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伦敦设计博物馆年度设计展
- 来源:艺术与设计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伦敦设计,奥斯卡,设计界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5-26 14:53
2015年 3月25日,有“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美誉的年度设计展再次在伦敦设计博物馆拉开帷幕。今年进入第八个年头的年度设计展,根据往年的经验在几个方面做了改进和调整。首先,在往年的展览中单独作为一个类别参展的“家具类”今年被融合进了“产品设计类”,因此本次展览只有六大类别。另外,设计博物馆及展览评审在向世界各地征集参展作品时,对究竟什么样的设计能够入围有了更严格的标准,他们对入选作品提出了以下条件:以倡导“改变”为主旨的设计、更方便使用的设计、反映本年度时代精神的设计、充分扩展设计实践的项目。
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评论家、策展人及设计师们推荐了过去12个月中建筑、数码、时尚、平面设计、产品设计以及交通六个类别中的设计杰作,既有资深设计师的大手笔,也不乏新设计师的力作,最终有76件作品入围。本届设计博物馆年度设计展将持续至8月23日。
建筑设计类:旧材新用,创意绿化
今年建筑设计类共有15件作品入选。其中由COBE工作室为丹麦哥本哈根设计的Forfatterhuset幼儿园,以及由爱尔兰的O’Donnell+Tuomey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的Saw Swee Hock学生中心设计的新楼都是“旧材新用”的典范。两个项目都使用了传统建筑材料——砖。COBE在砖块的形状和砌法上做文章,整个幼儿园主楼的外墙和栅栏都用长条形的砖块竖向包裹起来,看上去线条清晰、充满整体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Saw Swee Hock中心置身于一个复杂的中世纪伦敦街道格局中,O’Donnell+Tuomey巧妙地将新楼设计成由多个凹凸错落的三角形墙面组成的多棱体,不仅增加了内部空间的采光,也为这个历史悠久的街区增加了一座特征鲜明的地标。
另外,创意绿化也是这次参展作品关注的主题。在空间有限的城市环境中创造绿色空间从来都是一个挑战,对于这个问题,越南的建筑师Vo Trong Nghia却有自己独到的解决办法。他在胡志明市拥挤的市区搭建了“树屋”。他的树屋可不是搭建在树上的小屋,而是把树种在屋顶上。五栋高低不一的小楼房围出一个小院,楼房一层可以住人,小院供人休息、社交,每栋房的屋顶都是种了树的开放式天台,这样的绿化不仅不单独占用空间,还为人们创造了极佳的城市休闲之地。法国的阿特里尔·让·努韦尔(Atelier Jean Nouvel)为澳大利亚悉尼市Frasers Property以及Sekisui House设计的高层公寓与Vo Trong Nghia的树屋有异曲同工之妙。设计师巧妙地将公寓外墙空间设计为垂直空中花园,加上单独搭建的露台,公寓50%的表面积由250种澳大利亚本地的绿色植被所覆盖,这个项目可谓是城市建筑绿化的典范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有两个中国设计的项目入围:中国OPEN建筑工作室为北京四中房山校区设计的花园学校,以及中国大舍建筑事务所设计改造的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这两个项目都对其项目所在地的周边环境进行了深入考察,最终设计巧妙地融入并烘托周边环境。
数码类:趣味十足、智能扶弱
