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蛤池工作鱼——金钱鱼

  • 来源:水产前沿
  • 关键字:金钱鱼,银鱼
  • 发布时间:2015-02-03 12:10

  黑星银鱼共俗称金钱鱼、变身苦,为广盐性鱼类,可混养在文蛤池,清除池中丝藻。台湾在2002年就已人工繁殖成功,但消费市场有限,养殖数量不多。

  黑星银鱼共在分类上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刺尾鱼亚目(Acanthuroidei),金钱鱼科(Scatophagidae),全世界计2属4种(Nelson,2006),在台湾地区仅产1属1种(Shen et al.,1993),学名Scatophagusargus,俗称金钱鱼、变身苦、变身鼓,香港及大陆俗称金鼓鱼,日名:クロホシマンジュウダイ/黑星馒头鲷,英文俗名:Scat、Spotted scat、Spotted butterfish。

  金钱鱼多栖息于港湾、天然内湾之河口区、红树林区及河川下游,稚鱼尤多于半淡咸水域出现。杂食性,主要以蠕虫、甲壳类、水栖昆虫及藻类碎屑为食。广泛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西起中东科威特,东至萨摩亚及社会群岛,北到日本南部,南至新加勒多尼亚,台湾西部较多,通常春夏季节出现数量较多。

  金钱鱼为广盐性鱼类,由淡水到纯海水都具有适应能力。在天然海域中,野生金钱鱼大部分时间并不群集,所以产量不多,市场上不常见此鱼。但在每年5月间的生殖期,0.8cm以内的鱼苗会群聚水表面,较容易捕捉,各地产区捕获量明显增加。下大雨后,大量河水冲入河口,水质变混浊时,也常可见大量金钱鱼苗群聚现象。

  可做为混养鱼种

  金钱鱼最大体长38公分,可作为观赏鱼类,也可以食用。由m61不同地区的金钱鱼,多半具有不同的色彩或条纹型态,因此多依据特色,在观赏水族市场中被称为金鼓、绿色金鼓或红金鼓,部分由泰国、马来西亚或印度输入。

  作为养殖鱼种,金钱鱼具有下列优缺点。

  优点:1、肉质细致鲜美。2、人工养殖金钱鱼富含油脂,比野生鱼风味更佳。3、盐度适应范围广,纯淡水到纯海水环境均可成长。4、文蛤池混养鱼种,清除水中丝藻。

  缺点:1、较不耐低温,但与虱目鱼比较,相对较耐寒。2、易被外部寄生虫寄生,如鱼虱、白点虫。3、成长较慢。惟投喂人工饲料者的成长明显比摄食丝藻者为快。人工繁殖苗因驯饵容易,成长比野生苗迅速。4、硬棘多,有毒,捕捞易刺伤,收成时不利分级。

  文蛤池混养的鱼种主要还是以虱目鱼较多,混养金钱鱼比例及数量较少。但虱目鱼为热带鱼种,不耐寒,在冬季低温期容易冻毙,因此业者会放一些较耐寒的金钱鱼,以确保冬季仍有专吃藻类的鱼种继续工作,抑制藻类的过度繁衍,以免危害文蛤。

  鱼苗年需求量约1百万尾

  传统的养殖为每年5至7月间,业者捕抓出现于河口的野生鱼苗,与其他鱼虾贝混养,因密度低,养殖一年可收成。单养的金钱鱼密度较高,须养殖2年才能达到300-600克以上的上市体型。目前野生苗产量减少,只占养殖需求的四分之一,其余皆放养人工苗。

  金钱鱼人工繁殖的老师父:杨虎条,12年前第一次繁殖成功就做出少量鱼苗,第二年就已掌握繁殖技术,能稳定且大量培育人工苗,现在是台湾金钱鱼鱼苗最大生产者,每年可以供应约70万尾鱼苗。杨虎条指出,台湾总需求量大约1百万尾,目前都是放养在文蛤池做为工作鱼,清除池中丝藻,以免丝藻过度繁殖,维持好水质,造成文蛤的窒息死亡,是养殖文蛤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目前在台中大肚溪以南,台西以北的云林县、彰化县文蛤池内,一般大多有放养金钱鱼,嘉义、台南文蛤池的工作鱼以虱目鱼为主,较少放金钱鱼,许多文蛤养殖业者是在虱目鱼冷死后才放金钱鱼,接手除藻工作。“虱目鱼在文蛤池里比较会乱,吃不到饲料时,会撞池底吃藻。金钱鱼就比较乖,不会乱游动,但最大的缺点就是鱼鳍的棘又尖又硬,很容易刺到手,不小心被刺的话感觉非常痛,捕捞时不好处理。”杨虎条说。

  金钱鱼原本在高屏沿海鱼塭中放养,尚称普遍,也是锁定其吃丝藻的特性;但是,投入饲料后,金钱鱼不理睬“没滋味”的丝藻,养成改吃饲料习性,加上不定期间捕的收获操作,尖锐鱼棘常常让渔工骂声连连,进而影响选鱼的“规格分类”。因此,放养金钱鱼的意愿明显降低,目前专养场较少见。

  台湾俗语有一魟二虎第三变身苦,说明了渔民对于变身苦担心惧怕的程度,魟指的是魟鱼,尾端的刺含有剧毒;虎指的是狮子鱼,全身布满毒刺;变身苦就是指金钱鱼,其背鳍的前10个鳍条有毒腺,被其刺中就会红肿而且疼痛难当。

  尽职的文蛤池工作鱼

  文蛤池因为水浅,不能放太小的鱼苗,不然会被鸟吃光。杨虎条现在都将金钱鱼鱼苗培育到50尾斤规格以上才卖,文蛤业者买回去入池后,马上可以工作,从孵化到50尾斤,大约要2个月,每尾售价1.8-2元。中秋节后才放养的就要选择20尾斤的金钱鱼,每尾售价15元,养到隔年春天就可以收成。

