《易信》比较悲观。原因在前面已经说了,产品渗透率和用户粘度都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不过,《易信》这个团队是强大和勤奋的,短短十多天笔者就见它更新了好几个版本,解决不少Bug。不排除电信为了增加产品渗透率和用户粘度放些终极大招。比如在《易信》上保持一个月活跃度,送10元话费。又比如推送10位好友,可送5元话费等等。谁让人家有实力雄厚的富爸爸呢!
■明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