数码类今年有10个作品入围,其中不乏趣味性十足的设计。由设计师王垦(Ken Wong)、艺术家大卫·费南德斯(David Fernandez)和来自英国Ustwo游戏公司共同设计的以著名艺术家艾雪(M.C. Escher)无限空间交错的绘画为灵感的游戏“纪念碑谷”(Monument Valley),将手机平面2D游戏做出了奇妙的3D视觉。英国的Hello Games游戏公司更是挑战游戏设计的极限,推出一款以探索无限宇宙为主题的游戏——“无人深空”(No Man’s Sky)。说是探索“无限的宇宙”一点也不夸张,游戏的程序一开始就有18万亿多个星球等着玩家去征服,随着游戏的发展,程序会不断创造出新的星球和星系。还有由俄罗斯电信网络公司MegaFon任命英国设计师阿斯福·可汗(Asif Khan)为俄罗斯索契冬奥会和残奥会设计的大型电子幕墙,幕墙由11000个单独的装有LED灯头的动力杆组成,幕墙能够接收来自安装在体育场内部多处以及俄罗斯其它30多个城市的相机发来的人像图片,再将图片中不同的面孔以3D形式呈现在幕墙上。这个设计是数码技术对传统肖像画的挑战,也是一种致敬。
数码设计除了趣味性,用设计提高和改善我们的生活、帮我们解决重要难题是另一主题。设计更人性化、更便于老年人和残疾人生活的社区已经是设计界热议许久的话题,英国的罗斯·埃特金(Ross Atkin)和乔纳森·斯科特(Jonathan Scott)设计的可与行人、特别是老年人和残疾人互动的街道设施是这一领域的先锋。有特殊需要的行人可以将自己的智能手机或电子钥匙扣与智能街道设施相连,街道设施通过探测来自行人手机或钥匙扣的信号,能根据行人的不同需要进行调整,比如为有视力障碍的行人调亮路灯、延长车辆等红灯时间让行动不便者慢慢过马路等。这一设计现已投入生产,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看到这些聪明的街道设施帮助有需要的行人。
另外,由年仅20岁的荷兰青年环保先锋波易安·斯拉特(Boyan Slat)带领100多名科学家和环保志愿者创立的名为“海洋大清理”(The Ocean Cleanup)的海洋清洁项目,更是设计解决难题的经典。2011年,16岁的波易安随父母到希腊潜水,在潜水过程中他发现海洋里漂浮的塑料袋比鱼还多,于是他萌发了要清理海洋中的塑料漂浮物的想法。经过调查他发现传统的海洋塑料清理办法多是在海洋中投放网去收集漂浮物,但是这种办法不仅要耗费大量资金修建网,而且这种网经常缠住海洋生物和鱼类,清理效果并不理想。他认为与其追着海里的塑料跑,不如根据海洋洋流的规律,在海洋中固定的地方建立阻挡塑料漂浮物的浮漂,让洋流将塑料冲到浮漂处,然后进行收集和打捞。经过两年多的科研和小规模实验,去年6月波易安的团队在他们的网站上宣布该项目有用相对少的资金在大范围实施的可能性,此后他们通过众筹筹得220万美金作为项目启动资金,如果项目顺利进行,他们有望在2019年开始清理太平洋中漂浮的塑料。
时尚类:新老交汇、跨界联手
时尚类今年入围的既有学生毕业展的作品,也有著名时装品牌的设计,代表了时尚界过去一年中最出色的创意。瑞典设计师安·索菲·拜客(Ann-Sofie Back)2015春夏系列演绎了她标志性的大别针、露肩设计,而且巧妙地使用条纹布料和牛仔流苏使整个系列显得俏皮、活泼。来自意大利西西里的设计新秀法斯托·帕格里斯(Fausto Puglisi)以他对意大利传统手工艺,如刺绣、制皮以及布料制作的掌握和使用而闻名,2014/15秋冬系列大胆使用色块碰撞和拼接剪裁。法斯托从20多年以来时尚界为艺人和明星设计的服装中找到设计灵感,并成功打入意大利时尚圈,在米兰时装周上展示了自己的作品。来自美国洛杉矶的马里维姐妹(Kate and Laura Mulleavy)为时尚品牌Rodarte设计的2014/15秋冬系列主题向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致敬,影片中的R2-D2、C-3PO、卢克天行者等形象被印在丝绸长裙上,设计极富想象力而且是对女性温柔特质的全新诠释。芬兰设计师萨图·玛拉农(Satu Maaranen)2015年春夏的设计,以传统手工艺来诠释设计师对太空时代的美和巴洛克风格装饰的理解。手工染色的布料再经过丝网印花和数码印花处理,有许多极具芬兰特色的元素,如芬兰桦树树皮、花岗岩和木板的纹路。她的设计将极富表现力的印花和非传统的剪裁完美结合。
除了设计师单独设计的系列,跨界合作是2014时尚界的一大风潮,设计师拉夫·西蒙斯(Raf Simons)和艺术家斯特灵·卢比(Sterling Ruby)合作打造的2014/15秋冬季男装就是跨界合作成功的典范。他们的合作为西蒙斯的时尚品牌注入了新的灵感与活力,也提升了卢比在艺术界的名气。
平面设计类:比拼ID、字体出彩
平面设计今年有14件作品入围。克伦伯格·白(Kellenberger-White)为2014格拉斯哥艺术节手绘的海报、Pentagram为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设计的新标志、女性杂志Riposte的封面和封底设计,以及挪威银行通过比赛的方式选出的挪威新纸币设计都是ID设计的范例。
