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梦--清醒的幻影
- 来源:心探索·分享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5-07 09:10
Lucid Dreaming
“你在等一列火车,
这列火车会把你带去远方。
你知道你希望它把你带到哪里,
但是你却不能确定。
但没有关系,
因为你们会厮守在一起。”
--《盗梦空间》男主角柯布
进入梦的世界
2010年电影《盗梦空间》的火爆,为我们展开了一个神奇的世界,一个梦的世界。人们有目的地进入梦中,有意识地在梦中行动,一层一层深入梦境,又一层一层回到现实。这样的梦在真实世界中也存在,它就是“清明梦”--原本迷蒙的梦中人突然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在做梦,而因着这份意识,无限的可能性便在他/她面前展开。意识和潜意识的边界变得模糊,一切自然和物理定律都不再生效,他可以为所欲为,也可以看着眼前的画面像电影般飘过。因为他虽然身在梦中,却已不再被梦境束缚,意识可以回到很久的过去或很远的未来,去向此刻的我们还不知道的地方。
什么是清明梦
清明梦就是指做梦者在梦中知道自己在做梦的情况。通常人们都是在梦做到一半的时候意识到自己在做梦的。他们走在梦中,以为自己走在真实世界中,直到什么奇怪的事情发生,比如发现自己在飞、或者遇见已经过世的人……一瞬间,他们突然意识到这是不可能的!没错,他们正在做梦。虽然只要当事人了解到自己在做梦就算是清明梦,真正的清明梦之间却可以有很多不同。比如有些人在意识中虽然没有“我在做梦”这个想法,却潜意识知道自己可以做一些在现实中不能做的事情,而且会付诸实施;也有一些人虽然知道自己在做梦,但却只能像旁观者一样观看梦境,而无法做出任何行动。
梦的生理
人的睡眠可以分为四个基本阶段:入睡阶段、浅睡阶段、深睡阶段和延续深睡阶段,经过入睡阶段后,人一般在之后的三个阶段中来回循环,有少部分睡眠不好的人无法进入延续深睡阶段或者会很快通过这个阶段,但前两个阶段几乎人人都会经过。在这个循环中,偶尔会出现快速眼动期,此时人的眼球转动很快,大脑皮层异常兴奋,但全身肌肉却处在瘫痪状态下。快速眼动睡眠一般在入睡70到90分钟后出现,是人做梦的时间,清明梦通常也出现在这个时期。有人认为,这一阶段肌肉之所以不能行动,是为了防止人把梦当作真实,而无意识地在物理世界行动起来。
清明梦的历史
虽然清明梦在近些年才受到公众的关注,它的历史却源远流长--在公元415年圣奥古斯丁的书简中,就提到过类似清明梦的现象。而公元八世纪,藏传佛教和苯教中也出现了叫做“梦瑜伽”的修行方法。
虽然清明梦在近些年才受到公众的关注,它的历史却源远流长。在公元415年圣奥古斯丁的书简中,就提到过类似清明梦的现象。公元八世纪,藏传佛教和苯教中出现了叫做“梦瑜伽”的修行方法。这种方法专注于帮助修行人在梦境中维持清醒的意识,《梦瑜伽与自然光的修习》就是详细讨论这种修行方法的著作。根据佛家的教诲,清明梦的经历可以帮助人们意识到物理世界的不真实性,印证自身佛性,并为死亡时可能的经历做好准备。
西方对于清明梦较早的清晰记录来于自17世纪的托马斯·布朗爵士。他是一位哲学家和医生,一直对梦境世界着迷,而且还在自己的书中谈到了自己做清明梦的经历:“在一个梦里,我自己编了一出喜剧,然后自己观赏,而且还被逗得笑醒了……”类似的记录还有17世纪英国著名作家和政治家塞缪尔·佩皮斯在自己日记中的记录:“我梦见卡瑟梅恩女士在我怀里,我可以用一切我希望的方式戏弄她,这时候我就突然意识到这不可能是真的,这不过是个梦。”
“清明梦”这个词最终被一位荷兰精神医生Frederik van Eeden确定下来,他在1913年发表了一篇叫做“梦的研究”的论文,在文中提到了“清明梦”。可惜这篇文章在当时的科学界完全不受欢迎,而且文中只探讨了精神病人在病症复发时候产生清明梦的现象,与如今对于清明梦的讨论大相径庭。
故事一:完全清明的清明梦
Cris 男 35岁 外科医生
