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中选一的鉴赏级锦鲤

  • 来源:水产前沿
  • 关键字:锦鲤,国鱼,日本
  • 发布时间:2015-05-28 13:05

  台湾锦鲤产业发展已有四十年以上,育种水平仅次于日本,目前约有一百家专业锦鲤场。一般经挑选过的当岁锦鲤一尾售价在数百至数千元(编者注:本文中出现的元,如无特殊说明均指台币,100新台币约等于20元人民币),极少数的可卖到万元以上,而在比赛中获奖的鱼价值可能在百万元以上。

  锦鲤学名:Cyprinus carpio koi,英文名:Colored carp,在生物学上属于鲤科(Cyprinidae),鲤科是所有鱼种中极大的一科,有1400种以上的鱼种,凡具有色彩、有斑纹以供人观赏的鲤鱼都可以称之为锦鲤,它并非自然演化出来的物种,而是鲤鱼经由人工长年慢慢配种选育而来,其鲤种来源分别有绯鲤、革鲤和镜鲤。

  锦鲤体格健美、色彩艳丽、花纹多变、泳姿雄然,具极高的观赏和饲养价值。经过研究分析,鱼体表的颜色主要成分为虾青素。虾青素与鱼皮鱼鳞蛋白质结合,在光的作用下呈现了五彩斑斓的颜色。但是动物本身是不能产生虾青素的,必须通过食物链来获得。在自然状态下,鱼儿觅食藻类、虾蟹、贝壳等食物,获得了虾青素;在人工饲养环境中,通过在饲料中添加相应的成分来满足需求,市场上销售的观赏鱼饲料主要使用化学合成虾红素和藻源天然虾红素两种作为主要成分。

  日本将锦鲤选定为国鱼,有“水中活宝石”和“观赏鱼之王”之称。其体长可达1-1.5米,寿命也极长,能活60-70年,寓意吉祥,相传能为主人带来好运,是备受青睐的风水鱼和观赏宠物。

  锦鲤的由来

  鲤的原产地为中亚细亚,再由中国、朝鲜传入日本。锦鲤的原始品种是红色鲤鱼(Cyprinus carpio),在中国明代,红鲤作为观赏鱼类已非常普及,据传锦鲤起源于中国广西龙州锦鲤、江西兴国红鲤、浙江杭州金鲤。

  锦鲤并非自然生态中的产物,大约一百六十年前,日本人运用交配的技术“作”出来的鱼。锦鲤的起源是在日本本州岛新潟县(Niigataken)中部山区山古志鱼沼附近的二十几个村落(如今称为小千谷市),当时种田的农民发现有些鲤鱼有着光亮的色彩,于是将它们捕捉回家饲养,并开始运用交配技术,经长期人工选育而作出锦鲤,做为观赏用,并逐渐发展出特有的锦鲤文化。

  1804年至1829年间(日本文化,文政时代),出现山中绯鲤、浅黄、别光。当时在日本新潟的民众首先观察到鲤鱼颜色的变异,主要包括红色,白色和、亮黄色(后者被改良为第一种单一色系的变种鲤)并且后来出现有花纹的锦鲤,它是著名的黑色锦鲤(Magoi)的变种。

  1830-1850年(天保年间),白底有红碎花的红白鲤杂交品种产生,并作为最早的红白锦鲤被记载.早期的锦鲤品种,例如浅黄、红鲤和别光锦鲤都是19世纪80年代才产生的杂交品种,某些种类的锦鲤能够几个世代保持稳定的性状,由此出现了品系。1867年(明治初年)作出黄写。

  18世纪晚期,在欧洲的中部,一种无鳞品种变种锦鲤出现了,这对锦鲤的花色产生了很大影响,“革鲤”或“镜鲤”,只有在脊背沿在线长有一些大而闪亮的鳞片。这种鱼被称做“德国锦鲤”来源于德国和奥地利,最初被养在桌面的鱼缸中观赏,它比长满鳞的鱼更容易清理。一些德国锦鲤于1904年引入日本,并于1910年首次繁殖出秋翠锦鲤(德国锦鲤的一种)。