字体设计是平面设计的重要分支,今年由荷兰的动态字体网站Animography的设计师杰罗·克里拉斯(Jeroen Krielaars)发起的动态字体设计项目Franchise Animated,邀请了世界各地的110名设计师用4种颜色和不超过25个画面将德里克·惠瑟斯比(Derek Weathersby)的经典字体创造成动态字体,任何想要使用这个新动态字体的人只要在推特宣传这个项目,就可以在Animography网站上免费下载该字体。
另外今年入围的两个广告设计也别出心裁。罗曼·安德瑞(Romain Andre)和迈克尔·萨沃纳(Michael Savona)为美国芝加哥现代艺术馆的展览“铁锹之路:考古的艺术”(The Way of the Shovel:Arts of Archaeology)设计的广告,采取了奖票刮卡的形式——如果将银色的铁铲刮去,便能获得展览门票买一送一的奖品。法国的超市Intermache为了解决长得不完美的水果蔬菜遭到淘汰而造成大量食品浪费的问题,在超市内开展了名为“不体面的果蔬”广告活动。活动将长得不好看的果蔬拍成巨幅海报,再配上幽默的旁白,博得顾客哈哈一笑的同时,引起人们关注食品浪费的问题。
产品设计:关注节能、改善生活
今年产品设计有23件作品入围,是今年入围作品最多的一个类别,其中包括了往年单独作为一个类别的家具类。产品设计类入围的作品主要包括了以下两大主题:环保节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秘鲁工程技术大学和秘鲁FCB MAYO联合设计的能净化空气的大型广告牌,每天可以净化十万立方米的空气,相当于1200棵树一天净化空气的量。老式水壶烧水费水费能已经是众所周知的问题,丹麦设计师尼尔斯·恰迪(Nils Chudy)和杰斯米纳·格里斯(Jasmina Grase)想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他们设计的茶壶用感应原理导热,每次可以仅加热一杯水。荷兰的马江·樊·奥贝尔(Marjan van Aubel)和瑞士的Solaronix联手设计的“电流桌”(Current Table)通过吸收周围光源、然后进行光合作用,把光转化为电,桌上有两个USB接口可供使用者给其它电器充电。
其他一些设计以提高和改善使用者的生活为目的。奥地利的EOOS和瑞士的Eawag联手设计的户外可移动卫浴两用设施Blue Diversion Toilet,对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极差、缺乏卫浴设施的国家带去了福音。这种设施节省用水,洗手水再用来冲厕,排泄物被收集到一个容器中以便做肥料。美国的Not Impossible在苏丹南部建立的“丹尼尔项目”(Project Daniel)在当地设立了一个用3D打印机为被截肢的人们打印假肢的工作室。此外,新加坡的Brydge Keyboards设计的一款可以无线与iPad连接的键盘,以及爱尔兰设计师林德西·布莱斯(Lyndsey Bryce)、克里斯托弗·马非(Christopher Murphy)与农夫尼尔·奥斯汀(Niall Austin)一起设计的绑在怀孕的母牛尾巴上,在母牛要生小牛时能够发短信通知农夫及时去帮忙的装置,都是从不同方面提高使用者生活质量的优秀作品。
交通类:大牌云集、环保依旧
交通类今年只有六件作品入围,环保节能还是入围作品的主要议题。大品牌如奥迪和雅马哈都分别推出了自己节能车的设计。奥迪i8的车身设计线条简洁,充满未来感,车门往上打开的设计十分时尚,车内更配有油电双混合、四轮驱动的发动机。而雅马哈的MOTIV.e City Car则以“轻”为设计主旨,选用轻型材料,车身线条也以“简”为美。虽然又“轻”又“简”,但这辆车在车内空间的设计上却下了很大功夫,通过巧妙运用车身曲线,使车内空间宽敞舒适。另外,Google也推出了自己的无人驾驶汽车模型,这个设计不仅是汽车生产制造技术的迈进,更是对未来汽车驾驶概念的全新挑战。有了Google的无人驾驶汽车,以后人们要用车时可以用自己的手机召唤一辆无人驾驶车辆来接送,到时候人们不仅不需要拥有自己的汽车,连驾照都不用了。
文>张水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