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最强大脑!
- 来源:精品生活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苹果CarPlay,车载智能系统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04-14 15:47
苹果CarPlay踢馆各大品牌车载智能系统
车载智能系统是汽车工业由机械化步入电子化时代的标志,但相比起电脑、手机等智能产品,这些年来汽车“大脑”的用户体验往重了说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于是“内战内行”的苹果终于也忍不住来了次跨界“外战”。被寄望为“最强大脑”的CarPlay,能否让各大汽车品牌尚在半桶水阶段的车载智能系统来一次大洗牌?
苹果CarPlay:接管汽车的终结者?
在互联驾驶这件事上,我们认为苹果更像是一个“阳谋者”的角色。在你以为它是用CarPlay 向一众汽车大佬示好时,其野心可能正走在路上: 蚕食安卓份额、Siri 大数据、收购特斯拉、比谷歌更早一步实现无人驾驶……就像当初接管手机一样,苹果还想接管汽车。打个不恰当的比喻,黄鼠狼给鸡拜年还得捎点薄礼是不?
上线: 有肴无酒,引颈以待
日前,苹果公司宣布推出车载iOS 系统CarPlay,通过汽车与iPhone 连接,再配合方向盘上的Siri 按钮,可实现电话、地图、音乐和查看信息等功能。法拉利、奔驰、沃尔沃等汽车品牌拍马赶到,或在新车型上安装该系统,或提供安装包,而为数不少的汽车厂商也将陆续跟进。随着苹果iOS7.1 的软件更新,CarPlay 作为这次更新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已经进入到iPhone 用户手机里,但目前尚未有支持CarPlay 的车型正式上市。
职能:乞丐版iPhone,只干开车的活
在苹果公司去年发布了“iOS in the Car”计划时,外界普遍认为CarPlay 仅是将iPhone 界面映射到车内中控显示屏上而已。但如果仅仅如此,那CarPlay 就只是跟中控台发生关系,而非跟汽车。我们可以把CarPlay 理解为植入汽车既有车载系统中的一个“插件”,用户将手机连接到系统后点击CarPlay 图标或按键激活该“插件”,但在CarPlay 界面下所呈现出的并非是你所连接手机内的全部内容,系统仅选择了一些如电话、短信、地图导航等与行车息息相关的功能,这些功能的调取及使用尽可能保留iOS 系统的使用体验。
接下来,相信将会有更多App 应用被部署在CarPlay 上,但比起iPhone、iPad 等平台,CarPlay 上的应用审核将会更加严格,因为汽车厂商对此应该拥有一定否决权,毕竟如果在汽车内增加一些可能会分散驾驶员注意力的东西,厂商就很可能会面临法律诉讼。
现实:十八般花拳绣腿,还不如做张好折凳
鉴于苹果无人能及的强势地位,很容易让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当你坐进车厢,你要做的是在开着车的时候,使用手机的一些便捷功能以协助驾驶,而不是整件事反了过来。因此我们可以审视一下CarPlay 上那几项有限的功能里,哪个对驾驶最有用?没错,我们将要说出一个犹如《哈利波特》中伏地魔一样让果粉们讳莫如深的名字——苹果地图。苹果的通话、信息功能很赞,音乐也不错,Siri 更是空前的,但这对于驾驶者而言都是锦上添花,至少在国内,被诟病已久的苹果地图在雪中送炭提供导航这事儿上恐怕还是帮不上大忙,而车主不得不选择一款能够提供实时路况信息的App,譬如配备志玲姐姐靓声的高德导航。“封闭的苹果”是一种很强的个性,但也许会在汽车上碰壁。
对手: 外行太糙,内行太慢
虽然我们的大标题好像把CarPlay 捧得好高,其实上面已经谈到了它的一部分局限性,但为什么CarPlay 还是称得上是车载智能系统的“最强大脑”呢——无他,不是它太强,是它的对手们都太弱了。如果非得用IT界的标准去考量,当前多数主流厂商的车型用“简单粗暴,力大无脑”去形容也毫不为过,即使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研发多年,但这些汽车品牌在这事上依然显得有点外行:上手成本高、功能稀少、输入困难、屏幕反应迟滞、菜单布局混乱等问题仍然持续。尽管目前CarPlay 只是接管了一些基于手机的基础汽车应用,而还没有触碰车速、燃油、安全等车辆实时监控数据的核心领域,但以苹果的速度,要赶上汽车品牌把这事儿包圆并非难事。
因此CarPlay 需要提防的是两个同是内行的对手:谷歌Open Automotive Alliance,以及由通用、本田、大众、索尼、三星等组成的开源联盟MirrorLink。在今年一月份成立的Google 开放汽车联盟(OAA)推出了Automotive Link,其功能和CarPlay 大同小异,而采用的当然是Android 系统。MirrorLink 则是一个汽车开源标准,以与苹果截然相反的方式,允许所有被认为是安全的应用程序在MirrorLink 上安装。而目前来看,CarPlay 的动作依然比它们要快不少。
4个问题马上了解苹果CarPlay
1、哪些苹果设备可以使用CarPlay ?
CarPlay 只能通过 Lightning接口连接苹果设备,而且苹果并未将iPad 列入服务列表。也就是说,目前只有iPhone5、iPhone5C 和iPhone5S 能使用它。
2、哪些汽车可以使用CarPlay ?
苹果授权的首批 CarPlay 使用车型有三款,奔驰C 级、法拉利FF 和沃尔沃Estate 概念车。
其他确认会接入 CarPlay 的品牌还包括宝马、丰田、通用、福特等,但均没有时间表。
3、CarPlay 可以为我干些什么?
