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末:在寺院,从悲伤坐到喜悦

  也许是地缘相近,她常去泰国,对那里很有感觉。尤其清迈,对她来说比云南更有归属感。天气那么好,人那么好。每次去,像回家,去寺庙就像拜见家长。在这个地方遇上一些人一些事,让她重新生长。“清迈于我来说,是重生。”今年年初,她在清迈的朗奔寺短期出家修行。

  棉末,1979年出生,地道的昆明姑娘,自言对云南没有太大归属感。曾经在大理开过店,现在又回到昆明,经营着一家淘宝服饰店,只售卖自己设计制作的棉麻服饰,老绣片的包包,风格飘逸潇洒。

  “我是外婆带大的,她在私塾得了些传统教育。我近几年发现受她影响比较大,比如她节俭,忍让,说吃亏是福。我小时候笑她傻,现在发现她说的是真理。我记忆里她也是最后几年才开始信佛。我是我们家的异类,谁都不像,只是发现外婆作为我的启蒙者很好。现在的外婆和这个社会一样,底蕴没了,就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哈哈。”

  她自小是个内向自卑的小孩,因为不漂亮,因为是公鸭嗓,经常被嘲笑。不喜欢和小朋友玩。会自己问自己“我是谁”,问到害怕然后哭出来,觉得等自己老死,认识你的人也死掉,你就完全消失是一件难以忍受的事。那时是小学四五年级,她惆怅了好几年。

  长大以后,曾被爱情伤得血肉模糊。好像是宿命,几段感情都因为背叛终结。在现实里找不到为什么,她就求神问卜,学习各种能预知未来的手段,后来接触佛法,才知道:哦,原来是这样啊--是为因果。

  也许是地缘相近,她常去泰国,对那里很有感觉。尤其清迈,对她来说比云南更有归属感。天气那么好,人那么好。每次去,像回家,去寺庙就像拜见家长。在这个地方遇上一些人一些事,让她重新生长。“清迈于我来说,是重生。”

  跑去寺庙坐着。一个人的时候,经常一坐就是大半天。“几年过来,从悲伤坐到了喜悦。”今年年初,她在清迈的朗奔寺短期出家修行。这样的缘分,让她更觉得和这个地方,有着莫名其妙的息息相关。

  采访 撰文/倚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