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放眼观天下的前辈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放眼,天下,前辈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06-03 10:32
从上世纪80年代起,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IT产业取得了蓬勃的发展,国内外围绕先进科技的交流日渐丰富。而有这么一些前辈,更是凭借着对国外局势的紧密关注,率先感受到了国外IT产业的新动向、新趋势。
在因特网尚未起步、信息网络技术尚不发达的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这些前辈们借助《计算机世界》这个平台,纵论全球IT时势,并结合国内产业发展需要,传达了自己的真知灼见。
向这些放眼观天下的前辈们致敬!
0052
1985年9月,第15届国际工业机器人年会在日本东京举行。中国纺织大学自动化系李允明撰文《向智能化和系统化发展》,他指出,此次展会的展品已经从一般示教再现机器人向智能化、系统化发展,许多机器人应用领域已经开始使用传感技术。
0077
上世纪80年代后期,计算机病毒开始出现蔓延趋势,各国政府和企业也开始在计算机安全技术上进行大力投资。1988年8月,陕西省计算机学会李飞鹏撰写的《当前国际计算机安全技术发展的几个特点》,详细介绍了当时国际计算机安全技术发展的4大特点:系统安全技术得以发展;安全技术生产和产品趋向标准化;安全技术趋向整体性;安全产品正向实用化发展。
0104
在上世纪80年代结束、90年代开篇之际,本报记者汤宝兴撰写的《九十年代计算机工业的一些发展趋势》,强调在上世纪80年代已出现的缩小化、网络化和标准化趋势,在90年代将进一步加强,世界计算机工业将在此基础上重新组合。
0107
上世纪90年代初,软件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1990年1月3日,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汪成为纵观1989年软件界的一些重要学术活动和部分论著,撰文《从几个国际会议看九十年代初期软件技术的发展动向》,深入剖析、归纳了软件界发展的动向。
0003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特网开始了在中国的普及。《规范Internet发展 促进信息化建设》。1997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成立以及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的颁布,进一步把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纳入了规范化的轨道。《计算机世界》专门举办网络沙龙活动,就如何引导Internet有序发展进行了探讨。原中国科协副主席胡启恒、原国家信息办网络管理组组长赵小凡、原兵器工业计算所研究员钱天白、原中科院网络中心主任钱华林分别发表了他们的见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