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思考,人脑不如电脑
- 来源:信息化文摘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记忆力,计算机,工业革命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1-30 11:47
长期以来,学习活动的重心就在于记忆与重现,学校丝毫不以培养这种“滑翔机人”为耻,反倒一直以此为荣。而一个人只要记忆力高超,就会被当做“优秀人才”来对待。社会对此早就见怪不怪了,因此理所当然地,“滑翔机人”越来越多。以前很多人都认为强大的记忆力是人类特有的。能把重要的事情记下来,必要的时候再同想起来——这是只有人类才能做到的事情。过去这个问题的确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可是这几十年来,人类记忆的价值却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因为计算机出现了。
计算机要是像它的名字那样只会计算的话,还不至于如此可怕。然而,计算机从计算机器的躯壳里蜕变出来,已经开始部分取代了人类大脑的功能。尤其是在记忆方面,计算机已经获得了无人能撼的地位。自古以来一直被认为只有人类才能做到的事情,计算机轻而易举就做到了。几十、几百,甚至几千个人的记忆工作,现在只需要一台计算机就可以轻松搞定,这种事情随处可见,对此,人类从一开始就咋舌感叹不已。
被机器抢走工作的人
逐渐地,人们已经不光只是佩服了,反省之芽开始一点一点萌发:所谓人类,到底是什么呢?难道我们一直拼命学习,就是为了成为一台记忆的机器吗?而且,不管我们多努力,在记忆方面永远都是不可能比得过计算机的。
如果非要说计算机跟人类相比还存在什么缺陷的话,那就是计算机还没法像人类似的不需要电源,也不能像人类那样靠自己的腿脚随处移动。但仅是从这一点上,我们还可以聊以自慰吗?
由于人类创造出了计算机这样出色的记忆重现装置,过去教育的弊端一下子就暴露了出来——我们的教育一直在做的,不过是努力往人脑里安装功能并不完善的记忆重现装置。就算学校培养出了优秀的“计算机型人才”,最终他们也还是会输给真正的、性能完备的计算机。
目前为止最明显的例子是工业革命。那些一直以来依靠人力进行作业的工厂里,主角已经从人变成了机器。在那里,越来越多的人被机器夺走了饭碗,而留下的人也不过是每天伺候机器而已。
因为人类发明了机器,所以认为机器是仆人,自己可以随心所欲地加以利用。但人类没想到的是,机器反过来成为了主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被机器操纵。
机器取代人力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被机器抢走工作的人每天都有很多,生活于现代的我们直接面对着各种来自机器的挑战。昨天的事情今天会继续,今天的事情明天也还会发生,我们不能再被乐观蒙蔽双眼了。
电脑普及后,更应该重视人的思考能力一场工业革命把人批工人从车间里赶了出来。人们开始寻求新的适合自己的工作,一些人最终在机器无法涉足的办公室里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因为机器不会处理文件。
人们据守在办公室这块机器暂时无法涉足的圣地上,觉得可以松一口气了。谁知,计算机的出现很快使这块圣地也变得岌岌可危了。
拥有极其出色的文件处理能力的计算机不像人类那样总爱发牢骚,而且工作起来任劳任怨,不受劳动法的保护,可以不休息、不睡觉。这下,办公室里的人们又开始过上了提心吊胆的日子。计算机这个强敌的出现,使得机器和人类之间的竞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计算机让我们知道,即使自己的头脑真的很“计算机”,和真正的计算机比起来,能力也不及人家的千分之一。到头来,只会机械记忆的人们不得不接受社会中的自然淘汰法则,乖乖将位子让给计算机。
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我们不得不从根本上探讨“教育就是训练记忆力”这一教育观念了。一直以来,学校教育的重心之所以都放在训练记忆力上,是因为计算机没有出现,计算机型的人才走人社会有用武之地。而现在的情况出现了变化,我们的观念和工作重心是不是也要相应地进行改变呢?我认为,现在的教育必须开始重视开发和培养学牛的思考能力了,因为计算机即使有再出色的记忆功能,也不可能有思考的本领。人类想战胜计算机,除了在这方面下工夫外,别无他法。
我们要做电脑做不到的事
关于思考能力的培养问题,不仅仅是学校需要考虑,全社会、全人类都应该认真考虑。我们每个人也都应该想一想:我的思考能力在哪里?本书之所以把讨论重点始终放在思考上,也是因为立足于这一问题。
不过,在一直以来都专心于训练“滑翔机”的学校里,是不可能光靠呼吁就训练出“飞机’’来的。所以,我们不妨从培养计算机不能替代的人才方面人手,一步一步地开始进行教育转型吧!
计算机不能替代的人必须会从事创造性的工作,那么什么是创造性的工作呢?让孩子学得懂事,是最高难度的创造;培养运动员,使其取得好成绩,需要创造性的工作;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也是有创造性的;做生意更是离不开创造性,还有培养人才这件事本身就很有创造性。总之,只要是计算机不能做的,就都是有创造性的工作。
为了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独一无二的存在,我们必须在机器不能染指,或者说很难染指的领域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而创造性思考正是这种潜力中的关键。今后,一个人创造性思考能力的大小,必将决定其在社会上价值的高低。
其实,人类本身是具有创造本能的,只是长期以来有些东西把我们的思维禁锢了。只要打破这种禁锢,人们就会发现自己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创造性的思考,而且生活本身就是最具有创造性的事。
就以一个最具有创造性的思考结束我们的讨论吧——“计算机出现了,今后人类社会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样的疑问只有人类才能提出,或许也只有人类才能解答。
摘自:《思考的整理术》
外山滋比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