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为何能引发各国哄抢

  最近中国的高铁新闻不断。此前英国媒体报道表示,泰国执政的军政府批准了一个耗资约233亿美元的交通项目,项目中计划建设的两条高速铁路将在2021年完工,并将与中国的铁路连接起来。中国铁路人士称,中国计划建一条从昆明通向新加坡高铁,穿过老挝、泰国和马来西亚。

  高铁可能永久改变东南亚及其做生意方式。这让我想起了前几天的7月25日,我国在海外合建的“安伊高铁”在土耳其正式通车,是运用中国高铁技术在国际上建成的第一条高铁。当我们展开世界地图时才惊奇地发现,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的体量是如此之大:“西向欧洲并行两线远及巴黎,东向绕过大洋直抵美国,北面横贯伦敦柏林莫斯科,南经泰国延伸到新加坡。”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疑虑:为什么那些高铁发展早、技术更成熟的国家没能像中国高铁一样有实力“走出去”?中国高铁发展才短短数年时间,反而在核心技术上能够掌握话语权?

  我国在海外合建的“安伊高铁”在土耳其正式通车。

  我们研究了很多相关资料,咱们中国在研究高铁方面还是很有一套的,这完全有别于中国在其它技术领域的落后状态,高铁的确可以是中国的骄傲。中国高铁的技术,还要从2004年说起,当时参与投标的公司包括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和加拿大庞巴迪,由于几个公司之间竞争非常激烈,我国先后以比较低的价格从这些公司引进了高铁技术,其中包括从西门子引进的一台350km/h的原型车(于2006年初引进)和全车制造技术。

  我国目前已经掌握了高铁建设的两个极重要技术:机车技术和轨道技术。

  短短数年,我国目前已经掌握了高铁建设的两个极重要技术:机车技术和轨道技术。具体来说,目前我国高铁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在全车制造、接触网、牵引供电系统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几个方面。其中接触网和牵引供电系统是我国的宝鸡保德利电气公司吸收了德国和意大利的技术后实现国产化的。铝合金车体是由山东丛林铝业公司利用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设计的世界首套万吨油压双动铝挤压机制造的;而作为高铁的最核心技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方面,是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吸收了西门子和日立公司的经验成功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TCS-3级列控系统。

  除此之外,250/350公里高速转向架势我国自己攻克的、高速铁路基础设施中的无砟轨道板也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据说中国的高铁界有一个内部说法,现在我们的高铁技术之所以能够在世界畅通无阻,还要得益于当时引进技术时的一项重要政策:“所有零部件必须用国产,即使暂时造不了要买外国的,外国公司也必须和国内企业合资经营,才可以进入采购名单”。

  也正是这一重要举措,让包括中国南车、北车在内的国内厂商迅速升级高铁技术的同时也将相关技术加速渗透到整个中国高铁的产业链当中,形成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技术。过硬的技术和足够便宜的价格才让我们有了足够的底气,其实这也正是中国高铁能够“走出去”的最重要基石!

  高速铁路基础设施中的无砟轨道板也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当然,还有另一个重要的问题。中国正在搞的纵横穿越全球各个大洲的高铁建设网,我们知道,如此浩大的工程是需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而且高铁建设周期长、风险大,尤其会受到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巨大不确定性。很明显,中国高铁“走出去”绝不是仅仅是去赚钱的,作为外交手段的话未免代价又太大了,其背后一定有着更为重大的考量,那到底是什么?

  海运都是我国最重要的参与到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运输方式

  应该说,很庆幸当前的中国已经深刻认识到了高铁在21世纪对于中国的重要性,甚至是关乎国家命运的现实意义:中国高铁也许是近几十年来中国改变整个世界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唯一机会。在过去30多年甚至是更早的几十年时间里,海运都是我国最重要的参与到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运输方式,然而在美国主导的海权时代,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这三条最重要的全球航运线却都牢牢把控在美国手中,中国在经济贸易中毫无话语权可言,这也是我国一直充当“世界工厂”,始终处于价值链最低端的最根本原因!

