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十年来,我国电动汽车销量发生了数量十位级的增长,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1/4,中国市场已成为一个全球新能源车企的必争之地。
同时,在“互联网+”、通信技术等大融合的背景下,可以说未来10年不仅仅是中国汽车业发展的黄金十年,也将是世界汽车产业深度变革调整的10年。中国汽车品牌正在面对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然而,压力也是动力,机遇与挑战并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中国本土品牌和国外品牌提供了一个同台竞技的机会。目前,长安汽车正在积极走出国门,以“一带一路”的战略布局海外,建立四大基地、三大组装厂。虽说长安汽车现在刚刚走出了一小步,但正在积极寻找突破口。
探索战略转型
长安汽车2014年产量突破了1000万辆,同时形成了11家生产基地,31个整车和发动机工厂。今年1~6月份,在整个汽车行业下滑的情况下,长安汽车总销售量为146万辆,同比增长11%,居行业第三。这个增速主要得益于两点:首先是长安汽车坚持自主研发,在意大利都林、英国诺丁汉、美国底特律、日本横滨、中国上海、中国北京拥有自主的研发团队;另一方面,长安汽车一直以客户为导向,研发客户喜欢的产品,并成功推出的CS75、CS35、逸动等畅销产品。
然而在成绩面前,新的互联网浪潮正在对原有的产业技术和生产模式提出新的要求。
互联网为企业与客户建立了一个直接交流的平台,客户每天在想什么、在抱怨什么,以及客户行为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汽车企业都可以直接了解到他们的需求。这些直接或间接的用户反应为汽车企业创造了新的先机。
长安汽车在对客户调研的时候会发现,最近客户对车辆需求的侧重点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客户把质量、安全摆在第一位,现在,客户更看重汽车智能化。据调查数据显示,76.9%的客户把智能化摆在了第一位,把科技化摆在第二位,把汽车环保化摆在第三位。
面对“互联网+”、移动互联、智能驾驶领域提出的挑战,长安汽车从三个方面进行突破。首先,产业链升级,针对制造端,对产、供、销进行把控;其次,对旗下产品进行升级,率先推出智能化产品;最后对公司整个产业链和商业模式进行转变。
切入“互联网+”
在“互联网+”方面,我们现在集中精力在三个方面采取行动:第一方面,快速的推出智能化产品,最近,长安汽车正在与华为进行合作,联合开发车载通讯模块T-BOX,并应用于明年6月推出的一款新车上;第二方面,进一步提高研发效率,利用互联网缩短研发周期,为客户带来更多的、更优秀的智能化的产品;第三方面,在制造领域,搭建智能制造工厂,以更低的成本、更好的交付、更优的质量回报客户。最近,长安汽车成立了两个部门,一个是电商部门,一个是汽车租赁部门。
在这样的创新商业模式下,长安汽车进行了一些探索。
在智能化产品方面,长安汽车以产品为切入口,推出了长安汽车智能化的“654”战略,并制定了发展的路径。同时,在产品上,长安汽车实现了五大核心技术的突破。首先是在车联网上的突破,2015年,长安汽车将实现单一功能的自动化产品;到2018年,长安汽车将会实现拥有组合功能的自动化产品;并在2020年,实现部分自动驾驶;至2025年,实现全自动驾驶。
在互联网平台方面,长安汽车最近投入了上亿元来打造车联网产品的系统,希望在生活服务、娱乐咨询、安全防护方面取得突破。实际上在2014年的推出的长安汽车CS75车型上,就已经应用了大量移动互联的电子化产品。
在智能制造方面,长安汽车以交货的“点单”到交付流程再造为抓手,实现大规模的定制化生产的突破,实现对整个数字化工厂的带动。同时,长安汽车还选定了新的生产基地来作为智能化生产的试点单位,如果这个智能制造的基地得以实现,预计将使目前的定制化生产成本降低到50%左右。
在商业模式方面,长安汽车积极探索,以电商为平台,通过选、买、用、养、卖的整个全生命周期来打造一个客户体验生态圈。同时,长安汽车也正在进军分时租赁行业。调查发现,长安汽车的客户不仅需要1款车,在特殊情况下甚至还需要5款车、10款车。他们出去郊游的时候希望拥有一辆款SUV;接待贵宾时,他们需要一款高端商务车;家庭出游时,又希望一款MPV。针对客户的多种需求,长安汽车作为整车厂,拥有优势来为客户提供更多的用车服务,从而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在营销方面,长安汽车客户管理系统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来打造客户的接触端,使客户拥有更多的愉悦体验。
在与外部企业合作方面,这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近半年来,长安汽车正在加速与华为、360公司、高德导航、科大讯飞等这些互联网公司或电子公司加强合作,共同构建属于长安汽车的“互联网+”生态圈。
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张竞竞|文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