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化还不完美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虚拟化,完美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6-03 10:27
本报记者 刘丽丽
“虚拟化对于数据中心来说是一次革命,但是没有哪种技术是不存在潜在缺陷甚至陷阱的。有关管理、安全、ROI和能源利用的问题都有可能导致虚拟化部署出现错误。”近日,首次来华访问的Vizioncore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Chris Akerberg在接受《计算机世界》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虚拟化技术市场,已经不仅仅是VMware和Citrix这些早期进入者在竞争,微软、EMC、Oracle、Virtual Iron、Novell、Red Hat等企业已纷纷投身到了这一市场,甚至尚未闻名的Vizioncore公司也开始搅动这一市场。2010年,在虚拟化技术工不完美的情况下,这些“虚拟化大鳄”纷纷制定一些策略来搅动这一市场。
服务器虚拟化并不安全
经过几年的艰难探索,服务器虚拟化已经得到了大多数用户的认可。但这并不能说明服务器虚拟化就已经完美无缺了。
服务器虚拟化会极大地减少增加新的工作负载的时间。有些企业的IT部门报称能够在30分钟内部署一个新的虚拟机(VM),而部署一台功能类似的物理机则需数周时间。看来,虚拟化可以简化IT的承诺在很多方面都是真实的。
事实上,服务器虚拟化的首要目的是整合。假如在10台服务器上就能跑原来100台服务器上的工作负载,那为何不尽快实行整合呢?但不幸的是,很多IT部门在执行整合计划的进程中发现,整合的步骤要比预想的要困难得多。
虚拟化管理厂商Vizioncore公司战略联盟总监George Pradel认为,“一个虚拟机跑一个新的工作负载”,这话说起来容易,但是要把旧的工作负载从物理机上迁移到虚拟机上去,却并不总是简单的任务。
“在做物理机向虚拟机迁移时,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Pradel表示,因为这种迁移“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会牵涉到不同业务部门的工作安排,这些业务部门必须要有能够承受相当长宕机时间的心理准备。”
除此之外,克隆VM,并将其从一台物理服务器迁移到另一台,虽说这种能力为灾难恢复打开了方便之门。但是,如果虚拟化管理的不好,也会带来新的安全风险,威胁到数据和业务系统连续性的安全稳定。
虚拟化技术还引入了新的界面,这在无形中给用户带来了新的运营风险。“把很多应用整合在一台服务器上,就使得企业有了一个单一的失效点。”国外一位虚拟化技术分析师认为,如果虚拟服务器杂乱无序,那么跟踪所有的VM就会很困难,也就很难确保所有的VM能够及时打上补丁 。此外,如果hypervisor不加密,也会为某些恶意攻击打开方便之门。
虚拟化外围市场升温
尽管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安全,但是带来许多益处是不可忽略的,它可以减少传统物理硬件环境的限制,只是用户需要在虚拟化管理上多下功夫。在这种情况下,IT部门就需要制定严格的策略,或许还需要第三方的自动工具才能防止虚拟服务器的杂乱无序,以及VM不受限制地蔓延。对用户来说,尽管物理服务器的数量没有增加,但是需要管理的对象的数量总体却大大增加了,因为存在大量的hypervisor和VM。
所以,“不是说购买了VMware,或者是Citrix的虚拟化产品之后,用户就能一劳永逸,实际上,远不是这样。”Vizioncore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Chris Akerberg说,“用户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比如,虚拟化的一个主要好处是可以轻松地将应用从一台服务器转移到另一台服务器上。问题在于,很难知道某一特定服务器上虚拟机已经过多。我们只能通过应用软件的运行情况以及其它因素,如内存和附加存储器情况才能看出。如果在虚拟环境中,几个关键应用软件争夺同一服务器资源,我们很难分辨出发生冲突的应用软件,而这会影响公司的运转。
而这一切就需要对虚拟化平台有一个很好的管理方案。据记者了解,Vizioncore公司就一家能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来支持目前业界领先的虚拟化平台的软件商。Vizioncore原本是VMware的源代码合作伙伴,也是VMware的技术联盟合作伙伴。它一直跟VMware的虚拟化产品进行捆绑销售,算是“幕后工作者”。而此次Vizioncore总裁首次来华目的就是将自己推向“前台”。“我们很看好虚拟化技术在中国的发展,未来将在中国进行更大规模的投资。” Chris Akerberg表示。
在现在的虚拟化环境中,企业希望可以实现自动化与资源的共享,从自动化到合规,再到成本的控制,这些特性被称为是“虚拟化3.0时代”,事实上,在虚拟化3.0时代,虚拟化平台管理将成为一个新的潜力市场,而Vizioncore就是看中了这一市场。除此之外,美国一家叫Monster的公司也在想这个方向发展,它们的产品也是用来优化虚拟化平台的能力,增强用户对虚拟化技术的可用性。
桌面虚拟化乍暖还寒
到现在为止,尽管虚拟化技术还有很多地方差强人意,但它已经延伸到了桌面、应用程序甚至是移动设备上。
当今的桌面虚拟化市场是VMware、Citrix、微软的“三足鼎立”时代。不过Citrix被认为是冲破这一局面的“黑马”,它拥有多年在桌面和应用虚拟化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并且采用了全新的FlexCast交付技术,拥有业内首款通过单一集成解决方案支持所有桌面虚拟化模式的产品。
“过去,桌面虚拟化只提供VDI的产品,但是我们认为应当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Citrix相关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外,Citrix与微软拥有战略合作关系。尤其伴随着Windows 7的大规模入市,双方的合作将使得Citrix拥有一个极具竞争力的市场。
Citrix和微软共同的竞争对手是VMware。在过去几年中,VMware凭借服务器虚拟化成为虚拟化市场老大。在服务器虚拟化站住脚跟之后,可以预见2010年VMware同样将桌面虚拟化放到很重要的战略地位。
VMware虽然在桌面虚拟化领域较Citrix起步晚,但是其一出手便是从“标准化”入手。2009年11月他们推出了VMware View 4,“是业界惟一专门用于实现桌面虚拟化的解决方案,为桌面虚拟化环境确立了一个新的质量、成本和可伸缩性标准,消除了桌面虚拟化部署面临的获取成本高昂、用户体验缺乏、可伸缩性不足等一系列障碍。”VMware大中华区技术总监张振伦表示。
然而,VMware产品最大的弱点就是价格偏高。而其竞争对手微软的虚拟化产品往往与操作系统相互捆绑,具有更大的价格魅力。
当然,微软的桌面虚拟化也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因为,一方面微软还在从操作系统的销售中获益;另一方面,如果大家选择对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虚拟化的话,那么就在操作系统层和硬件设备层之间添加了中间层,这也意味着Windows不再“拥有”硬件。也就是说,微软正在把过去由操作系统实现的功能让位给虚拟化管理程序。虽然现在虚拟化管理程序仅能实现一些底层的内核调度和外围设备管理等功能,这也意味着Windows所能控制的东西越少。
然而,微软却不得不“搬石头砸自己脚”,因为自己不砸,也会有人砸。VMware就曾明确表示,未来要做一个“操作系统提供商”。对微软来说,与其让别人独占这一业务,还不如自己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