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影:我在生死轮回中参透爱
- 来源:心探索·分享刊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虹影,好儿女花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12 16:55
享誉世界文坛的著名作家虹影,去年推出了佳作《好儿女花》,她说,她用这本书向亲人和解,向母亲赎罪。曾经命运悲惨的私生女,全力叛逆母亲对自己无心的伤害,生活中的许多错事都是做给母亲看,让她知道自己是多么坏的女儿。然而,当她慢慢地了解了母亲的生活苦难与局限,在和母亲悖逆了一辈子之后,回过头来才深深地同母亲和解,而此时,母亲已去世,她自己也做了母亲。
在精神深处,我们永远想得到父母的回应
心探索:孩子爱父母是很天然的,但父母对我们几句莫名的训斥,就会伤害了我们的感情。你也遇到过母亲对你的斥责,你是怎么看待母亲对你的复杂感情的?
虹影:我母亲生气时会用非常难听的字眼来骂我,我也非常委屈。后来,我才明白了。我是母亲的私生女,她看到我就看到了自己所受的委屈,我的存在对她来说是在提醒她过去的错误。我当时认识有限,以为是自己的不对,因此也做了不少离经叛道的事情,比如恋上历史老师,流浪到大城市,放纵自己等,都是为了叛逆母亲。
但是当我从世界转了一圈又走回来,才发现母亲依然是我温柔的港湾。时间冲淡了恩怨,母亲死了之后,我在她朋友那里看到很多关于我的剪报,我生活的一切都在母亲的关注中。虽然这在生前,她对我的爱很多都默默压抑下去了。子女和父母往往要经历一个从爱到恨,再到爱的循环。其实也表明亲子之爱逃脱不了某种纠葛,这才是亲情的真相。
心探索:童年时,我们也许会因为父母对我们无心的一些话,就感觉不到父母对我们的爱。那么你觉得什么样的父母之爱能够医治缺爱症?什么样的方式,又会造成心灵的饥饿?
虹影:好的父母之爱应该是这样的,让孩子相信我是爱他的,理解他的。让孩子明白父母的生活教训和经验是什么,并允许孩子公平地提出反对意见。在精神交流上,父母不妨通过不断学习吸收,和孩子同步。我们不知道将来世界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但父母不要太落后于孩子,做孩子最好的朋友、姐妹以及良师。
有些育儿态度需要避免:比如不平等,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大人不尊重自己;不讲理,会让孩子觉得大人鼠目寸光;不耐心,会让孩子觉得大人脾气坏。若是把孩子当成最知心的朋友来对待,就会好得多,不要把他们当做孩子。
心探索:谈谈你和父母的关系吧!作为一个“非婚生子”,禁受了不同一般人的屈辱,但在后来的书中,你却在和父母和解,你的内在是如何蜕变的?
虹影:之前,我和母亲关系很僵。而我的生父,我就跟他见过一次,对他也没什么印象。我的养父虽对我从不动怒指责,但是仍然把我和其他孩子分开对待,让我很别扭。
我在写第一本书时,慢慢地理解了母亲的选择,我开始发现她作为母亲有如此痛苦的一面,一方面她不能跟自己所爱的人在一起,另一方面我这个孩子留在家里,就是一个耻辱,她只得外出做苦力,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她还不能对我表示感情,明明看着我对她充满误解,也睁只眼闭只眼。那时,我开始会懂得我母亲的爱,是为了儿女的幸福可以牺牲一切的爱。而我的生父,在我18岁前,他一直都默默关注着我,但不敢靠近我,他对我的爱没法表达。后来,我给他扫了一次墓,我无法再恨他,他也有他的问题和局限性。
心探索:在书籍《好儿女花》中,你详细地描绘了母亲的生活历程和感情关系,母亲复杂的生涯和性格特征给了孩子复杂的情感体验。你如何理解和评价母亲?
虹影:母亲把我所有的心思都洞察在眼里,看在心里,但她确实无能为力,她知道我从小是多么孤独内卷的个性,多么背道而驰的逆反脾气,而且她怕自己的某一句话,或者做某一件事情,会让我的情况变得更糟更剧烈。母亲在我面前很卑弱,认为她的一生造成了我的不幸,所以她把所有的责任推到自己身上。她只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偷偷地哭。所以在她临终前的那些年,无奈地把所有的感情和时间放在捡垃圾这样一个事情上面,不由自主地回到了饥荒的三年。写完这本书就是一种和解,但已经不可能了,因为母亲已经不在了。感恩于上天让我有女儿陪伴,也缺憾上天让我母亲离世。这就真实的生活。
心探索:你自己曾写道“现在想母亲的话,我才发现自己也跑在水面上,想追随父母的身影”。谈谈父母对你的心灵有何影响,而你又如何发挥他们影响中好的一面?
