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抗战历史中汲取强大精神力量

  • 来源:教育与学习
  • 关键字:抗战,教育,民族
  • 发布时间:2015-10-08 13:54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十里长街,阅兵这种庄严的国家仪式,在唤醒更多人历史记忆,重温伟大抗战精神的同时,也让我们的内心,升腾起告慰先烈、仰望英雄的崇高感。

  经过70年的历史沉淀,抗战胜利在精神层面给我们留下了诸多的历史启示。

  抗日战争推动了现代中国的重大蜕变,促成了我们民族精神演进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苦难铸就的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永恒饱满、不可战胜的精神元气: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以及体现在个体身上的那种自强不息、威武不屈、坚忍不拔的刚健气质。相对于晚清以降中国人在列强面前自尊心、自信心屡遭摧残,民族精神的血脉日渐衰微,以至于养成了令现代知识分子痛心疾首的精神萎靡、怯懦犬儒、得过且过的劣根性。抗战精神的产生,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无异于一次伟大的精神再造。70年后的今天,虽然早已远离了战火,但我们自信、开放、从容的大国心态,是以抗战的胜利为前提的,是以抗战精神的成长成熟为前提的。

  回望历史,能更准确地找到当下感,更准确地找到我们自己在时代演进坐标中的位置,进而确认我们肩负着的责任。在体验抗战胜利带给我们自信自豪的同时,今天,我们理当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大历史观深刻思考,怎样才算担当起了历史责任,才算不辜负先烈和英雄的期望?这样的思考,也许更有助于我们把个体的进取,融入到民族的宏大叙事中去。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定性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的征程,全面从严治党进入关键阶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已经展开,我们的责任更加重大,任务更加艰巨。这就需要我们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勇往直前、百折不挠、不畏艰险、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奋发有为,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拼搏、不懈奋斗。

  这其中,教育之使命深沉厚重。

  作为教育工作者,告慰先烈,致敬英雄,莫过于努力把中国教育提升到世界先进水平。在当代,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正日渐表现为国家创新能力的竞争,这背后,其实是国家之间的教育竞争,因此可以说,教育是关乎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事业——既关乎软实力,也关乎硬实力。一个强大的国家,必须有发达的教育,日本的强大就和近代以来重视教育有关。这是历史对我们的启示,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使命。

  社论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