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薛:信息灵通不跟风 随市卖鱼不等价
- 来源:农财宝典水产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草鱼,兽药,养殖模式,白鲢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04 09:11
“今年养鱼真的是好开心呐。”5月25日,聊起最近的草鱼价格,博罗县龙华镇草鱼养殖户张薛与妻子笑得合不拢嘴。当天,他卖了一批统鲩,价格为6.4元/斤。这是他今年第五次卖鱼,第一次只有5元/斤,此后4次一次比一次高。很多养殖户都无法像张薛这样开心。因为价格虽高,但他们没有鱼卖。
张薛是一个信息非常灵通的人,多年来,他采取轮捕轮放的养殖模式,通过改善底部溶氧、调水等,获得了高于大多数养殖户的产量与效益。
全国做技术服务
信息灵通人脉广
除了养草鱼,张薛还开办有博罗县润隆畜牧服务有限公司,做兽药、饲料经销与养猪、养鱼技术服务。因为兼有理论与实践经验,而且善于总结,张薛在业内颇有些名气。多个兽药厂家聘请他做技术服务。为此,他经常外出,结识了全国各地生猪与水产主产区的朋友。这使得他信息非常灵通。
“中山草鱼种卖得不好,就说明草鱼投苗量少。”张薛给《农财宝典》记者举了个例子。他去年年底了解到中山黄圃、民众一带的草鱼种不好销售,有的养殖户还低价处理鱼种,他就预判今年的草鱼投苗量会比去年还低。为此,他于去年11月26日从中山购进6700斤鱼种(平均6-7尾/斤),价格为5.4元/斤,大约35000-40000尾。
记者了解到,2014年不少养殖户降低了草鱼投苗密度,增加罗非鱼、鲮鱼养殖密度或者转养泥鳅、生鱼等。张薛却提高了草鱼养殖密度。他将这批草鱼投放到两个鱼塘(水面面积约18亩),密度大约为2000尾/亩。这比往年单批1200-1300尾/亩的密度高出了2/3。
因为有少部分鱼种规格比较大,张薛1月22日就卖了一批鱼,加上后面4次,价格越卖越高。正是因为对市场有自己独到的判断,张薛才不会跟风,在很多人都没鱼卖的时候,才能经常卖鱼。
轮捕轮放效益高
杂鱼产量也不少
多年来,张薛一直采取轮捕轮放的养殖模式。草鱼、白鲢与鳙鱼一般每年投苗2次,罗非鱼、鲫鱼、土塘鲺等品种每2年投1次。捕鱼次数则看行情来定,少的年份10次(2011年),多的年份27次(2013年)。“轮捕轮放首先能做到产量高,提高池塘利用率,降低单斤的塘租成本。”张薛介绍了去年的情况:2013年,他两个塘总产量为125229斤,其中草鱼为76679斤,亩均总产量约7000斤,亩均草鱼产量约为4300斤。
一般来说,只要草鱼达到1.5-2.5斤/尾的规格,不管单批鱼是否亏本,张薛都会卖鱼,很少等价格上涨。“我控制不了市场行情,只能控制自己的养殖模式与成本。”张薛表示,等鱼价上涨,确实可能会等到,但风险与成本都会提高。在他看来,与其等鱼价上涨,不如提前卖鱼,即时调整养殖模式。
2012年,张薛预计草鱼价格下半年不会太好,不仅草鱼养殖密度降低,而且及时提高了鲫鱼、鳙鱼、鲮鱼等杂鱼的养殖密度。杂鱼价格高,产量提高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而且高产量还有利于帮助销售主养鱼,因为鱼中、“鱼车”收鱼时都希望有一定数量的杂鱼。
此外,张薛单批投放的白鲢密度达到150-200尾/亩,普遍高于珠三角各个草鱼主产区,甚至是有些地方的5-6倍。“我不仅仅将白鲢当成调水鱼,还将它当作重要的利润来源。”张薛表示,白鲢主要吃浮游植物,苗种便宜至几分钱,养成后毛利少说都有1.7-1.8元/斤。以2013年为例,张薛全年白鲢产量约为450斤/亩,毛利不低于750元/斤。
张薛还会在鱼塘中投放青鱼,密度一般为5尾/亩。“我们这边福寿螺比较多,青鱼可以将它们吃掉。”他还介绍,青鱼价格相当不错,10斤/尾的规格为10-12元/斤。青鱼长到10斤/尾一般只需2年。
微孔曝气增溶氧
有益菌调水效果好
虽然全年产量高,但因为卖鱼次数多,而且鱼塘水深达6-7米,水质管理压力并不是很大。主要的管理压力来自于池塘太深。因为池塘深,底层温度低,光合作用差,底层溶氧比较低。而且,他还养有猪,平常会投喂部分猪粪,池塘底质不会很好。
因为这两口塘的承包期限分别是25年与30年,时间比较长,他不想更换其他鱼塘,只得从增强底部溶氧、改善底质上想办法。张薛告诉《农财宝典》记者,常规的叶轮式增氧机增氧效果只能达到1.5米水深,他跑过多个生产微孔曝气增氧机的厂家,了解后发现增氧效果一般也只能达到2.5-3米水深。经过多方打听与交流,张薛才从上海一个厂家买回了效果非常合适的微孔曝气增氧机,一次性花费1.6万元。那是2007年,当时养殖户叶轮式增氧机用得都比较少。
因为投喂猪粪、底泥是黑土等多种原因,张薛的鱼塘水质偏酸。偏酸的水容易出各种问题,难以肥水培藻。为此,他每月会撒2-3次生石灰,主要用于补钙、调pH值。
此外,他还会使用一些微生物制剂来改底、调水。“我2005年就开始用酵素菌了。”作为具有肥水、改底、改善肠道功能等作用的系列产品,张薛非常认可酵素菌。过去9年,他一直坚持使用。当然,他表示,微生物制剂换着用效果会更好。“就像药用久了会有赖药性一样,换着用不同厂家的产品,对水体改良的效果会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