我高中就知道自己有做清明梦的天赋。我做梦的时候会做作业,尤其是数学作业。如果我上床睡觉之前看会儿数学题,睡觉的时候就会做梦把题目解出来。这个能力在我上大学和念医学院的时候一直伴随着我。后来我就开始利用这种梦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一些平常不能解决的问题。直到现在我偶尔还会在凌晨醒来,突然想到给某个病人做某个检查来找出病因。不过我最常利用这个能力还是在外科手术方面。我会在做梦的时候练习做手术。比如明天要给什么病人做手术,今天睡觉之前就看一下,然后做梦的时候就练习。我在外科手术方面声誉一直特别好,因为我比别人多好多时间练习,同样的手术我做得通常都比别人快。
故事二:部分清明的清明梦
Kathy 女 24岁 社会学博士
我一直都能做清明梦。不是说每次都想到自己在做梦,但是做梦的时候却自然而然知道自己能做一些平常不能做的事情。比如有一次我梦见我和一个朋友去大学参加派对,进去以后却发现是一个医院,而且越往里走气氛越诡异。走到二楼,医院里面已经是一片漆黑了,我的朋友也不见了。这时候我就看到一群像幽灵似的东西,绿油油的发着光,向我飘过来。我非常害怕,很想逃跑。不知道为什么,我就知道我应该是可以穿墙出去,当时我倒是没有想到自己在做梦这么远,但是就仿佛知道自己在梦里,结果就穿墙而出,从二楼跳了下去。后来我就梦见自己回头去找学校大门,梦就这么结束了。总之我在梦里经常穿墙,一做梦我就知道能穿墙,我也不知自己怎么知道的。
人人都能做清明梦吗?
理论上来说,任何人都有可能做清明梦,但在没有进行特定的练习以及持有主观意愿的情况下,清明梦只会偶尔造访。也有很少一部分人有做清明梦的天赋,几乎是自然而然地就经常清明地做梦,而一个人做清明梦的能力与他醒来之后回忆梦境的能力尤其相关。人每天晚上会做无数个长短不一的梦,而大部分人都只能记住最后的那一两个,或者一个也记不住。如果一个人每晚能够记住五个以上的梦,那他大半已经具有相当的清明梦的能力了。发展清明梦的能力需要耐性。也许最开始它每月才会出现一次,但随着练习,清明梦必然会越来越多。不过想要随心所欲地做清明梦对一般人来说,还是需要几年的练习时间的。
回忆梦境
回忆梦境可以帮你大幅提升做清明梦的能力,所以如果平常你很难记住自己的梦,就应该在这方面加以培养,最好能够养成记梦日记的习惯。通常在一个人醒来半个小时以内,梦境中80%的内容都会消失殆尽。所以如果要记住梦,每天醒来的时候就不要离开床,第一时间将自己的梦在床上记下来。加以时日你就会发现自己能记住越来越多的梦,并且开始有更多的清明梦。
现实测验
在《盗梦空间》中,柯布为了确定自己不是在梦境中,会用陀螺做现实测验。如果要意识到自己在做梦,你也需要做类似的测试。不过仰赖某种特定物品或行为做现实测试本身并不现实,因为在不具有清明梦的能力之前你不可能操纵自己去做某件特定的事情。更好的方法是多注意你周围的事物,看看它们是否有不合常理之处,如果有就可能是在梦中。在日常生活中就多注意,并且不断提醒自己在梦中也要注意的话,很快你就会在做梦的时候产生自觉了。
连续做梦
当进入自己之前进入过的梦境里的时候,人们最容易意识到自己在做梦。记忆中已经有“这是一个梦”的印象,就不容易和现实混淆。利用这个特性,你可以有效地引导自己做清明梦。你可以给自己设一个闹钟,在你入睡四小时、六个半小时或者七个半小时的时候叫醒你,这时候你很可能在做梦。(当然,不同人的睡眠周期略有不同,你可能要花点时间探索自己的睡眠周期。)忆起之前自己刚刚在做的梦,确实地清醒过来,然后在回想梦的同时继续入睡,你很可能就会这样自然的进入清明梦之中。
梦,联通现实与幻想……
梦境如同一座桥梁,引领我们通向心灵的深处。按照心理学家荣格的说法,这是一个由原始灵魂主宰着的世界。你会遇到梦寐以求的白马王子,或是被女妖所迷惑;天上同时挂着太阳和月亮,炼金术和魔法竟也成为了“常识”。在这个迷一般的梦境世界里,现实与幻想的疆界被模糊了……
即便如此,人类依然希望能在梦的世界中找到自我的存在感。从古至今,人们便应用解梦、催眠、睡眠监测等各种办法意图识破梦境的把戏。有人甚至期待,电影《盗梦空间》中清醒入梦的桥段成为可能。为何人们不能满足于享受梦境带来的奇异体验,而是一定要从梦中“清醒”过来呢。溯其缘由,或许是因为在“醒梦”中存在着非比寻常的秘密吧。
揭秘一:握住上帝的手
一直以来,在神学、哲学界便有一个无法证明的悖论--谁是宇宙第一推动力。我们都知道,任何事物从创生之日起便存在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而所谓运动是相对于静止成立的--也就是说,没有静止,也就没有动。那么,问题是“谁”将那个原本静止着的宇宙推向了运动呢?难道这个“宇宙第一推动力”就是上帝吗?
