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上的路亚牌局
- 来源:路亚中国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钓鱼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7-09 08:31
5月1日晚上,我拨通了钓友饶胖子的电话,准备向他汇报我今日的路亚战绩。其实,这样的钓况在路亚钓友看来并不算什么,但在我们当地的钓友圈里算是很难得的成绩了,那就是“涛声依旧”。听了我的汇报,饶胖子诧异地问:“不可能吧?今天你真的玩到‘涛声依旧’了?”我再次坚定地回答他。他又结结巴巴地问:“打破了去年单尾8斤的纪录?”“没有,两条加起来才刚刚8斤。”听了我的回答,饶胖子似乎得到了一些安慰,不过我能从他的话语中明显感觉出他错过与我同去横山水库钓鱼的懊悔之意。
何为“涛声依旧”
在中国民间传统活动中,麻将最深入民心,而在江西省九江市的麻将牌局中,有一种和牌形式就叫“涛声依旧”。“涛声依旧”是指连续和牌两局,且和牌的牌型、牌面都相同。除了“涛声依旧”,在九江的和牌局里还有一种叫“回头一笑”。这两种牌面都是比较难得的和牌牌型,大多数人都无法做到。而这一难和的牌型被我和饶胖子引用到了路亚活动中,若任何一方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连路获两条个体较大,且个体相当的鳜鱼,在口头通报钓况时就说是“涛声依旧”。
最近5年,我俩一起出钓了多次,但遇到“涛声依旧”的情况仅一两次,“回头一笑”的情况却一次都没有碰到。这路亚中的“涛声依旧”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其中的百转千回且听我细细道来。
水库边的劳动节
4月30日晚,钓友鸥哥打来电话约我劳动节当日去钓鱼。几十分钟后,钓友饶胖子也打来电话向我询问钓鱼的事,看来劳动节也是钓友的一大节日呀。不过,饶胖子因劳动节当日另有安排,不能和我们同去了。
5月1日早上7点,我被窗外的鸟叫声吵醒。我走下床,拉开窗帘观察今日的天气情况。据天气预报说今日阴有阵雨,此时的天果然阴沉沉的,根据我多年的路亚钓鱼经验可知,雨后好钓鱼。于是,我拿起手机给鸥哥打电话,约他半个小时后在他家楼下集合。
7点35分,我准时到达鸥哥家楼下,接上他后一起驱车前往柘林湖。行驶途中路过一座水库,我看到水库边有许多钓鱼人,便停下车取出路亚竿到水边抛了几竿。此次作钓时间不长,我却得不偿失,收获一条半斤左右重的小花鳜,损失了3套铅头钩软虫钓组。不过,这也证明在多云天气出钓还是能有所收获的。我收起钓竿继续向我们此行的目的地进发。
两个多小时后,我们到达水库。从远处看,此时的水库水位下降了三四米,库容量较正常时期减少了四分之一,水中布满大片渔网。走到近岸,我们看到岸上和水面上漂着大量死鱼,鱼种主要是鲢鳙和鲤鱼;在库湾的浅水区,犹如串珠般的渔网浮漂赫然可见。看这情景,这座水库早在几天前曾遭遇过大肆捕捞。鸥哥立刻断言今日要空军了,我对此也有些担忧。
被捕捞过的水库鱼情会异常艰难,但从捕捞的鱼类来看,路亚底层鱼类应该不受影响。鸥哥看了看我,我决定既来之则安之,先钓几个小时看看钓况,若实在无口,我们再换钓点。我们将钓具搬下车,为了尽快获得钓获,我和鸥哥分头行动,鸥哥进行手竿钓,我则进行路亚钓。哪种钓法效果好,就及时通知对方一声以便尽早获得钓获。
鸥哥选择了一处合适的位置进行手竿钓,我则选用了一根“芦叶”独节直柄ML调路亚竿独自爬上了水库大坝。我打算穿过看守水库的小屋,再慢慢滑下大坝,到布满乱石的坝底作钓。在我看来,这里应该是一处不错的路亚鳜鱼的标点。我小心翼翼地向坝底滑去,由于今日天气较热,气温较高,当我到达坝底时,额头、脊背早已大汗淋漓,眼镜片上雾蒙蒙一片。我取出常用的9克红头白身鱼头钩软鱼,然后用12磅的碳线进行连接。平常作钓,我只要连接一两遍就可以搞定,这一次我连接了好多遍才将碳线成功穿到软鱼的鼻眼里。眼镜片上的雾气为穿线造成了不小的困扰,我觉得这是冥冥中的一种暗示,此次作钓不会太顺利。
