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漫步
- 来源:软件和集成电路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漫步,云计算,IT服务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14 15:56
过去两年,云计算在国内的普及速度骤然提升。从最初的概念和理论炒作,到现在已经开始进入落地和实践阶段。这其中既有产业大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同时也有客户需求变化产生的驱动。
云计算的普及,给传统IT服务商带来的冲击是十分巨大的,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已经不是企业转型与否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未来企业的生死存亡。
过去几年,传统IT服务商也一直在谈如何向云计算转型,但真正见到成效的并不多。观望、等待、浅尝辄止,是大多数IT服务商面对云计算时的态度,但如今云计算的大潮已经席卷而来,IT服务商必须立刻行动起来,才有可能在云中漫步。
2015年1月底,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在《意见》中提出,到2017年,云计算在重点领域的应用得到深化,产业链条基本健全,初步形成安全保障有力,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协同推进的云计算发展格局,带动相关产业快速发展。
到2020年,云计算应用基本普及,云计算服务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掌握云计算关键技术,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云计算骨干企业。云计算信息安全监管体系和法规体系健全。大数据挖掘分析能力显著提升。云计算成为我国信息化重要形态和建设网络强国的重要支撑,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
从《意见》中不难看出,国务院已经将云计算作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也强调了云计算在重点领域的应用深化。政府的大力支持,对于我国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势必会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而这对于传统IT服务商而言,显然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IT服务商准备好了吗
面对云计算所带来的变革和机遇,北京荣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之联)董事长王东辉在几年前就有预见,并推动荣之联向云计算转型。如今,荣之联已在云计算方面小有所成,在产品、技术及人才等方面做好了准备。
目前,国内云计算发展最大的问题是说的人多,但做实事的人少。虽然各地建了很多云数据中心,但实际可运行的项目却很少。
这种状况也造成了用户对于云计算的戒备心理。王东辉表示,前几年在和用户接触时不敢自称做云计算,因为“概念炒作太多,怕被当成骗子”。在王东辉看来,向云计算转型,企业必须有足够大的投入,这种投入包括资金、人才,甚至战略方面。
不过,投入恰恰是目前大多数IT服务商在向云计算转型时所面临的最艰难的抉择之一。
作为未来战略型业务,对云计算的投入很难在短期内见到十分明显的效益,因此,IT服务商在投入方面相对比较谨慎,一些企业甚至选择暂时观望的态度。“我想先看看,等到云计算市场爆发时再做大的投入。”一位传统IT服务商总经理如是说道。
对此,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胜天成)集团副总裁黄华表示了担忧:“云计算对于传统IT企业的冲击是巨大的,无论是在商业模式还是技术等方面,都会产生颠覆性的变革。虽然目前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云计算的重要性,但由于惯性和市场接受度等原因,在反应方面仍显得较慢。未来几年,云计算市场的发展将会十分快速,面对这一变革,国内的传统IT服务商是否已经做好了准备?”
转型的最好时机
在黄华看来,云计算虽然带来了冲击,但也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机遇。“无论是最新提出的“互联网+”、工业4.0还是大数据战略,都会激发企业市场需求的爆发。这个爆发需要一个杠杆,就是云计算。”
黄华认为,云计算不仅仅是技术的引用,它更是一个变革和融合的契机。如制造业、医疗业、金融业等等行业,都将利用云计算这一杠杆去梳理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利用云计算开放、开源、融合的能力,传统行业用户可以通过构建新的商业模式来重新激发企业的变革和创新力。这对于IT服务商而言,显然也是一个重大的机会。”黄华说道。
王东辉则认为,云计算给国内IT服务商提供了新的机遇。“相对于全球市场,中国市场相对独立,我们有时间调整自己跟上云计算发展的步伐。在实现业务转型后,可以更好地聚焦企业级客户需求,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在北京超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超图软件)副总裁王康弘看来,云计算给用户带来的最大变化来自思维层面。
“以往用户更多的是以项目式的思维来进行IT建设,比如政府部门要建一个网站,就会立一个项目,然后通过招标选择服务商进行开发,开发完成,网站上线后,这个项目就结束了。这种项目式的IT建设问题是,重建设、轻运维。大多数时候,用户是按照项目来申请资金,而当项目完成后,在资金方面就没有支持了,这就导致很多系统在建成后,在运维时会面临各种难题,直接导致系统的应用效果出现问题。”王康弘说。
而云计算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服务型思维,用户在接受云计算这种服务型思维后,对于IT服务商而言,显然会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
“例如政府的一些社会化服务,以往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做,在云计算的思维下,政府可以把这些服务开放出来,交给IT企业来进行运营。这意味着IT服务商将从以往的技术提供者变为业务运营者,这是商业模式上的巨大变革。”王康弘分析道。
事实上,相比于前几年,如今国内云计算市场的成熟度已经大大提升,尤其是用户对于云计算的需求日渐迫切。再加之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互联网+”、工业4.0、大数据战略等的提出,国内云计算市场正处于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
“现在正是国内IT服务商转型云计算的最好时机。”王东辉表示。
找好定位
面对这一难得的机遇,国内IT服务商该如何做呢?
