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陵江上路红尾

  • 来源:路亚中国
  • 关键字:嘉陵江,蒙古红鲌
  • 发布时间:2015-01-08 12:44

  在宝鸡AAA野钓俱乐部里,我认识了钓友小王。小王是一个痴迷的路亚爱好者,一有空闲他就去寻找路亚标点,所以在网络上,经常能看到他发布的一些钓获。我每一次见到小王,他都滔滔不绝地向我讲述在哪一片水域路到了多少鱼,又发现了哪些新鱼种,与多少大鱼擦肩而过……小王是标准的西北人,浓眉大眼,发型略短,显得非常精神,魁梧高大的身躯成为他外出路亚的硬性条件。

  一次,小王告诉我在陕西秦岭山下的嘉陵江中路到了蒙古红鲌,而且钓获率极高,运气好时甚至可以大获丰收。路亚这一钓法在西北很少见,更不敢期许有丰厚的钓获了,所以我怀着一颗好奇心,听小王讲述他路亚蒙古红鲌的故事。

  9月初,小王因公到略阳县工作。略阳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秦岭南麓、汉中盆地西缘,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境内一江十河,属长江流域,分汉江、嘉陵江两大水系,原生态环境保存得十分完好,是国家级野生保护动物的栖息地之一。因此在出发前,他特意带上了路亚装备。

  列车在连绵的秦岭山脉中穿行,记不清停靠了多少小站,钻了多少山洞,清澈绵长的嘉陵江远远映入眼帘。为了在嘉陵江上大展身手,小王准备了2.1米ML调路亚竿、1000型纺车轮、100米森萨2号荧光色路亚线、7.5~10克的全息蝉和水蛭。拟饵的类型根据水质的好坏进行合理搭配,如果水色很清,就选择金黄色的亮片;如果水色浑浊,就选择银色的亮片。

  此次出钓,小王之所以选择嘉陵江是因为之前看到有人在此路上过马口,也听当地人讲嘉陵江中鱼种较多,更重要的一点是传统钓法在这里的上鱼率低,而且中获的鱼体偏小,这就为路亚钓法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

  首战遭遇三连竿

  小王沿着江边一边搜索一边观察,希望在清澈碧绿的江面上找到对象鱼的踪迹。此处是两江交汇处,野生鱼种较多,且气温较低,适合冷水鱼生长,路亚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仲夏。仲夏时气温较高,鱼体感觉舒适,鱼儿进食较猛,是玩亮片的最好季节。

  在广阔的水面上,想要找到一处水深3米左右、水流不太湍急的水域,或者是陡直的山石下、弯子处、深潭非常困难,需要不断地行走和搜索。他边走边侧抛拟饵搜寻鱼群,金色的全息蝉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待拟饵缓慢沉入江底后,小王开始摇轮收线,并偶尔停顿一下,让拟饵模仿缓慢游动的饵鱼吸引贪婪的鱼儿的注意。

  突然,他觉得手上一沉,立刻扬竿刺鱼,中鱼了!才抛投3竿就中鱼了,看来这里的鱼儿活性十足。在回收的过程中,鱼儿拼命地挣扎跳动,小王凭经验判断这条鱼个体不小,碧绿的水面被鱼儿折腾得水花连连。鱼儿上岸后,小王有点摸不到头脑,这是什么鱼呀?鱼体修长,眼睛微红,周身散发着银色的光芒,背鳍和尾巴透着金黄色。为了把握住鱼群就饵的时机,小王迅速将不知名的鱼儿摘钩入护,然后继续抛投。

  拟饵落在了20米外的水面,小王开始慢慢摇轮收线。刚收了几米线,水下传来一个顿口,又中鱼了!在鱼儿的牵引下,2.1米的路亚竿弯出了完美的弧度,小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搏鱼手感。收上鱼来再看,和上一条一模一样。在这里接连中了两条鱼,小王的兴致被彻底激发出来,的水面被鱼儿搅起阵阵漩涡。因水底杂物较多,小王果断锁紧泄力,奋力将鱼拖向岸边。鱼接近岸边时,又再次发力,只见一道银色的光芒跃水而出,而后又沉入水中,小王兴奋地暗暗叫好:“是大鱼!”他加重手上的力道,小心翼翼地将鱼拖上岸。今天真是一个幸运日,无论是在浅水还是远水,小王都有所斩获。