CarPlay 会转移iPhone 的基本功能在汽车仪表板上显示,以供驾驶时使用这些功能,目前这些功能只局限于iOS 的系统工具,如Siri、iTunes、Maps、Messages 等。CarPlay 在方向盘集成了一个语音控制系统,驾驶员可以利用 Siri 直接命令 CarPlay 工作。
4、第三方应用能否接入?
虽然苹果官方没公开回应,但根据以往经验可能性不大。
3款收装苹果CarPlay的车型:高富帅斗法日内瓦
在本届日内瓦车展的3 款搭载CarPlay 系统的车型无一例外都是高帅富的豪车品牌,由于各自品牌的硬件设施不尽相同,也使得CarPlay 在不同车型上的体验有所差别。
法拉利FF
Key Point : 只支持单点触控
体验效果:★★★☆
法拉利FF 这辆四座跑车装配的是一块电阻屏,这意味着它不能像电容屏那样支持多点触摸功能,在翻阅电话薄时只能用手指不停地点下一页才能翻到你想要的信息,而在设置导航地图时也有可能遇到类似的问题,好在Siri 系统可以通过对语音的识别来适当缓解一些不适。
奔驰C 级
Key Point : 按键控制,无法触控
体验效果:★★★
虽然不清楚在新C 级上换一块可以触屏控制的屏幕成本有多高,但比起沃尔沃和法拉利,奔驰对CarPlay 的支持难免让人觉得吝啬。其以COMAND 系统为基础的CarPlay只能通过多功能操控键进行功能选择,也就是说,驾驶者只能看着那块中控显示屏,而不是智能手机时代大家都习惯的触屏控制。
沃尔沃Estate 概念车
Key Point : 操作流畅,最大程度还原iPhone 体验
体验效果:★★★★★
在日内瓦车展首发的沃尔沃Estate 概念车,采用的是沃尔沃最新的车载互联系统,因此应该是全面考虑到了跟苹果设备的对接。连接后,CarPlay 映射到中控显示屏上的界面与iPhone 几无差别,只是图标随屏幕尺寸而有所变大。通过CNET 编辑Wayne Cunningham 等知名科技媒体人的体验复述来看, Estate 概念车所运行的CarPlay 系统在使用体验环节几乎是还原了iPhone 手机的效果,无论是多点触摸的手势控制,还是屏幕响应速度,皆是如此。
汽车大牌: 3 大门派围攻光明顶
对于汽车厂商来说,它们面对CarPlay“是战是降”的心理难关还是沉没成本:我花了那么多精力和时间打磨出来的倚天剑屠龙刀,怎么能放弃掉而去拥抱洋枪炮?日内瓦车展上CarPlay 发布,真正率先拿产品出来配合的,只有在智能系统开发上一向投入不多的奔驰、沃尔沃、法拉利三家。可见其他大牌对自家的系统还是有着作为汽车老品牌的自信,毕竟我们购买汽车最看重的还是动力、空间、驾控、外形这类硬实力。
通用安吉星:安防之王,兼容多操作系统
操作方式: 按键,配合智能手机触控
体验效果:★★★
收费模式: 第一年免费,此后从480~1580 元/ 年
代表车型: 凯迪拉克全系、别克GL8、雪佛兰迈锐宝
通用安吉星(OnStar )系统1997 年就已在美国上市, 2009 年底安吉星系统搭载在凯迪拉克上进入国内,其后在别克车系的带动下,截至2013 年10 月在中国的实际用户数突破64 万,其知名度和使用量在国内车联网领域均保持领先位置。安吉星的核心服务开发是围绕安防类进行的,诸如碰撞求助服务、车门远程应急开启、路边救援协助和车况检测报告等都是其主推的核心功能。另外,安吉星的一大优势是可以支持包括苹果、安卓、塞班、黑莓、windows phone 等多种操作系统,这是其它很多厂商都不具备的。
宝马iDrive :手写输入,便捷驾驶
操作方式: 触摸板手写输入,控制旋钮
体验效果:★★★☆
收费模式: 前三年免费,此后约1000 元/ 年
代表车型: 4 系、X5
互联驾驶的概念,最早就是由宝马推出的。2001 年,宝马推出第一代BMWiDrive 系统,从最初的一片质疑,到逐渐被用户肯定,直至成为业界标杆,宝马在iDrive 上可谓投注大量心血。第三代的BMW iDrive 系统推出了带手写输入板的控制旋钮,并集合了车辆远程控制、全景泊车辅助系统、带自动启停功能的主动巡航系统、以及车道偏离警告系统等功能。此外,触摸板还支持通过手指的拖动改变地图显示的比例。
福特SYNC :联手微软,抢占车载APP
操作方式: 按键,配合智能手机触控
体验效果:★★★
收费模式: 免费,数据流量费用由用户手机承担
代表车型: 新福克斯、翼虎、新蒙迪欧
福特的SYNC 系统2007 年在美国推出,很快以科技派的姿态在北美取得了不错的口碑。皆因SYNC 是由福特和微软联合开发而来,是专为手机和数字媒体播放器配备的福特车载多媒体通信娱乐系统。它摒弃了传统车载信息系统固定的模块化设计,将汽车与智能手机互相匹配和连接,消费者可以用语音在汽车内直接操控手机上的APP 应用,这一亮点使其在年轻人群体中很受欢迎。
2013 年福特宣布,SYNC 与百度、新浪、搜狗、高德、豆瓣、蜻蜓FM 等互联网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开放升级后的开发者平台SYNC AppLink,让开发者自行借助其平台进行车载APP 开发。而根据福特对车主的调研,SYNC AppLink 平台未来将以新闻资讯、音频娱乐、导航定位这三类APP 为主。另外,和其他车联网系统相比,福特SYNC 用户并不需要向福特汽车单独购买服务支持,所有通信的费用都由用户自己的手机来完成。
文_ 温俊杰 图_ 资料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