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er:PC第一后要内容为王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Acer,PC,第一,内容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6-03 10:10
本报记者 黄智军
Gatner数据显示,2010年第一季度,惠普仍是全球移动PC出货量最大的厂商,市场份额约为19.2%,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惠普低于行业的平均增速,Acer以48.4%的高增速已将市场份额提升到18.5%,与惠普的差距越来越小。
Acer夺取全球移动PC的宝座指日可待。
那么,当把PC做到极致,Acer还能做什么?
其实,Acer已经开始考虑两年后的企业战略方向,“Acer将成为新ICT产业的领导者。”在5月27日于北京举办的“Source Home”新闻发布会上,Acer集团董事长王振堂用“4C汇流”来形容个人PC即将面临的新时代——计算机(Computer)、通讯(Communication)、消费性电子(Consumer electronics)、内容(Content)。其中,第四个“C”——包含音乐、影像、图像等的“内容(Content)”将成为新ICT产业的关键所在。
“假如说个人电脑是一个2000多亿美元的市场,那么,4C汇流的新ICT产业,至少是6000多亿美元的市场。”王振堂说。
这样的言论不算新颖。在移动互联领域,诸如“内容才是公司价值的真正体现”这样的言论早已被奉为圭臬。而对一个长期由硬件驱动的PC厂商而言,向数字内容服务转型,必然要导致产品理念、市场渠道等基因的大重组。
Acer的这个愿景该如何实现?
电子书:合作为主 不亲力亲为
电子书是Acer发出涉足内容服务的首个信号。
发布会上,Acer集团总裁蒋凡可?兰奇首发了两款特别的产品——一款电子书和一款平板电脑。使用E-ink技术的传统黑白色电子书LumiRead预计将于今年第三季度上市,使用彩色触摸屏幕的平板电脑将于今年第四季度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汉王强调的“终端制造+内容平台”的运营模式,Acer对内容领域的进入似乎更显低调。兰奇表示,Acer并不会以强势方式进入内容领域。Acer已经和世界各国的内容提供商和运营商积极磋商,通过合作伙伴实现内容服务。例如,首批LumiRead电子书将被推向中国、美国和德国市场,美国最大图书连锁书店Barnes&Nobles、德国首席网络图书批发商Libri.de和中国的方正集团将为Acer提供内容服务平台。不过,Acer并没有透露与方正集团的内容合作细节。
“方正集团做电子书已有十几年的经验,其全力打造的番薯网数字内容平台完全可以充实Acer电子书,并且实现Acer电子书中国化。”王振堂承认,Acer发力数字内容服务,不意味着所有的内容都需要Acer亲力亲为,这从成本上来考虑也是不现实的,从服务本土化考虑更不现实。“Acer不会放弃自己的根。”
不过,Acer要在数字内容市场取得突破,仍需挖掘更多的内容资源,尤其是在中国。一方面,虽然已经与方正集团旗下全球最大的中文图书资源库番薯网达成合作,得到了番薯网近180万种图书的丰富资源,但在对报纸、杂志等本地性、时效性更强的内容的引进方面,Acer仍需有进一步的行动;另一方面,同汉王等电子书厂商一样,Acer也将面临来自中国移动等运营商的压力,就在5月5日,中国移动高调宣布进入电子书市场,其依托的浙江阅读基地已有6万册的图书入库,同时还有杂志、漫画及其他内容,覆盖行业综合榜单的前200名的40%。并且,中国移动与内容商六四开的分成模式,也凸显了这个“中国数字领域第一巨”通吃的姿态。
另外,Acer还要注意可能来自管理部门的政策约束。在5月10日,新闻出版总署科技司司长张毅君表示,目前电纸书市场正呈现着硝烟四起的态势,为了引导这一新兴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新闻出版总署将实施准入制度,尽快制定预装数字内容的电子阅读器生产和提供数字内容下载服务平台的准入机制,依法对数字内容的传播出版实施有效管理。