  通常一个文蛤池大约放300-500尾金钱鱼,不过杨虎条认为,应放1000尾较适当。金钱鱼是较耐寒的鱼种,但是怕“红水”,有亚历山大藻的池子里会不利其生长,容易造成鱼只死亡。

  金钱鱼专养较易遇到寄生虫的问题,尤其是车轮虫,但死亡率并不高,一般发生在饲养管理、环境不佳的体弱鱼类,尤其是营养不良、高密度饲养或感染其他疾病的鱼只。车轮虫病不难处理,通常可用福马林或硫酸铜药浴,淡水鱼用塩浴就可以了。

  金钱鱼是杂食偏草食的鱼种,也会摄食鱼浆,但有青苔的话,会先吃青苔,专养时可用虱目鱼料投喂。冬天低水温期,较少吃料,1-1.5公斤饲料可以换得0.6斤鱼肉。

  混养的金钱鱼长到8两以上就可以上市,8两以上的规格没有限制,2-3斤都可以。目前池边交易价格大约一斤32元,市场零售卖55.3元,专养的价格较低,约15-20元/斤。市场不大,消费也有限。在台湾,专养金钱鱼的鱼场不多见,东港渔区的箱网有少量饲养。

  目前在台湾金钱鱼鱼苗繁殖主要有两个人在做,一个杨虎条,另一个是以前的搭档,屏东也有人做苗,做的是金钱鱼里的白点仔,但据说较不耐寒。金钱鱼一斤有卵200-210万颗卵,现今的技术层次,母鱼养得好,营养成分够,产的卵可以有70%的孵化率。杨虎条说,育苗的关键在开口料,刚孵出的鱼苗数量极多,有足够饵料的话,就可以成功培育为数极多的鱼苗;相反的,如果饵料供应不足,稚苗3天就会死亡。

  体色耐寒程度不同

  杨虎条说,金钱鱼分布广泛,不过各地的斑纹颜色不同,台湾西部产的金钱鱼俗称“黑点仔”,台东产的俗称“白点仔”,而中国大陆海南、广西产的称为“红点仔”,另外有马来西亚的苗。

  “不只体色不同,耐寒程度也不同,同样是放文蛤池,遇到水温下降时,台东的白点仔苗及马来西亚苗会先冷死,比较不耐寒。”杨虎条说。

  今年也成功繁殖金钱鱼的嘉义东石业者颜聪仁表示,自广西引进的金钱鱼鱼种,花纹、颜色与本地种的不太相同,但是体型较大,成长较快。他尝试了5-6年,直到今年才成功培育出三十多万尾鱼苗。颜聪仁说,金钱鱼的人工繁殖不容易做,以前能够让母鱼产卵,但是没有授精。

  繁殖期是每年4-8月,4月份可以开始出苗,孵化到寸苗阶断约需35天,售价一尾0.3-0.5元。野生的海苗一尾约0.4元,产量越来越少。颜聪仁表示,人工苗已经驯饵过,较乖易驯服,海苗野性强,教料不稳定。

  变身苦野生海苗捕捞时大多只有0.3-0.5公分,参差较大,都要经由中间育成场蓄养到3公分的寸苗再出售。

  颜聪仁指出,文蛤业者在春天放鱼时会买10公分左右的“中鱼”放养,做为工作鱼,吃池里长出的丝藻,越冬后,隔年春天收成出售。

  台南地区文蛤池通常面积很大,从2甲到5甲都有,嘉义县则比较小,月1甲多。有些业者会放养金钱鱼,每池约1-2千尾。

  东石海龙园海鲜餐厅老板说,金钱鱼在水里游动时,身体侧面的颜色有时变黑有时变黄,所以俗称为变身苦。因为大多是混养,养殖数量也不多,所以货源不稳定,餐厅里不是每天都有供应。一般民众的认知是野生海鱼肉质比吃饲料的养殖鱼好吃,但金钱鱼是少数的例外。颜聪仁说,养殖的金钱鱼油质较丰富,反而比野生的好吃。

  大陆2009年人工育苗成功

  广东珠海金湾区红旗镇的龙胜良种鱼苗培育基地在2009年突破金钱鱼(大陆俗称金鼓鱼)的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为中国首次实现金钱鱼人工培育,改变了金钱鱼鱼苗靠海水捕捞的历史。龙胜良种鱼苗培育基地负责人汤清亮指出,金钱鱼特别娇气,给人工繁殖和培育带来很大困难。在成功实现人工培育前,珠海金钱鱼鱼苗基本上要靠海上捕捞和从外地进口为主,数量不仅少而且成活率比较低。前几年从海里捞到的鱼苗卖0.5元一尾,去年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这种鱼苗特别少,珠海本地基本上没有,从阳江等地运过来要卖到1.8元一尾。

  金钱鱼海水捕捞的背后,是养殖户付出的高成本养殖代价。龙胜良种鱼苗培育基地从2008年开始投入人民币二十多万,潜心研究金钱鱼鱼苗人工繁殖,经过几十次试验后,成功培育出鱼苗,填补了全中国金钱鱼没有人工繁殖的空白。“这种鱼的培育难度比较大,鱼苗对水温非常敏感,稍有变化就会死亡。”俨难产也成为实现人工培育的最大问题。我们通过解剖雄鱼获得成熟精子,掌握精子成熟度,准确把握用药时间和多少,对几十尾雌鱼实施了人工授精,如今繁殖的几万尾人工苗已顺利成活。

  文/《养鱼世界》 郑石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