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心灵的巨人
- 来源:中国财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基金会,公益,MERS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7-22 15:01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第六届SEE生态奖颁奖典礼选在这一天举行。
听工作人员说阿拉善的会员已经发展到400多人,每人每年的会费是10万元,10年以上就是终身会员(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成立于2004年,阿拉善SEE基金会成立于2008年)。一年400万妥妥的,阿拉善应该是最不缺钱的公益组织之一了。
但是,阿拉善SEE这次颁奖礼的地点选得特别远且偏。当然了,“市内的高大上地方太贵了,环保机构,节约办会”绝对是值得提倡的,但是,会场太小了,而且舞台两边都站满了人,显得很拥挤。
这次颁奖礼几乎邀请到了环保圈的所有公益大咖,这也是意料中事。《中国财富》4月刊就做过环保专题,我却是今天才跟部分受访对象进行短暂的“网友见面”。
这种颁奖礼又像是某种形式的交流会,大家交流环保、公益、雾霾、MERS……
在颁奖的时候,我旁边就有一位嘉宾哭了。因为得奖者新京报摄影记者陈杰在得奖感言里说道,这段时间遭受了很多的污蔑、诋毁和打压,但是他都坚持了下来,并做出了掷地有声的报道。诚如陈杰所说,当这一切能让环境变得更好时,一切都是值得的。
还有获奖人刘湘,一个“为地球打官司的人”,从污染受害者法律援助,到环境公益诉讼,整整16年一直坚守在环境保护司法实践的最前沿,并以司法实践推动法律和制度的前进。颁奖人说“他把自己的青春化作盾牌,用司法守护无告的大自然。”
我对获奖的刘业勇印象很深。他坐在我前边,获奖后很激动,开心地一直笑。
刘业勇是个护林员,在林间做长臂猿的监测记录,一做十年。或许这是他第一次到北京,也许是他第一次离开云南,他甚至不会说普通话。在我看来,阿拉善颁给他的不只是一个奖项,还有对他的坚守的褒扬。
获奖机构重庆两江志愿服务发展中心,是2010年2月成立的,通过建立公众环评信息网,收集全国近20000份环评报告,从中发现大量的环评造假信息,促成环保部整顿环评机构。“工业污染防治”项目,每年调查发现超过100个工业企业非法排污。
主力方在他们的获奖理由中这样写道:这个团队,集结了环境工程、法律等专业人士,在4年间迅速成长为最富成效的污染监督机构。他们以一手的调研和专业的态度,将现有法律赋予公民的监督权和举报权用到极致,赢得了政府部门的尊重、信任与合作,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环评行业整肃。
SEE生态奖到今年已是第六届,据统计已经颁发了198个奖项,影响到了近千个项目和个人,我相信未来或许会影响更多、更广。
阿拉善SEE公益机构任志强会长说,“通过这样一个奖项,我们希望能够树立全社会在环境保护中协同参与和贡献的典范,引领和推动更多的环境保护行动。”这让我们看到,在现有空间里,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只是我们自己选择原地抱怨,还是积极行动。
颁奖结束后,北京下雨了。微信媒体圈里的“巍宝”说:“最后获奖的五位代表个子都比女主持人矮,但建业集团董事长说,他们是心灵的巨人。”
文-本刊记者 孙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