  我国要想摆脱这一困境,就必须建立一套以中国为核心的新经济发展体系,但短期内“海权”很难获得有效突破,无力与美国抗衡,“陆权”的回归就成了中国目前唯一也是最好的选择,中国高铁的跨越式发展恰恰让“陆权时代”的来临成为可能!我国全球高铁网络的布局并不是随意画出来的,尤其是欧亚高铁、中亚高铁和泛亚高铁这三条线路有着非常深远的战略布局意义,这三条高铁线路如果能够建成投入运营,我国将可以与欧洲进行资源、技术的交换。

  同时向中亚、西亚和非洲投资制造产业,高铁的高速特性实现了资源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在各国之间快速的输入输出,新需求、新投资也将被不断催生,将会有力带动欧亚大陆的经济整合,从而实现对整个产品链的有效控制,建立一个以我国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发展体系将成为事实,届时中国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地位将会发生重大变化!

  我国全球高铁网络的布局并不是随意画出来的,尤其是欧亚高铁、中亚高铁和泛亚高铁这三条线路有着非常深远的战略布局意义。不仅如此,中国、欧盟、俄罗斯、印度几个超级经济体所处的欧亚大陆占据了全世界大部分的资源,届时他们将会通过高铁的串联形成一个巨大的利益共同体!

  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有这关键作用

  到那个时候,美国所控制的环太平洋地区和东南亚对我国的战略威慑都将大大折扣,这种陆权地缘经济带来的新变化不仅大幅化解了我国在海权地缘政治上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也将更加直接地对美国的海上霸权构成最强有力的挑战!可以说,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的发展质量和体量是决定中国能否抗衡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重塑欧亚大陆地缘政治新格局的决定性因素!

  在建造了世界上覆盖范围最广的高铁网络之后,中国现在开始出口其高铁技术,首先就是土耳其境内连接首都安卡拉与该国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高铁二期工程日前实现通车。

  美国媒体7月28日报道称,这条铁路是中国企业在海外组织承揽实施的第一个电气化高速铁路项目。这条铁路线全长330英里(1英里约合1.6公里),列车最高时速可达155英里,在两座城市之间的穿行时间为3个半小时,大大低于公交车或小汽车所需要的6个多小时。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和中国机械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与两家土耳其公司共同承建这条铁路。

  媒体报道称,中国前驻土耳其大使宫小生说,这个工程的部分资金来自中国向土耳其提供的7.5亿美元贷款,其中5亿美元是优惠贷款,显示了中国致力于出口其高铁技术。

  7月25日,首趟安伊高铁列车抵达耳其伊斯坦布尔站。由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的连接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和土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高速铁路二期工程25日顺利实现通车。土总理埃尔多安等高级官员出席通车仪式并试乘了首趟高铁。

  中国称赞这条铁路的竣工通车是中土关系的里程碑,但两国都承认这个过程中遇到过困难。有报道称,这项工程曾受到延期和事故等问题困扰。

  新加坡媒体7月28日以《中国高铁的政治意涵》为题报道称,中国高铁正在改变中国人对时间和空间的观念,并影响着未来中国的经济地理和政治版图。

  7月28日,由中国企业参与建设的土耳其安卡拉至伊斯坦布尔高速铁路正式投入运营。当天是穆斯林传统的开斋节,土耳其铁路总局宣布在本周内市民可以免费搭乘列车。

  据悉,北京正在建设一张密密麻麻的全国高速铁路网络,寄望在8小时内,通达中国任何一个省会城市或自治区首府。这项壮举已经开始显现,因为东南沿海的发达地区基本实现了各个城市之间的高铁联网,而高铁工程也已经延伸到了许多边陲地区,比如新疆。

