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典,35岁,新精英生涯总裁、全球职业规划培训师、全球职业教练(BCC)中国区首席导师,《拆掉思维里的墙》作者,致力于职业规划,个人成长教育与咨询,帮助人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成长为自己的样子。新浪微博@古典
从一名土木工程师,到新东方的培训师,到自创职业规划机构,古典一直是个不断向自己发问,不断追逐梦想的人。他说他的使命就是帮助更多人找到自己的梦想,并且专注它,实现它。
古典说,“Why”比“How”更重要。越优秀的人,越需要知道方向,因为他们的执行力太强了。为了帮助青年人重拾自己的梦想,古典写了《拆掉思维里的墙》,举办《做自己,与众不同》的论坛。他说,他希望更多年轻人成长为自己的样子。
心探索:你现在做的事情是帮助别人实现梦想,你个人的梦想之路是怎样的?
古典:1996年,父亲给我选择了一个我不喜欢的专业,土木工程。有天晚上我辗转难眠,一直到晚上三点钟,在潜意识最清醒的时候,我突然想对自己的生命发问:我真正想要什么?如果专业不是我要的,地方不是你我的,生活也不是我要的,那我想要什么?
我听到自己内在的回应,有很多答案:有些比较平常,比如过四级,考驾照;有些很有趣,比如学习功夫、搞乐队、谈一场惊天动地的恋爱;还有一些看上去有点遥远,流浪一个月,骑单车去北京,去全世界最高和最深的地方。从写下这些文字开始,我的命运就开始改变了。
毕业后我成了一名工程师,拿到了去国外读建筑学的OFFER。我又一次问自己,这真的是你想要的生活吗?后来我留了下来,成为“新东方”的培训师,我开始攒钱,攒时间和身体。可是有一天我意识到,告诉别人为什么要留学和工作,比帮助别人如何留学和工作更加重要。就像“Why”比“How”更重要,因为越优秀的人,越需要知道方向,他们的执行力太强了。从那之后,我就离开“新东方”,做了一名职业咨询师,帮助青年人重拾自己的梦想。我写《拆掉思维里的墙》,也是希望更多年轻人成长为自己的样子。
心探索:你曾是很受欢迎的咨询师,为什么没有在专业导师的路上走下去,而去创办一个机构?
古典:《做自己,与众不同》做到第三届,视频点击率已经有两百多万了。我做这个论坛,自己可以不去讲,还是有两百多万的人看。包括《拆墙》也是这样,我可以去给企业家讲课,但《拆墙》把这些利益分给了学生。如果一个人可以通过30块钱就买到你的思想,为什么非让别人花3000块钱来上你的课呢?
当你管理一个公司,你就要跟工商局的人吃饭(笑)。有时候特别累,特别烦,我就想,这种累和烦,一定要换回来比成为大师更大的价值。我要说的是,它很难,但它值得做。任何值得做的事情都不会容易,不然早被别人做过了,它没有捷径。
心探索:感觉你很乐活的状态,把事业和生活都照顾得很好。你是怎么让内心变得强大的?
古典:我一直相信矛盾是可以两全的,比如很多人说,创业就不能顾家庭,再比如,创业的人就不能很好玩?这都不是绝对的。我一直相信“something upside”(更高存在),它不是一种人格化的神,也不是一个偶像,但可以让你跳脱出来看自己。上个月,我的宝宝刚出世,爸爸过来看他,心脏病突发,做开胸手术,公司里又出了很大一档子事。大家都觉得我会被压垮,但我的状态却特别好,我会有意识地察觉自己,把身体照顾好。就像一个比喻,生命如果像一条河流,你可以一会儿在河里游,一会儿在河上空看,很舒服。
其实意识上一个层面是很简单的;第二个层次是做到,会花很久;第三个层次是你能在无意识的状态下做到,那就需要更久了。很多人只做第一个层面,因为它快,而第二个层面,你要和自己相处,第三个层面,就需要和世界有沟通。如果有人越修行越孤僻,那他是走偏了。所谓心灵成长,不是佛里佛气,而是真正活出来。
采访、撰文/ 世阳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