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翻转课堂

  • 来源:学问
  • 关键字:教学
  • 发布时间:2015-05-15 12:16

  【摘要】翻转课堂可以增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们定当积极突围,作好翻转课堂的课前准备,设计好学习单,布置好学生课前自学,注意课中知识研讨,课后培优补差。

  【关键词】翻转课堂 网络学习 在线答疑

  一、什么是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又称“颠倒课堂”,是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借助某种技术工具,如平板电脑等,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学习,在课堂上师生则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

  二、翻转课堂的优势

  翻转课堂模式是大教育运动的一部分,它与混合式学习、探究性学习、其他教学方法和工具在含义上有所重叠,都是为了让学习更加灵活、主动,让学生的参与度更强。

  1、可以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因材施教,实现教育公平。

  在传统课堂上,虽然学生的水平和接受能力处于不同层次,但教师能照顾到的只是处于中间层次的大多数,这样就会出现层次较高的学生吃不饱,而层次较低的学生消化不良的情况。在翻转课堂模式下,知识的传递转移到了课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节学习进度,可以将视频暂停、回放和重播,直至学懂为止。这样就保证了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需求都得到了满足,真正实现了分层教学。

  2、可以增加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师师互动。

  无论是课前的知识传递还是课堂上的知识内化吸收,翻转课堂都给学生创造了许多互动的机会。借助互联网技术,可以在网上学习系统中增加社交媒体功能,学生遇到疑问可以向同伴求助。课堂上,教师也可以组织项目、讨论等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使学生之间充分互动,而不是像传统课堂上那样整堂课都忙于听讲和记笔记。在课前,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学习时,教师可以在线答疑。在课堂上,教师也有充足的时间来解答学生的疑问,甚至可以对学生进行一对一,有针对性指导。制作视频等网络学习资料可能会耗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就需要教师之间的合作,协调分工,共同搜集资料的过程可使教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3、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制作翻转课堂要遵循数学教学基本的设计理念和应用理论,它离不开教师以一节课或一个单元教学为单位的教学设计。在日常教学时,教师发现某个值得追踪的教育教学问题之后,在接下来一系列的课堂教学行动中,寻找和确定解决该问题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并将最好的方法呈现于翻转课堂中,这个过程正是教师不断学习的过程。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如:设计是否切合实际、行之有效,策略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

  三、翻转课堂的例举

  翻转课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如此大的影响和变化,笔者下面就以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单元复习课为例,阐述一下对翻转课堂的制作实施情况。

  1、翻转课堂的课前准备。

  微课,不仅指授课时间短,更在于授课内容精悍。三角形单元复习的微课采用的是录屏软件和PPT结合的方式,微课时长5分17秒,用知识框架图对三角形这一个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梳理。

  2、设计学习单。

  学习单是对学生观看微课自学的一个指引,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它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课题信息、学习指南、学习小测、收获与困惑。课题信息是对学生学习的一个指引,学生一看到知识结构图,就知道微课要讲什么内容。学习指南是对学生观看微课过程的一个指引。学习小测是在学生看完视频之后进行的一个简单的纸笔前测。教师通过查看学习单,可以初步了解学生看完视频后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收获与困惑则是让学生试着总结自己学到了什么,并指出自己不懂的知识,教师搜集学生的困惑在课堂上重点解决。学习单具体内容如下:

  课题信息

  课题名称:三角形单元复习课题知识结构图。

  学习指南

  (1)在观看视频的时候,你可以随时暂停或者后退重新观看视频。

  (2)观看视频的时候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3)观看视频后需要完成学习单上的小测试。

  (4)如果你对本节课有什么困惑或者收获,请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大家。

  学习小测

  观看三角形单元复习微课之后,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1)下面哪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单位:cm)()

  A.4,5,9 B.3,4,9 C.4,4,7

  我是这样判断的:

  (2)下面哪一组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A.0°,90°,90° B.60°,70°,50° C.91°,98°,10°

  我是这样判断的:

  (3)结合本单元的知识点,请出一个问题考考同学们。

  收获与困惑(略)

  3、课前学生自学。

  学生通过自行观看教师事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学习知识点。教师在课前把视频推送到学生的电子书包中,教师组织学生结合学习单观看视频。在观看完微课之后,学生一是完成学习单上的测试;二是在电子书包的研讨空间对微课中教师提出的和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回答完教师提出的问题之后可以解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搜集学生遇到的问题并进行归类,以便在课堂上进行专题讲解或组织讨论。

  4、课中知识研讨。

  课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一对一的辅导、小组协作学习等途径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研讨共分为五个环节:

  (1)师问生答

  此环节设置了3道不同的问题提问学生,例如:三角形可以怎样分类?每一种分法可以分为几种三角形?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紧紧抓住课堂生成的问题,对学生不断追问。

  (2)生问师答

  学生在课前结合微课自学时,需要在研讨空间提出自己的问题。对于其他同学回答不了或者回答错误的问题,教师要进行分类汇总,然后集中呈现,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在讨论中有些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些帆船的帆是三角形的,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吗?大部分学生回答不出来或者回答错误,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在课堂讨论时重点解决。

  (3)错误重现

  此环节主要解决学生在平时的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对于三角形作高的知识,很多学生会存在不用铅笔和直尺作图、作的高与底边不垂直等问题。将类似的错误重新呈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其中的错误,然后自己动手去画图,拍照上传。

  (4)课堂练习

  本环节进行后测,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第一个层次有5道基础题;第二个层次有4道提高题;第三个层次有1道拓展题。教师将试题发送到学生端的电子书包。在学生做题过程中,教师利用电子书包的即时反馈功能,监控每个学生的做题情况,对于做得比较差的学生,及时与他沟通交流,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5)本节小结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课后培优补差。

  通过课前自学、课中对知识的内化,学生已经基本理解并掌握了该章节的知识。由于同一班级不同学生的基础以及接受能力不同,有些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运用学到的知识,有些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学到的知识。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电子书包强大的数据搜集与分析能力,查看错误率比较高的学生以及做错题目的类型,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对于已经熟练掌握知识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知识供他们探索研究。

  翻转课堂作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教学、分享学习的新型教育手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定将会带领所有教育者走向更便捷的微时代。

  蔡雪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