家庭云端:数字家庭“过时了”
Acer对内容服务的另一个尝试,则是在家庭环境内,对数据内容的共享和传输。
发布会上,Acer提出了clear.fi家庭解决方案,该方案旨在让家中数码产品资源资料互通互联。通过clear.fi控制台,可以将Acer的数字显示器、一体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全部连接起来,共享所有平台上的数字内容。Acer新推出的电子书和平板电脑都可以接入clear.fi平台,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家庭中的媒体中心上,与其他设备共享视频、图片、音乐、电子杂志、小说等多媒体内容。
并且,因为使用的是同一技术,各种设备的界面也将是统一的,不会发生因操作界面的改变而影响使用。而且“我们保证,你使用的所有功能体验,以及背后的服务在未来的5年、10年当中保持一致。”王振堂说。
这也意味着,Acer开始将旗下数字产品用统一的操作界面和互通的数字内容连接起来,将多种数字产品以横向互联方式,实现共通,形成完善的数字家庭和个人数字装备新体验。
而早前,Acer和其他PC厂商的做法,更倾向于单一产品在功能上的拓展。比如2006年,Acer曾推出一款适合现代数字化家庭使用的PC巧玲珑Aspire L310,该产品就强调了五合一(DVD、电视、DVD录像机、游戏机、PC)的功能;Acer的竞争对手们也早已在数字家庭进行布局。2005年,联想推出数字娱乐产品,将TV和PC通过关联影音套件悦灵通进行互联;2007年,惠普推出的“智能化个性生活”,通过互连互通系统支持各种数码设备、笔记本电脑和家用台式机同步各类数字内容;戴尔也于2007年推出数字家庭产品组合,包括一款数字电视调谐器,与其他产品一道提供了数字娱乐体验。但是,这些单一集成和小幅互联的产品,并不完全符合数字家庭“以互连为基础、以内容为核心”的理念。
“数字家庭已经是过去的概念。”Acer全球资深副总裁翁建仁表示,现在更合理的叫法应是“数字化的个人”。随着上网本、电子书、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产品的普及以及“屏”数量的增加,个人在家庭环境中的数据共享和转换将变得更为重要。
不过翁建仁也表示,作为家庭数字中心解决方案,还没有过多的涉及行销端,暂时无法解决不同品牌设备之间的互联,因此,“我们希望用户在更新换代过程中选择Acer的产品。”
采访手记:Acer没有淡化PC
我们没法判断Acer为这些新的战略方向构思了多久,但Acer此次的发布是早有预示的。在去年11月举办的2009中国IT两会上,Acer中国区副总裁张永红就曾表示,中国的家庭数字消费是市场重心,特别是基于通信、数码、IT的整合,Acer也希望在相关领域有所创新。
而在此次发布会上,没有PC的展台,没有新款PC的发布——这估计也是近年来的Acer全球新闻发布会中,PC第一次不是以主角身份出现。去年Acer全球发布会上成为主打的智能手机,也只是作为Acer家庭环境解决方案的一个配角。
“Wintel这样的平台并不是市场上的惟一选择。未来消费者将面对多样的选择,消费者也可能更为关注产品的外观设计、材料以及感官。”蒋凡可?兰奇这一番话,也印证了PC市场的标准化制式已经开始被打破。标准不再是关键,硬件不再是最吸引人的因素。关键在于硬件承载的内容,未来的趋势,是如何把产品数据、内容结合起来,给用户一个全面的解决方案。
这种转型任重道远,一方面,在内容服务这一个新发展方向上,Acer只是踏出了第一步。无论是合作伙伴的拓展、新渠道的建设,还是企业传统硬件思维向移动互联的转移,Acer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另一方面,Acer仍应固有在PC硬件领域的优势,为企业的利润和现金流提供保证。
我们应该对Acer抱有信心。这个被称为“轻骑兵”的企业,通过它的高效以及与合作伙伴的共赢实现了对PC市场的攻城略地,而在移动互联市场,高效和合作,也能成为其取胜的密钥。(文/黄智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