  1910年(大正时代)作出白写、红白、大正三色。1926年(昭和时代)作出昭和三色。

  1948年作出黄金、银。黄金作出之后,锦鲤开始进入辉煌的时代,因为它整尾呈黄色,非常漂亮,与任何锦鲤都可以杂交,并产生出无数品种。

  直到20世纪初,锦鲤的繁殖仍局限在新潟地区,实际上直到1914年新潟农民送了27条锦鲤到东京参加展销会,这些锦鲤在展销会上荣获了二等奖,其中的8条被送给皇太子(后来的裕仁天皇)后,锦鲤的饲养渐渐在日本传开来,直到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1947年、1949年、1953年日本锦鲤出口到美国、加拿大、巴西,世界各国才逐渐对锦鲤有所了解,台湾、中国大陆、东南亚、美国、荷兰、德国、英国及南非等都有饲养锦鲤的风气。

  在日本以外的国家锦鲤饲养量已显著增加,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现在,其他国家也开始繁殖锦鲤并拥有了自己的市场,不过目前日本的锦鲤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仍优于其他国家。

  锦鲤的品系与鉴赏

  在日本民族的意识里,锦鲤有一种以力称雄的内涵,雄健的躯干给人以力量的感觉和魄力的启示,就算被置于砧板之上也不会挣扎,具有泰然自若、临危不惧的风度。早期,日本贵族将锦鲤放养池中以供观赏,初期叫“绯鲤”、“色鲤”、“花鲤”,二战后改称“锦鲤”,又称“贵族鱼”。

  锦鲤的分类,根据鳞片的差异可分为两大类,即普通鳞片型和无鳞型或少鳞型,无鳞的草鲤和少鳞的镜鲤是从德国引进的,所以常叫做德国系统锦鲤。按其斑纹的颜色即可分为三大类,即单色类如浅黄、黄金、变种鲤等;双色类如红白、写鲤、别光等;三色类如大正三色、昭和三色、衣等。

  现在,全日本的“爱鳞会”则采用13种的分类法:红白、大正三色、昭和三色、写鲤、别光、浅黄秋翠、衣、变种鲤、黄金、花纹皮光鲤、写光鲤、金银鳞、丹顶。

  锦鲤仍以红白、大正三色及昭和三色为最具代表性的品种,称为御三家。

  红白锦鲤的底色为白上衬红色斑纹,是日本锦鲤的正统,有“始于红白,终于红白”的美称。红白锦鲤中最可贵的品种是白色中绯红色要在眼部之上;其次是嘴部,没有绯红色而只是白色的是上等鱼。

  大正三色锦鲤产生于1915年日本大正时代。其主要特点是在鱼体的纯白底色上布红色和黑色斑纹。这种鱼,最好的是黑色部分如墨一样黑,背侧有大的绯红色斑纹和黑色斑纹和谐地排列。所有的颜色必须显现在背部上方才算正品。黑斑大约要五岁以后才会固定,所以在选品种的时候,最安全的方法是以良质的黑斑为重。

  昭和三色锦鲤产生于1927年日本昭和年代。其主要特点是鱼体的黑色底色上有红、白花纹点缀,胸鳍基部有圆形黑斑,又称元黑。昭和三色锦鲤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华丽而矫健,是锦理中的精华。

  中华爱鲤协会副理事长古文钦表示,鉴赏锦鲤,大鱼体型占30%,色彩、斑纹各占20%,资质、品味、风格各占10%。鉴赏锦鲤,体型是第一要目,体型不好,鱼长不大,即使鱼能长大,体型也会愈变愈差。

  体型顺是观赏锦鲤的要点,理想的体型是纺锤型。锦鲤的质地有三种:红质、白质、黑质,无论哪一种质地,鉴赏的要点都是光泽度、均一性、不变性,也就是说光泽要闪闪发亮,红质、白质、黑质长时间不变动,浓淡均匀的锦鲤,才是质地好的锦鲤。

  质地好的鱼,在经过一段时间,慢慢变好,愈长大质地愈好,但它的模样,则愈长大愈走下坡,所以锦鲤的价值成金字形,同样付出十万,有的愈来愈有价值,有的价值却愈来愈低端,看你是否具有慧眼。

