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OLOOK3D:我们更注重3D眼镜的文化内涵

  • 来源:电影中国
  • 关键字:BIRTV,LEOLOOK3D,3D眼镜
  • 发布时间:2014-09-28 16:21

  把一副小小的3D眼镜赋予文化符号,之前没人敢想的事LEOLOOK3D敢想,并经过三年的努力实现,在BIRTV展上见到了这支“神秘”的幕后团队。总设计师、也是LEOLOOK3D的总经理杨建军先生和我们分享了产品设计的心得,以及对市场的看法。

  电影院在向中小型城市开拓,未来市场很大,LEOLOOK3D有哪些计划?

  主题眼镜的项目我们做了有三年了,最初从万达一类大的连锁影城导入,进行市场培育,目前观众已经接受了我们的产品,并有了粉丝群体,厂家和影院都认为主题眼镜是快消产品,这个概念已经建立。

  您认为主题眼镜的属性是偏向于电影后产品还是功能眼镜呢?

  其实3D眼镜是一个很有趣的产品,它首先要解决功能性的问题,但传统的眼镜比较死板,缺少时尚感,我就想眼镜能不能制造的更时尚更美观一点、跟影片的关联度更高一点呢。我们现在的产品将功能性、时尚性、美观性完美聚合在了一起。

  内地影院的3D眼镜都是免费提供循环使用,对这种现状怎么看?

  从卫生的角度来说,循环使用当然不合适,但我的观点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该创造出更有价值的产品,能够让它自身有价值携带能够循环使用。如果说买一副看一次就扔掉,下次再买,这样也不环保。我的想法是要有工匠精神,设计出让消费者一拿起来就爱不释手的产品,用完不会随便丢掉,而是细心收起来循环使用,这才是合格的制造者。

  眼镜的设计师,是不是都很喜欢电影、很懂电影?

  对,一切的灵感和美学都来自于对电影的热爱,因为只有热爱电影,才能找到它的亮点。而且3D眼镜看似小巧,其实是系统化的制造,从最初从影片提取素材,再跟制片方探讨元素的代入是否合适,然后生产产品样,做好之后再和制片方确认,以及包装、印字,非常复杂,每一部影片至少都要讨论半年以上,才可以开始着手生产,最终留给生产的时间不会超过两个月。

  2015年是大片年,有没有什么计划?

  明年的大片多数来自于游戏的改编以及经典作品的翻拍和续集,我们关注的有30部,已经确定的有8部,未来可能还有4到6部,我们会尽可能的多和片方接洽,确定合作,从而推出更多新颖的产品,投入市场,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这种电影文化。其实3D眼镜这种电影文化在国外已经发展出了一定的氛围,但在国内几乎还是空白,我们要做的就是逐步推进,我比较看好未来的发展。

  每一款产品您都会亲自参与设计吗?

  是的,从一开始的构思,到产品设计、生产,我都要全程参与,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我们和制片方会共同探讨眼镜的造型,但并不是说构思出来的造型就一定能完成生产,这其中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磨合。并且还要能够满足快速制造的要求,前面也提到过,通常最终留给我生产的时间只有两个月左右。

  除了国外的几大制片商,有没有和国内的制片公司接洽?

  其实这方面很早我们就想过,最早接洽的是《龙门飞甲》,但时间比较仓促,我们开发一款产品通常都需要半年以上的探讨,但片方只给我两个月,还是在产品图都没有的情况下,所以是无法实现的。但我还是一直在关注,明年应该会尝试两到四部国产电影,有几部已经在洽谈中,希望能最终敲定。

  为什么会倾向于真人电影?感觉动画片的主题元素更易提取,真人电影则相对困难吧?

  国产动画片和好莱坞动画片有点不同,国产动画的观众群体一般只有儿童,设计出来的产品小孩子喜欢,但电影院不要,所以我们在设计上不能完全只考虑理想化的东西,也要和市场结合,这样才能将受众群体扩大,并且动画片的观影人次也相对较少,这是开发真人电影的原因。

  在私人订制方面,这个词往往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这也注定它不是一个大众消费品,但我们又把眼镜定义为快消品,该如何理解?

  关于私人订制,我是想将它定义为算是高大上的东西,但是是精神上的,他带给你的是个人体验上的最高快感,无关价格。我的规划是可以让用户将自己的想法、意境、语言、文字、姓名等能够表达出来的东西完全融入到眼镜中。在产品单价上,一定是让普通用户可以接受的。包括明年新规划的产品品类,也都会这样去定位,可能最终价格要比用户想象中的低很多。

  有没有对未来的愿景?

  其实我的愿景很渺小,可能未来的电影院数量会增加至5000家,但我只要能将其中的20%服务好就可以了,这就是我的愿景,专心的服务这一部分,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产品开发上,一代一代的创新,推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在产品规划上,我们现在有三大系列,具体规划已经做到了2016年,我们在不停寻找生活中的契机,发现美,创造美,并将这些传递给消费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