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农药远景独好路难行

  近年来,业界对生物农药的探讨越来越多,将生物农药研发、推广投入实践的企业也不少,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生物农药都是产业的热点,也会是未来的重要增长点。环境污染造成的生态压力、国家农药产品结构的调整升级、高毒农药的淘汰、出口农产品的残留限制、食品安全制度的建立等因素,为生物农药开启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基于对生物农药产业未来的判断以及企业社会责任感的需要,植物龙将生物技术列入了公司三大发展战略中,这个判断是清晰而坚定的。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愈发感觉到,生物农药的发展还面临着很多难题,尤其是市场推广上的难题,总地来说,生物农药是远景独好行路难。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更需要企业自身的创新探索,行业的共同推动。

  推广难题待解

  从全球范围来讲,生物农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年复合增长率远高于化学农药,占农药市场的比重也不断提升,但绝对比例仍然很低,2013年的统计数据还只有6%左右。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要求,在2000年前全世界生物农药产量要达到农药总产量的60%,但因为一些关键技术没有取得突破,结果美国仅达10%,我国在2000年时还不到1%,生物农药增长模式并未完全成熟,市场推广远没有业界所期望的那么快。

  当前我国生物农药正处于发展上升期,但生物农药仅占农药市场份额的5%左右。我国有着几乎全世界最为丰富的物种资源,在生物农药研发上有着天然优势,但目前,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井冈霉素、赤霉素4个品种还是我国生物农药的领军产品。据统计,目前我国从事生物农药生产的厂家有200多家,一年产量12万吨,有效登记的品种90多种,产品约200多个,生物农药防治面积约为2670万公顷。

  由于生物农药自身性能存在天然缺陷,总体作用效果缓慢,发展时间较晚,剂型研发相对化学农药落后,还存在制剂稳定性差,部分成分持效期短、作用谱窄、毒力低下等问题。生物农药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推广问题,因为和化学农药的本质差别,生物农药的推广需要配套有别于传统习惯的用药技术规范,需要企业和政府投入更多的推广力量。

  发展生物农药的企业也会遇到很多难题,主要体现在缺乏独创性和差异性的核心技术,目前生物农药的品类总体偏少,制剂技术较为单一,难以体现企业的优势。同时,生物农药的生产设备与化学农药制剂有很大不同,生物农药的设备和技术相对化学农药还比较落后,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加剧了产品推广的困难。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生物农药的市场接受度很难提高,而没有盈利来反哺,生物农药企业就会缺乏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创新的动力。

  市场期待战略大品

  生物农药产业面临的问题,既有每个新兴产业都会遇见的,也有农业产业所独有的,也就是对政策的依赖性大。产业发展在每个阶段都会有相应的推动力,我认为,现阶段最应该做的是找准方向,通过产学研合作创制一批生物农药的战略大品。在推广上,我认为生物农药不应该单打独斗,而应该先整合到作物全程植保解决方案中,降低推广的难度。

  首先,生物农药期待国家农药产业政策的优先支持,从社会和环境效益出发,将生物农药列为产业重点。制定法规,逐步禁用和淘汰高毒、高残留农药。此消彼长,生物农药成长空间必定打开,这是重中之重。

  其次,企业应该着力创制培植生物农药战略大品,集成人才和生物资源优势,展开技术创新,突破生物农药田间药效慢的难题,通过技术集成和现代营销打造战略大品。产学研集成运作是必经之路,企业、大学、研究院各有优势,应形成一体化运行机制。院校加强基础研究和中试开发,企业加快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运行机制的关键是:目标清晰、分工合理、协同高效、利益共赢。

  推广方面,植物龙公司的经验是将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双剑合璧,构成作物全程解决方案来推荐给农民。我认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生物农药不可能完全取代化学农药,而且生物农药不应该排斥化学农药,两者可以结成产品组合或混配制剂,更有效的解决植保难题、减缓抗性、减低残留。

  推进产业化开发

  中国有很多优秀的,很有潜力的生物农药企业,大家在共同推动生物农药产业化开发。植物龙这些年也做了很多准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从2014年起,生物技术已列入植物龙三大战略定位之一,我们将对生物农药进行长远布局。

  首先是建立了生物农药技术开发平台,植物龙已拥有菌种检测纯化中试系统、发酵工艺中试系统、制剂研究系统、药效评估系统、田间推广机制等基础要素,为生物农药战略大品研发构建了完整的体系。

  然后是推进生物农药成果产业化开发:植物龙在生物杀菌剂自主创新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枯草芽孢菌R31,并正在开发蛇床籽素、木霉菌等项目,还有一些项目正在专利申请中;在生物杀虫剂开发方面,我们推广了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印楝素、阿维菌素等一系列产品;在生物肥开发方面,我们已成功地推出了蚕沙生物肥、海藻酸生物肥等一系列产品,并正在加快研究开发微生物菌肥和固氮、溶磷等功能性生物有机肥。

  植物龙公司可能是目前在生物农药领域覆盖面最广的公司之一。从产品定位上,我们覆盖杀虫、杀菌、营养调控三大领域。从产品品种来说,我们涵盖了几乎所有的类型,如:病毒类的(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细菌类的(枯草芽孢杆菌)、真菌类的(木霉菌)、微生物代谢物类的(阿维菌素)、植物提取物类的(印楝素、蛇床籽素)等。

  在生物农药产业化方面,植物龙还会不断有新的规划和进展。一方面,公司对于生物农药高度重视,投入了大量资源,另一方面,公司拥有开放的心态,与国内多个研发机构(如:广东农科院、华南农业大学、武汉天惠/华中农业大学、珠海农科中心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生物农药的快速产业化。

  虽然前路难行,但植物龙在生物农药的大路上已经选择了远方,只能风雨兼程。一点心得,请业界同仁参考批评。

  吴朝育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