此时的水库属于多云天气,太阳不时地从云朵中探出头来,照得人格外烦闷。水库中一丝风都没有,水面上波平如镜。我挥动着独节路亚竿,将鱼头钩软鱼抛进距岸5米的水域,然后操控钓竿来回搜索各个标点,希望能获得一个像样的咬口。鱼头钩软鱼沿着坝底在乱石间穿行,当遇到有结构的水域时,我就停下来多抛投几竿。闷热的天气影响了鱼的就饵欲望,我搜索了近200米长的坝底,一个咬口都没有碰到。几十分钟后,我来到一处“新标点”——水库新布置的拦网处作钓。这个拦网将水库中的一个小型库湾与大水面分割开来,成为一个新的路亚翘嘴的标点。
拦网处战翘嘴
我将9克鱼头钩软鱼抛向拦网中央偏左侧的水面,待鱼头钩下沉5~10秒钟时,我再摇轮收线,让拟饵始终保持在中上层水域游动。刚抛投第一竿,鱼头钩软鱼在被收回至距岸3米远的水域时,突然遭遇了一个咬口,我赶紧上挑竿梢,可钩子上空空如也。紧接着,我又抛出第二竿,拟饵依然落在拦网中央靠左侧的水域,我按照之前的操控手法开始摇轮收线。
收了七八圈线后,竿尖传来鱼儿就饵的信号。这一次我并不急于抬竿,而是停顿了1秒,让鱼儿将钩子咬牢。1秒钟后,我抬竿刺鱼,一股不小的力道传到手上,中鱼了!中钩的鱼儿欲向拦网的方向逃窜,我则将竿梢倒向大水面,然后快速摇轮收线,纺车轮立刻发出“吱吱”的出线声。我拼尽全力摇轮收线,钓线却一动不动,原来是轮子的泄力调得太松了。我立刻腾出右手,将纺车轮的泄力调紧了两圈,这时再摇轮,钓线就被顺利地收进线杯了。
水下的鱼儿跟着我的牵引向岸边游动了几米,就在我觉得胜券在握之时,它却施展了翻身跳跃的“洗鳃”战术。鱼背划出水面的一刻,我惊呆了,这是一条体长50多厘米的翘嘴。此前我就曾对付过几十条景观湖的翘嘴,且从未有过失手的案例。我将泄力调松了半圈,以避免因泄力太紧,遛鱼时鱼嘴被拉豁而跑鱼。得到自由的鱼儿迅速向大水面和拦网附近的垃圾堆下逃窜,可没冲几米就被我拉了回来。我和翘嘴对峙了几个回合后,翘嘴没有了挣扎的力气,乖乖地翻起肚皮缴械投降,这是一条2斤多重的翘嘴。
雨中三战花鳜
收获这条翘嘴后,我继续向拦网左侧水域展开扇形搜索。这时天空慢慢转阴,在山风的吹动下,一大片乌云从西边的山峰处移来。几分钟后,水库的上空下起了米粒大小的雨点。我以为这只是阵雨,一会儿就会被风刮走,于是就坚持站在拦网附近抛投。后来,雨势加大,雨点由米粒大小变成了黄豆大小,身上的衣服也被雨水淋湿了,我不得不躲进库区小屋避雨。
我刚跑进小屋,瓢泼大雨就倾盆而下,鸥哥也跑了进来,接着天空中传来沉闷的雷声。鸥哥询问我之前的钓况。我告诉他我钓到一条2斤多重的翘嘴,并告诉他,阵雨过后,鱼儿一定会开口的,那时到拦网边作钓翘嘴一定能大获丰收。鸥哥对此将信将疑。
待雨势稍小一些,鸥哥就跑到水边抛竿了。他接连抛投了十几竿,但毫无钓获,也就此放弃了路亚重新玩手竿。我穿上鸥哥留下来的雨衣,来到坝底准备到拦网处的新标点试试。行走途中,我发现距离拦网五六米远的水下有一个结构区,那里应该会有鳜鱼或者黑鱼。于是,我停在距离结构区10米远的位置,将鱼头钩软鱼抛向标点的前方,然后操控钓竿让拟饵跳离水底10厘米左右进行触底运行。拟饵在行进的途中碰到了水底的大石头,停顿了一下。我下意识地上抬竿梢,试图让拟饵跳离水底的乱石。这时,拟饵碰到一个微弱的顿口,这似乎是小青梢或小鳜鱼的杰作。由于咬口微弱根本无法将其钓获,我只好将鱼头钩收回重新抛投。
重新抛投时,我就将注意力放在对碳线信号的感知上。拟饵经过此前的那片水下结构区域时,接连碰到了两次石头,当它第二次碰到水底的石头时,碳线传来了震动的信号,我立刻放慢收线的速度等待了1秒。果然,1秒后竿梢传来一个明显的顿口。我大力扬竿刺鱼,中鱼了!凭手感判断,这条鱼分量不小。为避免跑鱼,我接连补了“三枪”。
