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膨化料发展空间大,差异化发展是关键
- 来源:水产前沿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膨化料,发展,华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5-28 08:50
4月28日,由广东雅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办的“广东雅琪华中饲料技术交流会”在武汉举办。会议吸引了大量华中地区的饲料专业人士参加。
湖北饲料办主任董文忠在为交流会的致辞中指出,湖北地区饲料总容量约860万吨,其中水产饲料容量约200万吨,相对华南、华北地区而言,华中地区特别是湖北地区在市场需求、养殖环境上有着其他地区等不可比拟的优势,华中地区的饲料发展在未来将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
以澳华为例,寻找差异化发展
作为广东雅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营销总监,蔡俊彬非常认同华中地区饲料发展空间较大的观点,特别是水产饲料领域。他预测在未来3至5年内,华中膨化料的增量会很明显。
蔡俊彬在报告《华中草鱼饲料营养定位》中以澳华集团的“高端膨化料”为例,强调了差异化发展的重要性。他认为影响草鱼饲料效果最根本的因素是产品定位,应提升产品营养定位,营养定位是产品质量的核心,是质量竞争中产生的差异点。饲料在华中区域要满足不同阶段草鱼不同的营养需求。
例如:华中地区水温为8℃和15℃是一个坎,水温8℃以上时,低温投喂即可使饲料利用率更高;水温8℃以上,投喂率低于0.9%,草鱼生长则会受到限制。在草鱼的规格大于0.5斤/尾时,在0.9%-3.5%的投喂率(膨化料)范围内,投喂率越高,草鱼生长越快,故高营养定位会更适合;而2斤/尾的草鱼规格越大,净增量越快,如1斤/尾的草鱼,按3%投饵率计,月增重0.6斤以上,则营养定位宜中不宜高。
中部饲料技术瓶颈与破局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饲料研究所研究员周志刚盘点2014年中部水产饲料技术瓶颈,并就湖北水产饲料技术方面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他指出,目前大型企业在华中地区的饲料市场占比是65%以上,未来将会越来越大,大型企业的资金、管理等方面优势对于中小型企业是一个挑战,中小企业的路如何走?周志刚认为,华中地区水产养殖遇到的问题主要以肝病为主,以及河南、江苏等地流行的鲫鱼病毒病,饲料技术可从养殖终端的问题着手,营养配方师的思路应该从营养配方调整为病害防控的方向,将下游的产业链打通。湖北地区如何破局?他建议,应围绕鱼的肠道健康作为重点,肠道占了整个免疫的75%,需深度解剖肠道问题,将肠道进行可视化研究。同时,他还提出,水产饲料中应广泛和巧妙利用几丁质,利用特定的物质使其释放被崁合的蛋白质、金属元素等营养成分。
鱼粉等资源性原料紧缺,替代如何实现
针对鱼粉市场的大幅波动,广东雅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助理胡亮在会上讲到,2013年农业部已将酵母类产品定位为饲料原料,终端使用也应做一定的调整,当前形势下,酵母水解物直接替代鱼粉在成本方面来计算不合适,但可将酵母水解物和豆粕等廉价的蛋白原料结合来替代鱼粉。
他提到,经过实验数据验证,酵母水解物可以作为功能性蛋白原料替代鱼粉。目前有两种替代思路:一是以降低配方成本为目标,替代鱼粉。如果替代量大,可补充氨基酸类产品,要注意肉食性的鱼和杂食性的鱼需要补充的产品不同。而第二种思路是直接添加,以提高配方表现为目标,定位于高档料,力求各营养素的平衡。(沈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