  小王越战越勇,水下的鱼儿也格外给力,咬口接连出现。他提着线想把鱼儿看得更仔细些,没想到就在他提线看鱼时,鱼儿突然疯狂翻腾,脱钩入水。小王也跟着跳进水里,企图抓住鱼儿,可水中是鱼抛投时更加积极。

  路亚线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度,金色的亮片应声入水,咬口再次出现。小王心想:“这是碰到鱼群了。”他快速摇轮收线,由于水下有人工挖沙时留下的深坑,所以水底时深时浅,作钓时必须找准深水和浅水的交汇处,否则拟饵就有可能挂底。嘉陵江浅水区水色清澈见底,水下的石头和青苔一览无余,只见就饵的鱼儿翻动着身体从深水游至浅水,鱼儿距离岸边越近,诱人的身姿更加清晰、喜人。

  这里的鱼口虽然给力,但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不久小王就遭遇了作钓以来的首次挂底,损失了一枚拟饵。在江河水域中作钓这种情况比较常见,所以钓友一定要备足拟饵。小王快速更换水蛭作钓,今天的鱼情非常不错,作钓不久他就中了十多条鱼,这是平时作钓中不敢奢望的事情。

  两个小时后,鱼口减弱,小王猜想鱼儿可能是顺流而下了,于是,他也顺着水流向下游搜寻。果然,在顺流而下的30~50米处,他再次遭遇无名鱼的攻击,钓获了几条后鱼口消失。他又向下游追赶了三五十米,却未能找到鱼儿的踪迹,看来鱼儿是逆水回游了。

  宽阔水域再传捷报

  小王站在岸边喝了几口清醇甘甜的嘉陵江水后,又沿岸向上游追了100米左右,收获了两条鱼,之后水面恢复平静。为了扭转局面,小王换上10克的金色水蛭,向更加宽广的水域抛投。拟饵刚入水就遭到猛烈的吞拉,钓线瞬间绷紧,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中鱼信号了,小王立刻扬竿刺鱼并摇轮收线。这条鱼的力道不小,拉得泄力器吱吱作响。轮子的泄力值为0.5千克,初步估计这条鱼至少重1千克。

  水下的鱼儿十分狡猾,小王与之博弈了两个回合都未能让其露出真面目,清澈儿的地盘,小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鱼儿嬉水而去。小王沮丧地站在水中,深深地懊悔自己太大意,不等鱼将钩咬实就急着摇轮收线。

  他郁闷地继续搜索,头脑中不断地回放跑鱼的过程。突然,竿尖下顿,中鱼的力道再次传来,他急速扬竿刺鱼,又是一条大家伙!在搏鱼的一刹那,他突然明白了,感受搏鱼的过程和中鱼时的快乐才是路亚的本质所在。心里想开了,全身的神经也都放松下来,他站在岸上静静地感受鱼儿在水中的挣扎过程。六个回合后,鱼儿乖乖就擒。这条鱼比之前的那一条大一些,嘴尖尾宽,雪白的鳞片散发着银色的光芒,背鳍如刺般锋利坚硬。

  收获这条鱼后,咬口彻底消失,除了偶尔挂上些水底的青苔外,再无其他收获。不过,看着护中那些活泼的鱼儿,小王也心满意足了。他将鱼儿的图片发到网上,向钓友请教鱼儿的名称。不足一根烟的时间,就有人回复了。这种鱼叫蒙古红鲌,俗名红尾、红梢,鲤科,在我国黑龙江、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南岛、珠江等水系均有分布,常见个体约500克,最大个体可达4千克。其肉质鲜嫩,可入药,有利水、消肿之功效,故经济价值较大。了解了鱼儿的习性后,小王将美丽的鱼儿放回江里,让它们自由繁衍生长,为嘉陵江水域的生态环境贡献一份力量。

  撰文/摄影 陕西·靖大鸣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