  高铁在加强国家统治威权的同时,也在加速区域一体化,并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庞大的高铁建设工程,为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乃至创造海量就业提供了条件,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中国经济下行和社会不稳定的双重压力。

  报道认为,在全球视野中,中国正在下一盘大棋局,而高铁是其战略棋子。从昆明直抵新加坡的泛亚高铁线路即将开工,或将加速东亚和东南亚的经济贸易一体化。

  今年年初,中国领导人高调提出横跨亚欧大陆的高速铁路网络蓝图,期望同十余个沿途国家谈判,建设多条两日内即可通达亚欧大陆的高速铁路线。

  与此同时,贯穿白令海峡的亚美高速铁路线也在规划之中,以实现北京与华盛顿的快速通达。

  报道称,中国高铁这些“走出去”的战略举动,都让人们看到中国在利用手中掌握的核心技术和资源,撬动地缘政治版图。

  更为重要的是,与100多年前中国向北美和欧洲地区输出修建铁路的劳工大军不同,如今中国输出的是高铁建设的技术、资金、工程师、列车和配套设备。

  全长533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其中最艰巨的158公里路段由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以及土耳其两家公司负责承建。近日,媒体偶然发现了一段外国人拍摄、讲解的视频,外国小伙从各个角度记录了他从洛阳乘坐高铁前往西安的经历,片中多次提到:高铁车厢内的设施、服务更像飞机上的头等舱。媒体干脆将视频旁白翻译出来做成字幕,让大家看看外国人对中国高铁的主观感受。

  片中的外国青年搭乘16:04发车的G659次列车从洛阳前往西安,从候车室就开始品头论足:“这儿跟北京等地的火车站很不一样,干净、整齐,也不怎么拥挤。真的跟北京西站很不一样!”

  小伙来到了站台,在这里他发现了一点人性化的小布置。“地上的数字是车厢的号,指引乘客去往自己的车厢。”

  这趟车坐得值不值,最主要的当然要看票价和速度。“这张票174.5元,大约35美元,从洛阳龙门到西安,全程大约一个半小时,400多公里路。这真的很快,同样的路程,普通火车要走大概5个小时呢!”

  进入车厢,高大的洋小伙显然更加满意。“高铁的座位其实更像飞机上的,最后一排座位上还有空间安放大件行李。虽然只是二等座,但可以看到座位空间很大,比飞机经济舱要宽敞。车上的设施,更像是机舱里的,椅子上同样有小桌板,小屏幕会一直播放信息,连列车员也很像空乘人员。”

  一直觉得,高铁相比飞机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方便地随意走动,我们的主角也到处晃了一圈。“车厢里有垃圾箱、带纸杯的饮水机、带镜子的盥洗池、厕所。高铁厕所里也跟飞机一样用坐便器,总体还行,马桶有点脏,整体空间略小。人们可以在车厢间走动,车厢之间由玻璃滑动门相隔,乘客们可以到别的车厢去逛逛。”总体来看,这应该是一趟满意的旅程,希望这位洋拍客和他的朋友能享受真实、美好的中国之旅。英国记者在中国坐高铁:惊呼中国太强了

  4月19日报道英国《金融时报》网站4月11日刊发题为《从北京到桂林,像子弹一样在中国穿梭旅行》的署名文章,作者卡罗琳·伊登在文章中讲述了自己在中国坐高铁的经历。

  手里拿着票,伊登来到北京西站,这是一座巨大而笨重的火车站。在寒冷的清晨,旅客们都聚集在安检门前,等待X光检查行李和查验护照,就像机场一样。

  向导没有票,他无法陪伊登进去了。他说:“到桂林一共有19站。最长的停车时间有9分钟,平均只有一两分钟。所以请不要下车。”他向手中哈了哈气。伊登和他轻轻地握了手后,他便离开了。

  文章称,从中国首都到桂林的行程有1956公里,西南城市桂林的喀斯特地貌让这里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胜地。这段行程过去要花26个小时,多亏12月底开通的高铁线路,现在仅需10小时多一点。

