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宰喜吃各种面食,偏不爱手擀面,总觉它口感硬,刀切得条子又粗,分分钟煮不烂,实在讨人厌,恨恨地称它作“鞋带面”。记不清时隔多少年,当馒头大神的手擀面又端端正正地摆在面前,太宰厘不清对这碗面从不爱到爱究竟因了什么,只觉得碗里盛着的,似乎已不单是手擀面,内里深深糅合了的,还有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什么厚重的东西……
馒头大神是太宰的亲娘,因为喜面食又善做面食,尤其太宰屡试屡败的馒头--那些一掀锅盖能瘪多扁就瘪多扁的欠揍面团子,碰着大神就恨不能个个儿都鼓成年画里的大胖小子;又因为到了喝凉水也发福的年纪,加上本就圆乎乎的脸,所以被太宰冠了这雅号。
去岁,大神独自一人,持着探亲签证,历经30多小时长途飞行,到加国来看太宰。伊拖着笨重的行李箱,款款走出,如廿年前太宰打小就熟悉的淡然自若。阔别两年有余,伊一袭浅灰色薄毛衫,贴合身型,头发剪短,也焗了油,乌黑发亮,很精神。心想,老太太过得还蛮滋润。
三两天时差倒过之后,大神开始坐不住了,看着太宰在厨房里自顾自地捣鼓,伊心痒、手也痒,四下踅摸,瞥到墙角立着的一袋面粉,乐了,说,想吃面条,咱做手擀面吧。太宰心里也偷着乐,早预备下的,就等大神发话呢。
太宰喜吃各种面食,其实颇得大神真传,只是说也奇怪,偏不爱手擀面,总觉它口感硬,刀切得条子又粗,分分钟煮不烂,实在讨人厌。从前每遇大神擀面,太宰就闹着不肯吃,还恨恨地称它作“鞋带面”。这个名儿,也是太宰独家冠的,大神起初不答应,三番五次讲它的老资历,满心指望能换个国际范儿的法号。
想当年,大神还是太宰一般大的小丫头片子,家里兄弟姊妹多,身为长女,帮爹娘分担家务义不容辞。所以伊一边念书,一边学厨,大人们务工的时候,伊就得先做好自己和弟妹的伙食,再给晚归的爹娘预备晚饭。北方人的闺女,下厨学的第一样,就是面食,大神学的第一样面食,就是手擀面。时至今日,伊擀面的年头也有几十载,这面条的岁数比太宰还大一旬,里外总也该敬重敬重呗?太宰每每听得带劲,待真的要开吃,又瘪着嘴恨恨地喊它“鞋带面”。
然而这回,居然很有些期待,努力回想着曾经伴着大神的各种威逼利诱,咬牙吞下的手擀面,关于那味道,头脑里浮现的词儿瞬间友好了:筋道,弹牙,爽滑……并且甚至有点子不能理解,自己当初为啥对这等美味避之不及?
大神那厢已经动作了。菠菜加双倍水搅打成泥,替代清水和面,再打个鸡蛋,面条弹性好,而且“绝对不粘盆儿”。太宰对揉制这类面团最发怵,想着它含水量少,真正是挑战腕力和臂力的活计。可大神却不以为然,说,少揉,多饧,时间够了,面团自然就好了。
果真如此简单?

材料(四人份):全效面粉300g,菠菜泥90g,鸡蛋1枚。

步骤:1、面粉筛入料理盆,均匀淋入菠菜泥,打入鸡蛋。

2、大神用筷子将水粉混拌成面疙瘩,略压揉成团,面盆上加盖子,让面团自己松弛,室温静置松弛1小时。
三揉三饧之后,再看那面团,已然光滑如玉。大神看看一脸惊诧的太宰,悠悠道,几十年的经验,其实也就一条,想吃好面,只要等得起。果真如此简单。无谓拼了断手的风险,只要给它足够的时间。

3、取出面团,压揉5-6次,重新入盆,加盖,静置松弛1小时。重复1-2次,至面团组织均匀,表面光滑。

4、充分松弛的面团,筋性好,擀制也省力,大神手里的擀面杖随压随滚,面团也渐渐变大变薄,卷起的层次越来越多。

擀到大约1mm厚时,就层层叠起,刀切成条,宽度随意。大神下刀的时候,仿佛记起什么,抬头问太宰,细面宽面?太宰搔搔头,讪笑着回,鞋带面。
大神还记得太宰的挑剔:不要汤,挑干面,最爱的配菜永远是番茄蛋,菜量定要比面多一倍,匀匀地拌了吃。家常的手擀面,原不需高大上的汤卤,便是最简单的番茄炒蛋,大神也自有妙招:搅鸡蛋不用筷子,用小刀,才能将顽固的蛋清尽数打碎;蛋液里点几滴白醋,大火热油快快地滑散,成形就出锅,软嫩鲜香;番茄去皮切小丁,就着炒蛋的余油入锅,随着“刺啦”一声响,表面迅速形成焦香的一层膜,此时便要调入各种调味料,手下翻炒不停,待番茄软烂出汁,再铺入炒好的鸡蛋,拌匀,趁热浇在面条上。
5、擀至面饼厚约为1mm,以擀面杖卷起后,反向放落面板上,层层叠起,刀切成条,抖散,撒上适量薄面防粘。
6、滚水煮熟面条,搭配喜欢的菜或酱食用。
记不清时隔多少年,馒头大神的手擀面,现下终于又端端正正地摆在太宰面前。只是那模样和感觉,熟悉,又不那么熟悉。坐在桌前,看着碗里碧绿的面条和红艳的番茄,太宰无法比对如今的这碗面和遥远记忆里的那碗面,味道究竟同或不同,也厘不清对这碗面从不爱到爱究竟因了什么,只觉得碗里盛着的,似乎已不单是手擀面,内里深深糅合了的,还有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什么厚重的东西,一直牵着相距万里的两个人,筋骨相连,不会断。
作者介绍:Favored.太宰.现居加拿大,厨房里的文青兼书房里的吃货,在夫君净坛的怂恿下,没心没肺地作并幸福着。Lofter:Favored.太宰.
撰文、摄影/Favored 太宰 编辑/吴碧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