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米诺

  • 来源:路亚中国
  • 关键字:拟饵,米诺,软虫
  • 发布时间:2015-01-08 10:03

  谈到拟饵,在我脑海中闪出的第一个便是米诺。我在正式接触路亚之前,看到CCTV5上转播的美国FLW职业比赛,选手们那潇洒的抛竿动作深深吸引着我,而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米诺。说来也巧,我玩路亚以后,第一尾钓获也是米诺的功劳。可以说,米诺对我而言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前不久,一场大雨过后,成都又迎来了难得的好天气,这也是路亚的绝佳时机。我到达钓场已近中午,组装好装备便开始作钓。水中的情况不是太理想,很多树枝从水中冒出来,让人又爱又恨。我首先选了一个短舌板的浮水米诺进行试钓,然后沿着水中枯枝的外侧抛竿入水,希望藏身于树枝之中的鲈鱼能有所反应。我采用慢收手法,偶尔停顿一两秒,让米诺出现上浮与下潜的交替动作。可是,我尝试了十余次不同手法,水面上除了米诺泛起的涟漪,什么都没有。我又拿出软虫试探,还是没有丝毫动静,于是决定另外寻找标点。

  我在寻找标点的途中,发现有鲈鱼在柳树荫下的水里乘凉,便直接把软虫抛进水中挑逗它,结果软虫刚一落水,便出现一个漂亮的走线。中鱼以后,我又换了一款沉水米诺,这款拟饵的下沉速度和软虫大致相同,它的舌板在水底首先着底,这对于相对复杂的水下环境也有不错的防挂效果。我来到一棵柳树下,这里水下环境相对较好,而且不太深。我轻轻地抛竿入水,米诺三秒以后就到底了。我轻轻挑动竿尖,让米诺在水底跳动,模仿小鱼濒死的姿态。我收线的速度很缓慢,因为这里的鱼儿经常被钓,它们就饵之前通常会观察较长时间。当线快收完时,竿梢一端突然传来了有力的顿感。很快,一条漂亮的大嘴黑鲈进入了我的钓获名单。我在找到了合适的作钓方法之后,又陆陆续续钓获了七八条鲈鱼,体型也都不错。

  如今,我玩路亚已有5年多的时间了。在这5年中,我对于作钓方式与拟饵选择有了许多自己的理解。我认为,反复使用一款不适合的拟饵或是同一种作钓手法,并不会有理想的收获,要多多探索才行。在使用米诺之前,首先要了解它的属性,每一款拟饵都有独特之处,比如是沉水还是浮水?潜水深度如何?摆幅与频率怎样?了解了一款米诺的特点之后,才可以在使用过程中进一步探索拟饵的操作手法,比如如何生动地模仿出一条小鱼的动作与姿态,如何让目标鱼攻击手中的拟饵等等。

  在实战中,新手常会产生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旁边的钓友一直中鱼,而自己却没有任何收获?甚至在同一个标点使用同一种拟饵也无济于事。我的答案是:盲从。新手只关注到用饵与标点,却忽略了更重要的细节:操控手法、拟饵泳层、收线频率等。路亚不只是一个关乎耐心的爱好,还需要冷静的思考分析、对钓况进行正确理解,然后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在我看来,在作钓之前对钓场进行观察与分析是必要的,比如水温、气压、水下环境、钓场地形等,然后根据上述情况确定具体作钓方式,正确的作钓方式往往可以事半功倍。我一般把沉水米诺作为首轮作钓用饵,因为它可以搜索到每一个水层。我会在钓线上夹一颗咬铅,这样既能让米诺快速到达目标水层,又不会因咬铅的阻力影响到米诺的动作。对于特定标点与鱼种,上述方法产生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在大水面搜索翘嘴、鲇鱼,钓法会相对粗犷一些,慢收加停顿就可以收获不错的效果。

  我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钓鲈鱼的,也正是鲈鱼才让我体会到米诺的种种特点,米诺的精细之处也在钓鲈鱼时展现得淋漓尽致。米诺对生口鲈鱼通常都是来者不拒的,平收、抽动、停顿,甚至小距离的跳动、冲刺,几乎任何操控手法都能刺激鲈鱼发动攻击。但是在低温环境下,或者是作钓非生口鱼,就需要更多的耐心与多变的控饵手法了。我在特定的标点,通常选用缓沉的沉水米诺,在它下沉的过程当中可以轻轻挑动竿梢,让米诺在水中有一定的起伏,但动作幅度不要太大,以免吓跑鱼儿。当米诺到达目标水层后,便可以采用多变的控饵动作了,比如小幅度的抽动,上下摆动模仿受伤小鱼,也可以将一些软饵手法融入其中,使米诺更加灵动自然。多节鱼其实也是不错的选择,两节式的设计能让拟饵拥有更加自然的摆动频率。另外,不要担心使用的拟饵过大,鲈鱼敢于攻击超过自己身长一半的猎物。有一次,我在一个标点使用小饵,却一直没有收获,换了一个大饵之后,刚入水便被鲈鱼咬中。由此可见,大体型的鲈鱼往往对小尺寸的拟饵无动于衷,这或许与它贪婪的习性有关。操作米诺的手法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我曾在网上看过日本钓手今江克隆的路亚视频,他在河边路亚鲇鱼的方法让我眼前一亮。他先是走到一处急流近前,放出少许线,拟饵与竿梢之间大约相距60厘米左右,然后直接把两节米诺置于急流之中,让它们随着水流自由摆动,很快一条鲇鱼就扑了上来。可见,在路亚过程中发挥我们的想象力,惊喜或许就会悄然出现。

  撰文/摄影 四川·Randy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