虹影:我很小的时候,因为想改变命运,一心想渡过长江去,在十八岁那年,我发现自己私生女的身世、得知初恋老师自杀,我从家里逃走,渡过长江,我走出重庆,后来走出中国,在伦敦,可是我看不见自己,感觉周围全是浓雾弥漫。我不知自己在哪里。于是我想回到长江边,再重新跨过江,回到出生地,童年的一切清晰在眼前,我在细雨中的江边奔跑,想追随父母的身影。
我们和父母永远没法解除合同。我们的身体可以远离,但在精神深处,最想得到回应的,还是父母。父母对我最大的好的影响就是他们的良心和正义,同情心和爱心。对人需要给予,不是索取。母亲到最后也是如此,托她的好友告诉我,不要恨我前夫。
没有灰暗打底,哪有玫瑰色快乐?
这个世界上有各种颜色,如果只看到美,没有灰暗,那就没有看全世界。我的母亲给了我太多阴暗的颜色,是因为她当年没有办法给我明亮欢乐的东西,但这暗色会衬出快乐的色彩。要爱父母,活出崭新的生命,需要从内心深处去原谅父母,他们做到了在他们看来,最合适的决定。相信他们已经尽了能力来爱你,那你心中就会充满爱了。
心探索:你说母亲就像“好儿女花”,生命力极强,最易生长,又极卑微。死亡是对你们之间关系的又一次净化。但我们该如何在父母有生之年去厘清彼此间的关系,带来良性循环?
虹影:没有谁不爱自己的母亲。可是有多少人能懂得爱母亲?我们都以为母亲永远爱自己,我们离开她,逢年过节去看看她,寄外寄礼物就可以表孝心了。可是我们的母亲,是希望儿女的一句问候一句爱,希望经常能看到你,看不到你,希望听到你的声音,打一次电话需要多少分钟?听不到声音,希望看到你报平安的信,写一封信需要多少分钟?可是我们有多少人是做到这些呢?谁都有老的时候,我们到那一天才发现,自己曾经多么无孝少爱。我也是这样一个人,我对母亲充满内疚,要她在天之灵原谅我在她生前没有好好爱她。所以,爱你的母亲,在她生前,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爱她更好的事了。
心探索:在书中,你写到了和前夫之间的关系纠葛,给人感觉很像是你和亲生父母关系的重演,是这样吗?谈谈你如何通过与父母和解,来进一步获得一份高质量的情感生活?
虹影:我为什么会找我前夫,因为私生女这个身份,在我生命里有巨大的阴影和伤痛,虽然我是在找丈夫,但内心深处里一直在寻找父亲。我跟男人的关系上,包括我跟这个男人婚姻,我永远都是对着我母亲干的。我母亲并不喜欢这个人。包括后来两个姐妹和一个男人呈现出三角关系,“二女共侍一夫”,我母亲也知道。
我跟我母亲的关系当中,悲剧在于我们居然不能公开说明。我母亲认为自己是一个很自卑,无能为力的母亲,她没法帮我做任何事情,一旦她说了,我会更远离她。而后来当我内心深处跟父母和解了之后,我也开始选择摆脱了旧有的“丈夫不断出轨,我不断妥协”的婚姻模式,开始了新的感情生活。我不需要再叛逆。
心探索:你如何评价目前与丈夫间的感情?曾经你在和男人的感情里找寻的是一份缺失的父爱,而这次你如何去拥有把握双方感情的智慧?
虹影: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爱护,互相懂得,珍惜彼此。若是不得不争吵起来,就对对方说一声,我爱你。试试看,还能争吵起来吗?
心探索:你目前也有了女儿,在经历了和母亲的爱恨纠葛之后,你如何去有分寸而富艺术地对待自己的女儿?
虹影:我对女儿的耐心是无止境的。我每天都会对女儿说很多遍“我爱你”,经常和她分享自己的心情和经验。这是发自内心的,我的童年经历让我相信这会带给她成长的勇气,也给我的生命底色加了些许玫瑰色。养育孩子会帮你重新成长一遍,重新整理一遍你的人生。
她摔倒了哭,我心痛,但也只让她自己站起来,我相信她能够自己做的事情一定自己来做。高高的滑梯,对小孩来说是一个比较艰难的体验。一开始她很害怕,我对她笑,鼓励她坚持。她跨越成功后非常高兴,体验到了这种靠自己的力量成长的过程。
我想,将来的成长路上孩子还会遇到很多委屈,但是生活不允许我们过于多愁善感。无论怎么爱她,我都要给她一个成长的空间,这样她才能成为独立的人。只有把自己的部分处理好,她才能应对外界的问题。
虹影简介:著名作家、诗人、美食家。中国新女性文学的代表之一。1962年生于重庆。代表作《k》、《女子有行》、《饥饿的女儿》、《伦敦、危险的幽会》、《上海王》、《好儿女花》等。
采访、记录/郑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