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布拼出来的美好

  做了八年展览行业设计师的蒋冉冉,也曾在没白没黑的忙碌中迷失,直到有一天重新拿起针线,在阳光下慢慢地将那些色彩鲜艳的碎布拼合在一起,才重拾慢生活的乐趣,才发现手工的价值就在于心手相应,每一针每一线都是跟心连在一起的,是有温度,有情感的。

  蒋冉冉从工艺美院毕业后,以身体双倍付出的代价做了8年展览行业的设计师。每当一个工程来临,便忙得没白没黑,几乎天天熬夜。SARS期间,冉冉的节奏终于慢了下来,闲在家里,迷上了十字绣,从一针一针绣花开始,从此对手工越来越迷恋,做拼布,做娃娃,直至成为一个全职“做”家。

  冉冉独立完成的第一件手工娃娃是在小学四年级的暑假。用乒乓球、棉花、布条和橡皮筋等材料做好后,要来京剧名角妈妈的胭脂抹在娃娃的脸蛋上,又拿出妈妈的黑毛线缝成头发,还翻出家里的布条、花边、小首饰打扮她,最后还给她做了一条简单的吊带裙。

  随着上大学、工作,生活紧张而忙碌,幼年手工的美好离冉冉越来越远。直到有一天重新拿起针线,才重拾慢生活的乐趣。如今,冉冉成了专职“做”家,跟她学手工的大部分都是年轻的姑娘,刚上班或在校大学生,也有一些家庭主妇。周末,大家经常聚在一起做手工,共享一张图纸,布料不用太贵,配色不必太精致,针脚也不用缝得太讲究,最重要的是共享一个愉快的下午。

  每当有人夸冉冉的针脚缝得均匀,了解的人就说,人家有童子功嘛。真是三岁看大,仿佛走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点。因为早年有过如陀螺般忙碌不堪的生活,所以,冉冉特别珍惜眼下的生活,

  “拿起针和线,端上一杯普洱或是咖啡,找个有阳光的沙发坐下……先试着缝出一条直线,不用急,太阳下山之前完工就好,没有完工,就明天继续。生活的本来面目就是简单的,重复的。”

  编辑/赵晓梅 撰文、摄影/宗菏

  生活家/蒋冉冉,新浪微博@野叶宝贝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