  新开通的7条高铁线让中国的高铁网络超过1万公里——是世界总量的一半,这是政府在过去10年推动的结果,其中一个原因是要刺激放缓的经济。但新的线路也正改变着中国的旅游地图,让新的路线成为可能,也不用再依靠国内航班(其晚点率已经臭名昭著),让许多背包客钟情的地点更容易到达。

  现在,北京到西安(兵马俑的故乡)最快只要4个半小时(原来是11个小时),而北京到上海也不到5小时,是以前所需时间的一半。

  在车站内,快餐店生意兴隆,女士们穿着高跟鞋走在光洁的地板上,身后拖着拉杆箱。出发前10分钟,一群穿着制服的铁路工作人员出现了,乘客排着有序的队伍进入站台,走过G529次开往桂林的流线型白色车头。

  CRH380BL型列车拥有16节车厢,基于德国使用的西门子Velaro车系,但却在河北省制造,这是与德国公司达成“技术转让”的产品。只依靠中国自己技术生产的子弹头列车预计在2015年底前才会出现,而这一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将完成1.9万公里的高铁建设计划。

  文章说,7点46分,列车准时从车站缓缓开出,车厢内也安静了下来。车窗外,一栋栋暗粉色的住宅楼高耸着,灰暗的天空下,北京看起来又大又脏。30分钟后,电子速度牌上显示,列车达到每小时250公里,比一级方程式赛车在国际汽车大奖赛上的平均速度还要快。

  虽然速度很快,但却十分平稳,这与中国广大农民工乘坐的老式“绿皮车”不同。绿皮车通常都是硬座,整晚都不会熄灯,盒饭仅需要10元人民币(还不到1英镑)。而在高铁列车上,盒饭的价格是绿皮车的4倍。前往桂林的单程二等座票价为806元人民币(78英镑)。

  文章说,突然,车厢内一阵骚动。通常拿在手中或贴在耳旁的手机纷纷被举过头顶,为了拍到一张速度指示牌的照片,列车已经达到时速300公里。有些激动的乘客簇拥在电子速度牌下合影。

  在第一站石家庄,列车从空旷的站台旁滑过。虽然石家庄是河北省最大的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但只有两人登上列车。等待3分钟后,伊登等人继续向南行驶,穿过平缓的农田,来到中国腹地。午饭时间到了,车厢里充满方便面的气味,一名服务员带着漂亮的紫色帽子,穿着及膝皮靴,推着小车兜售食品。

  在这趟列车上,除了看不到农民工外,还看不到在亚洲长途火车外叫卖的小贩。坐在伊登旁边的李丁(音)是一位工程师,他刚结束在德国的工作,他解释了为何看不到这些人的原因。

  他说:“在这种高速列车上,每一站停留的时间太短,无法买卖。我们过去常在火车上野餐。车厢内到处是瓜子和鸡爪,人们会跳下车去购买啤酒和香烟。现在,高速列车的停站时间太短,这些都不可能实现。”

  火车继续向南,青山开始出现在地平线上。在火车上丈量距离、比例和地形是坐在飞机上无法做到的。于是,毫无征兆的,桂林著名的淡绿色石灰岩山峰就这样出现了。

  无数像发夹一样的山峰让人觉得自己走入一幅巨大的中国山水画中。空气开始看起来更洁净,就像照相机的镜头被擦拭得一尘不染一样。这是中国值得称颂的地方,许多旅游官员和旅行指南都说过,桂林的“山水甲天下”。

  文章称,可以预料的是,乘客都拉开相机包,装好镜头,纷纷凑到窗前抓拍略带薄雾的喀斯特地貌,这些山峰隐现在眼前,又渐渐远去。最终,缓缓到站了。车厢门开了,毫无噪音,一个挨一个地踏上站台,非常疲乏。但突然之间,中国似乎变小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