  曾任七年中华爱鲤协会理事长的钟英哲说,锦鲤的审美观来自日本,但东、西方偏爱的色泽有别,东方喜欢鱼体带红色;西方偏爱带有神秘的黑色。

  台湾专业锦鲤场约百家

  台湾在1970年代随着经济的逐渐发展,饲养锦鲤风气也渐渐形成,饲养锦鲤至今已有四十几年的历史。中华爱鲤协会副理事长古文钦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台湾在1970年代就开始引进日本的锦鲤,锦鲤业者经过多年的钻研,锦鲤育种水平地位仅次于日本。不过最早期投入业者经营上较困难,因为当时风气尚未十分普及。目前台湾有大约一百家专业锦鲤繁殖场,全台各县市都有分布,桃园县离主要消费市场台北近,加上环境气候及水质水温都合适培育锦鲤,桃园成为锦鲤场数量最多的县市。

  目前台湾大型锦鲤协会有两个:中华爱鲤协会与台湾锦鲤发展协会,还有8、9个地区性协会。各协会每年都会举办锦鲤品评会,让锦鲤爱好家将自家最好的锦鲤有亮相的舞台。由中华爱鲤协会举办的2014台湾国际锦鲤品评会于2014年12月在新竹县政府广场登场,为期两天的比赛由台湾的王龙雄荣获全体总冠军,能够在比赛中抢下冠军头衔的锦鲤,价值都在数百万元之谱。

  台湾锦鲤发展协会主办的2015年第8届亚洲杯国际锦鲤品评会,则由台湾台中沙鹿的杨裕丰荣获全体总冠军。

  4-9月繁殖育苗期最忙碌

  锦鲤的性成熟为2-3龄,繁殖期是每年4-6月,母鱼一年产卵一次,一尾母鱼产卵,约有数万至五十万颗,85公分的母鱼约可每次可产30-50万颗。受精卵孵化期2至9天,温度高低会影响孵化速度,正常为4至5天最佳。一般采自然繁殖方式育种,孵化率在80-90%之间,人工授精的孵化率几乎可达100%。

  种鱼是在人工池里培育下一代的,小鱼孵化后7-9天,约一公分大小就可以移到室外野池饲养了,每对种鱼的子代都要分池饲养,以便观察外观表现。孵化后约30至50天要开始选别,将斑纹分布不佳的小鱼淘汰,以节省饲养成本。锦鲤选别的淘汰率高达40%以上,选别作业进行2-3次,视各场经营操作而定。龙门锦鲤古文钦表示,该场第一次筛选是孵化后1.5个月,99%的鱼将被挑选出来淘汰掉,剩下的1%再1个月后还要进行第二次筛选,淘汰30-50%。一只母鱼产出30-50万颗卵,经过2-3次的筛选,只有约2000尾能留下来给客人选购。

  第一次挑选留下的2000尾的小鱼中有1000尾花纹较普通,售价在100-300元,比例约占千分之三。另有800尾花纹较优的可以卖1000-3000元,约占整体千分之二;有20尾花纹优异的可以卖到1万元以上,比例不到万分之一;拥有最上等花纹的小锦鲤是可遇不可求,这种特殊锦鲤可以卖到5万、10万不等。据闻,最高记录一尾当岁锦鲤曾卖到20万元。

  配对繁殖是关键技术

  新母鱼多半会采人工采卵授精方式培育下一代,原因是新母鱼的遗传性状不明了,业者会将采得的卵分开,用2-3只公鱼的精液予以人工授精,孵化的仔鱼分池饲养,以便观察不同组合的育种表现。经过1-2年的观察,确定了子代的表现,来年才可以让最佳的公母组合配对自然繁殖。“锦鲤的色彩变化很大,真正的好鱼则通常须2至3岁才能确定。”古文钦说。

  “锦鲤繁殖最难的技术就在这里,并不是冠军母鱼配上冠军公鱼生出来的下一代就一定会得冠军,要经过好几年不断的育种尝试,才能找出适当的公母组合。”古文钦说。

  即使是最佳组合产出的子代,一样要经过严格的筛选,淘汰花纹较普通的小鱼。

  北部的锦鲤场在每年四月清明节过后,气候稳定时就要开始进行繁殖的工作,一般都有10-15尾种母鱼要繁殖,孵化后下室外土池饲养,2-3次的筛选作业为期3个月,通常要忙到9月,筛选过后留下的小鱼要移到人工池,方便客选选购,内行人都是在每年九月以后到锦鲤场买鱼,通常一批小鱼在2年之内会出售完毕。锦鲤繁殖的孵化率及育成率都很高,数量不是问题,要多少就有多少,重点是要挑选花纹优秀的,每个场能销售的量也有一定的额度,业者会根据自场销售量去订定每年的繁殖计划和数量。