黄华认为,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云计算?
“有的人认为只要采用了X86服务器、虚拟化、HADOOP,就是云计算。这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在黄华看来,云计算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变革,同时还是商业模式、组织架构等各个方面的变革。
“企业要向云计算转型,首先要看看对于云的商业模式是否弄清楚了,看看究竟哪一种商业模式更适合企业自身的发展。其次,在技术层面上,很多底层的云计算技术已经走向免费,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要看看自己的盈利点在哪里,如何把自己的业务和技术更好地结合起来。最后是产品,也就是如何在云的环境下构建新的产品和解决方案。”黄华说。
事实上,在云计算的产业链条中,IT服务商有多个角色可以选择,例如云运营商、云服务商、云产品提供商等。
而对于IT服务商来说,选择合适的定位也是向云转型的一个关键因素。“找位置并不是要抛弃之前的核心竞争力,而是在之前的基础上,找到新的方向。”黄华坦言,华胜天成已经找好了自己的定位。
通过收购、合作以及自主的开发,华胜天成已经在云产品、云服务、云运维等方面完成了布局。“另外,我们也在进行SaaS和DaaS服务方面的准备。这样,华胜天成在云的整个价值链条上就已经很完整了,用户在选择华胜天成时也能够获得一站式的云服务。”黄华说。
王东辉表示,在云计算生态链的定位上,荣之联将提供咨询、建设、运维等多维度服务。面对众多向云计算转型的IT服务商,荣之联的侧重点在于云平台的建设和运维,为用户构建完整的云服务交付、云运维体系是荣之联的核心优势所在。
此外,将云计算与大数据相结合,为用户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和服务,也是荣之联的优势之一。
云计算是支撑大数据的重要基础之一,数据则是云计算平台存在的最大价值,也是企业的核心资产之一。企业在建成云平台或采用云服务后,会产生大量数据,继而产生数据整合与分析需求,“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为用户决策提供支撑和帮助,从而使数据产生更大价值。”王东辉说。
王康弘则介绍说,超图软件向云计算的转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将云计算作为一种新技术,和GIS平台结合起来,使得用户能够在云的环境下使用GIS平台。
二是通过云计算给企业带来商业模式的变化,这方面主要聚焦公有云服务上。包括提供地理数据服务(Geo-DaaS)、GIS平台服务(Geo-PaaS)、行业应用服务(Geo-SaaS),进行GIS数据提供、GIS在线服务、行业解决方案托管等,并提供GIS在线商店(Geo Store)供应用插件、GIS符号、地图在线分享和交易。
“另外,我们把原来面向大众的地图汇升级为地图慧,把企业级的应用大众化,让每个人都能够体验和使用。比如选址慧服务,开店选址原来只有一些大公司才能做到,但现在通过选址慧,每个人都能实现选址。”王康弘说。
私有云、公有云还是混合云
按照不同的建设模式,云计算可分为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对于IT服务商而言,究竟选择哪种模式作为自己转型的主要方向呢?
事实上,在过去几年间,国内的公有云、私有云都在快速地发展,却各有利弊。
简单而言,虽然公有云成本较低,但是由于开放给公众使用,企业用户需面对安全风险问题;而私有云的安全性及自主性较高,用户则需负担高昂的建设及维护成本。
而从目前产业的大趋势来看,混合云被认为是未来云计算的必然方向,同时也被很多企业的CIO所认同。混合云最吸引用户的地方是,它兼具公有云及私有云的优势,不单让企业维持现有基础架构的内部控制,同时也可以在有需要时使用公有云资源。这种灵活的使用方式,既可在成本及安全之间取得平衡,也令IT的部署更加灵活。
企业通过混合云应用,可以从多方面得到好处。首先,企业可以将云资源看成像水、电、煤一样可以按需购买,省去了自行购买和维护服务,以及维持IT团队进行维护工作,使管理层可以更加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
其次,企业还可根据自身的需要,灵活调配应用公有云、私有云的比例,例如部署私有云供内部应用程序使用,将关键的数据及业务放在私有云上,确保企业运营的安全性及稳定性。
最后,企业可将对外宣传网站等非私密资源托管到公有云上,在业务繁忙时可以临时租用额外的公有云服务。这种应用模式可配合企业的运营变化,随时按业务量需求增减服务内容。
私有云的发展,更多在于国内用户最初不愿意将数据放置到公有云平台。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用户的思想已有所转变。
对此,王东辉预测,从长期来看,云计算的发展趋势将为“大规模公有云+部分私有云”模式。也就是说,中小企业将大部分采用公有云服务,而部分有特殊需求的企业将建设私有云,而这将为整个IT产业带来彻底性的颠覆。
文|郭嘉凯 程梦瑶 王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