遛鱼时,鱼儿宽大的尾鳍若隐若现,让我异常兴奋。作钓之初,鱼的拉力不大,待鱼逃到深水后,纺车轮发出“吱吱”的出线声,而且钓线一连被拉出去七八米。待鱼不再要线时,我开始摇轮收线。由于轮子的泄力被调松了,摇轮收线时线杯再次出现原地空转的情况。我只好再次腾出右手调紧泄力。
当鱼被牵至距岸三四米远时,它又发力逃向深水区。在鱼翻身的一刹那,我看到了它那浅绿色的鱼体,这分明是一条大鳜鱼!渔轮发出吱吱的响声,我的神经也随之紧张起来,鳜鱼在发力逃窜的过程中,极易将鱼钩甩掉。我赶紧蹲下身体,让路亚竿保持一定的弧度,并利用竿梢的腰力化解鱼的冲力。鳜鱼窜出三四米远后就没有了力气,我见状立刻调紧泄力,以拉近我与鳜鱼之间的距离。我一边摇轮收线,一边观察鱼的动向。待鳜鱼力气耗尽侧斜着身体任人摆布时,我掏出路亚钳准备起鱼。
当路亚钳碰到鱼嘴时,鳜鱼仿佛受到了惊吓,又向深水区冲了2米多远。我小心翼翼地摇轮收线,生怕将鳜鱼吓跑。这一次鳜鱼乖乖地被我拉到岸边,任由我摆布。这是一条硕大的花鳜,凭手感判断有三四斤重,这是我路亚5年来路获的第二重的花鳜。
“涛声依旧”圆满告捷
我将鱼收好后,给鸥哥打电话分享战果。不料,我接连打了两通电话,都语音提示转移到小秘书台了。我和鸥哥相聚几百米,中间隔了一个大坝的拐角,根本无法口头汇报,所以我只好继续路亚。待确定碳线和鱼头钩无损后,我将钓组抛向中鱼的标点。“此时正值鳜鱼产卵前期,在这里钓获一条大鳜鱼,很可能再钓获另一条鳜鱼。若前后路获的两条鳜鱼个体相当,那意义可就非比寻常了,就是我一直期待的‘涛声依旧’的牌面了。”我一边想着,一边轻抬竿梢操控拟饵做动作。
控饵时,我特意放慢了摇轮收线的速度,以方便鱼儿吸饵。1秒钟后,竿梢传来清晰有力的信号,我立刻扬竿刺鱼,又一股强劲的力道传来,不过这条鱼中钩后并没有立即逃窜,而是原地不动。待我补了“三枪”后,鱼儿才开始要线。鱼儿游向深水,我就下压竿梢向左侧牵引,并不停地摇轮收线。我和鱼儿对峙了约10秒钟后,鱼儿突然停了下来,我抓住时机对其发起正面进攻。在我的强大攻势下,鱼儿被牵至距岸两米的水面,它那浅绿色的腹部和尾鳍在水中清晰可见,这又是一条个体较大的鳜鱼。我格外小心地遛鱼,并成功化解了大鳜鱼的冲力。
当我将这条鳜鱼与上一条放到一起时,我才发现这两条大鳜鱼正好是一公一母,而且个体相当,圆满实现了我的“涛声依旧”的梦想!我再次激动地给鸥哥打电话,可惜电话依然无人接听。
这时,天空开始放晴,岸边的温度也升上来了。我想:“天气变晴,水库的空气开始流通,水中鱼儿的活性也会随之增强,如果能在刚才钓获的标点再路获一条小鳜鱼就更加圆满了。”休息片刻后,我返回刚才的钓点抛投。经过大约20分钟的抛投,鱼头钩再次传来一个明显的顿口,一条七八两重的花鳜被我请出水面,我终于实现了“大满贯”。
鸥哥的电话依然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我只好收起钓竿,向鸥哥的钓位走去。当我翻过大坝的拐角时,我看到他的矶竿已被鱼拉成了90°,我决定不打扰他,继续回到老钓位路亚。这时大坝处来了一位玩手竿的钓友,而且还是一个“药师”。他在这里钓了十几分钟,仅钓获到一条鳜鱼和两条小青梢。我观察了一阵儿,发现钓友附近水域是一个比较好的路亚标点,我立刻将鱼头钩抛投过去。我在此抛投了多竿,仅路获到一条半斤左右重的花鳜。之后的一个多小时的作钓,我仅在拦网旁水域路获到一条翘嘴和一条小型青梢。
下午4点30分,我和鸥哥来到大桥下作钓小型鳜鱼。大桥下的一处进出水口是比较理想的标点,但因水位较浅、水底结构复杂极易挂钩。今日的作钓,我和鸥哥损失了多个铅头钩,不过鸥哥收获了一条小鳜鱼,我则收获了三条小鳜鱼和一条小青梢。在为小青梢拍照时,它挣扎了一下后成功脱钩而去,这也正合了我放流的本意,我们劳动节路亚的行程也在青梢击起的水花中圆满结束。
撰文、摄影/江西·飞钓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