上帝创造了这一切,简单至极且无需证明。但新的问题又来了,将宇宙推向运动的上帝本人是静止的吗?如果是,他如何完成“推动”;而如果不是,那么上帝则需要另一个推动者--这意味着上帝不是终极的“第一推动力”。
这个看似无厘头却又确实成立的难题不仅困扰着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这样的哲学与神学家,同样也让无数科学巨擎们寝食难安--上帝究竟是如何在“不动”之中“推动”了宇宙的一切呢?
答案其实简单至极--上帝是个“醒梦”者。“他”在他自己的梦中醒了过来,并且在梦的宇宙中创造了一切。而“他”本人,则安稳地睡在另一个时空中。
这一想象与思考的过程或许并不能解决有关“第一推动力”的争论,但至少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可能--偶然发生的清明梦,是一次握住上帝之手的机会。一直以来,心理学对梦的诠释,目的就是要发现并解决一个人的心结,将沉睡着的自我从情结的迷梦中唤醒。那么,如果真的可以在梦里醒来,是否意味着一次看清自己,并且重新为自己做选择的机会呢?
揭秘二:梦以外还是梦
电影《盗梦空间》中,演绎了这样一个情节--当一个人知道自己在做梦时,他(她)可能并不会马上醒来,而是走入另一层的梦境之中。这很像禅宗智者对人生与宇宙的解读--在真正的大彻大悟之前,我们都生活在梦幻的泡影之中,修行的目的是期待有一天(有一世)能够真正开悟,从梦中醒来。而在此之前的每一次开悟,都只是挣脱开一层梦境的泡影而已。
于是有人说,与其破梦而出,不如难得糊涂享受这梦境的迷幻,而非要成就“醒梦”,岂不是庸人自扰吗?在这儿,我想借鉴一下物理学家的看法。假设在一张“二维”的白纸上,居住着“平面国”的居民,他们只知道“左右”而不明白“上下”,所以这里的人连简单的向后转都做不了。而对于一个像你我这样来自“三维”世界的人而言,转身竟变得易如反掌。物理学家指出,每上升一个维度,物理定律便会被更简单、自然、唯美的方式所取代。
凡事都是如此,想要解决某个对立的矛盾,最好的方式不是让自己身陷其中,而是找到某种让自我“上升”的方式。而这个物理学家眼中的“维”,也就是禅宗所说的“梦”,每一次的“醒”悟,都是一次对自我的超越。正因如此,“醒梦”才变得如此难能可贵。
人生如梦--学会在“梦”中清醒
清明梦不仅仅是一种神奇的现象和能力,还有很多现实的功用。--对于经常做噩梦的人来说,清明梦是他们最好的解药。一旦他们意识到自己根本不可能真的受到伤害,噩梦就不再那么恐怖。有些人甚至能够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梦境,这样噩梦便很少再发生。
它还可以帮助人们解决现实中的一些问题。在清醒的时候,我们的思考难免受到各种各样的规则和判断的束缚,而清明梦却可以帮助我们摆脱这种束缚,完全地发挥大脑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就是这样发现的,而我们每个人体内也都潜藏着这样的创造力。
在更深层次上,清明梦还具有灵性治疗的效果,不论是埃及神庙的女祭司还是印第安部落的萨满,都懂得通过梦境寻找灵性的答案。--而佛陀也一直教导我们:人生只是一场幻梦。当你学会在梦中清醒的时候,便知道自己清醒的时候也不过在梦中。
文/清流 史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