  古文钦表示,鱼苗孵出入池后,刚开始是吃浮游生物,这段时间要投放粉状饲料培养生物饵料。2周后开始投喂粉料给鱼苗摄食。“初期每天要用掉3包饲料,随着小鱼的成长,一个月后饲料用量就会增加一倍,这也是饲料用量最大的时期,每个月饲料钱就要十来万。”

  欣昌锦鲤异军突起

  随着网络发达,专业锦鲤营销也起了革命性的变化,几乎每个专业锦鲤场都架设专属网站,每尾锦鲤会标明该鱼的系统、尺寸、年龄及价格,供爱好家下标选购或竞标,这些锦鲤通常是当岁鱼到3岁,当岁锦鲤价格普遍在1000-5000元,部分品相较佳的标价达万元以上。2岁鱼不只岁数较大,尺体型也更大些,饲养成本较高,斑纹也较稳定,价格自然就更高些,网络售价通常在1-4万元,3岁鱼售价则在3-12万元。

  透过网络购鱼,通常在下订单之后要先汇款,鱼场会在早上将鱼交给快递运送,买家下午就可收到。如果发生鱼只死亡的问题,买家可在开箱时拍照存证,立即和鱼场联系,鱼场会免费再补一尾相同等级,相同价钱的鱼给买家。

  龙门锦鲤古文钦表示,该场锦鲤很早就有外销东南亚及美国,目前场里生产的锦鲤有2/3的比例是外销,外销的价格比台湾内销还好。过去外国买家会来场里看鱼,现在因为网络发达,只要将待售的锦鲤摄影或拍照,将影片、照片放上网站,给买家阅览下单就可以了。

  为了避免近亲育种,台湾专业锦鲤场及锦鲤玩家也会不定期到日本引进新鱼,到日本的采购行程已有专业人代理,锦鲤选购旅游行程有新泻、九州岛、广岛及冈山等地,每年春秋两季都有出团。锦鲤选购旅游多以小型团体型式出发,到日本各大鱼场选购锦鲤,因为专业代理与日本锦鲤业者的合作关系良好,能提供较好的锦鲤与优惠的价格,在选购锦鲤时,也会避免受到他人的打扰。专业代理同时也会为团员安排食宿、交通以及鱼货进出口运输等各项服务。

  除了台湾市场以外,台湾锦鲤在20多年前就开始有外销,近年做外销最知名的莫过于欣昌锦鲤,早期的欣昌锦鲤也是以内销市场为主,2003年欣昌老板钟英哲把当老师的二女儿钟莹莹请回来接掌事业。经过摸索与市调,首先锁定荷兰,积极参与当地锦鲤展览,经过三年的努力,欣昌终于开始有了荷兰的订单。目前德国、英国、南非、美国及东南亚也都有了客户。钟莹莹经常受邀演讲分享营销经验。她说锦鲤是日本人三百年开创出来的产业,欧洲人眼里,锦鲤是财富、品味与东方美的象征。它的生命力强又长寿,许多荷兰、德国及南非的高消费客层,把锦鲤看做艺术品般的宠物,是财富、品味与东方美的象征。正因如此,同样一条鱼,在台湾卖五十元,到欧洲却可卖到五十欧元。

  据了解,欣昌锦鲤外销比重已达八成。钟莹莹指出,要进国际市场,除了品相优之外,更有烦杂的贸易文件、检疫等,欣昌委由代办公司处理,而一般养殖户根本不懂,因此踏入国际市场的门坎较高,日本也仅约有四家专做国际市场。

  欣昌锦鲤所投资成立的华锦顾问公司也已进驻屏东农业生物科技园区,进一步抢攻全球锦鲤市场。钟莹莹指出,华锦进驻农科是因进出口免税,检疫、包装、进出口报关等一贯作业,华锦在农科将以产学合作、研究开发及国际贸易为发展重点。

  文/图《养鱼世界》郑石勤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