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旅中心”不應讓市民霧裏看花

  • 来源:澳门月刊
  • 关键字:市民,旅遊
  • 发布时间:2014-10-24 12:14

  9月12日,第八屆APEC旅遊部長級會議開幕。中央政府藉本年度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及雙部長會議在中國舉行的機會,又逢第四任行政長官競選連任成功不足半個月,安排其中一場規格高、意義大的旅遊部長會議於澳門舉行,開創了首次有亞太經合會議在非經濟體成員地召開的先河,用意顯而易見。主持會議開幕式的國務院副總理汪洋,演講中肯定了澳門旅遊資源獨特,接待條件一流,是休閒度假勝地。國家旅遊局局長邵琪偉也在不同場合,宣傳澳門,力撐澳門特區加快推進旅遊產業綜合發展。體現了中央對澳門的支持、信任,也藉“多邊舞臺”展示澳門回歸以來的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的形象,更重要的是表達中央對推動澳門落實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發展、定位的深切期望,用意深遠。

  然而,自“十二五”規劃於2011年3月提交全國人大會議審議以來,澳門特區訂定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目標,轉眼過去3年半,當中邁出多少步伐?何謂“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怎樣將澳門與之有相適應,未來的短中長期工作應如何推進等等,相信社會至今仍不大瞭解,也不清晰常常掛在官員口中的“世界旅遊休閒中心”這個葫蘆賣的什麼藥。

  不可否認,自“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成為澳門特區未來發展目標後,特區政府圍繞此“定位”展開工作,應該說取得一些成績,可在宣傳、推廣、普及方面做得還不夠,有些甚至做得很不夠。2011年8月行政長官崔世安在立法會答問、回應議員時,對“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定義有所闡釋,包括“旅遊城市”、“休閒城市”、“世界級城市”三大要素,要具有“以旅遊為形式”、“以休閒為核心”、“以中心為方向”、“以世界為質量”的四項特質,而且要切合澳門是個宜行、宜樂、宜業、宜遊、宜居的地方。可是究竟特區政府、旅遊業界及龍頭產業博彩業,有多少步伐邁向這些“要素”、“特質”、“內涵”,本澳民眾迄今如同霧裏看花,猶視海市蜃樓。

  原因在於,建設世旅中心提出3年多以來只聞樓梯響,未見特區政府推出多少得力措施來“構建”,倒見社會一波波反彈浪潮,直指每年近3000萬訪澳旅客數量所帶來的交通、住屋、通關、通脹等諸多問題,不單遊客感受不到世旅中心的“休閒”,居民亦被瀕臨“逼爆”的承載力壓得喘不過氣來。發展趨勢距宜遊、宜行、宜居,漸行漸遠,經濟適度多元仍舊在“一業獨大”與“多元發展”之間掙扎蹉跎,裹足不前,“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口惠而實不至。

  所以,中央為澳門“搭台唱戲”是份厚禮,更是份沉甸甸的責任和壓力。特首自是明白,此前政綱提出“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委員會”且親任主席,目的在於主導、協調各部門,整合八方力量,扎實推進軟硬件建設連任內取得實質性進展。後五年,不說“中心”全面建成,至少初具雛形吧!如此方不負重托,博得民望,而不致總遭埋怨。

  (澳門/章文傑)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