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四个轮子,就能载动世界

  • 来源:物流
  • 关键字:高端市场,物流,欧洲
  • 发布时间:2015-12-18 14:03

  如何从中低端市场的“红海”中走出去,在未来5~10年内缩小与国外同行之间的差距,进入高端市场的“蓝海”,才是中国卡车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近日气温骤降,夜晚无心应酬,便躲在被窝读一本旧书。

  旧书有温度,可藉以驱寒。这本旧书叫《卡车轮子上的世界》,作者王凡,2006年出版。本书的缺陷就是图片太多太杂,损伤了文意,有时眼睛不知是看图片还是看文字好。不过撇开这个,随性翻阅,亦不无裨益。

  一

  据作者叙述,当时他与时任斯堪尼亚公司驻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何墨池有过交流。何墨池讲述了世界物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卡车制造的历史、卡车制造技术和理念的变迁走向、不同国家的交通制度、不同国度卡车司机的生存现状以及世界卡车文化的多姿多彩;而且何墨池还拿出一份画报,翻开在瑞典举行的北欧卡车彩绘的照片。这些精美的照片瞬时吸引了作者的眼球,也牵动了作者的心,一个念头悄然萌生:若能考察世界各国卡车,不是很好的旅行专题吗?

  当何墨池得知作者的意念后,也认为非常有意思,随即承诺,他会帮助作者达成这一愿望。在出行前,作者在国内各地走访了近一个月,大体了解了中国卡车在国内物流领域的使用情况,对卡车司机的酸甜苦辣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同时,还引发了作者一系列的疑问:卡车司机理想的生存环境应是怎样?同是驾驶卡车,不同国家的司机的心态存在什么样的差异?中国有卡车文化吗?带着这一系列问题,作者踏上了纵贯欧洲的旅程。

  二

  说到卡车,就不得不提一下国内。国内的卡车自主品牌一直占有着强势地位。

  从1956年第一批卡车下线至今,我国商用车包括重卡工业已经有了50多年的发展历史。出于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家对商用车行业的扶植也远大于乘用车,这就造就了解放、东风、中国重汽等一批颇具实力的卡车企业。凭借物美价廉的产品、强大的售后服务网络,国产卡车迅速占领了市场。而由于整个行业对中高端卡车需求少,再加上追求“投资少、见效快”是我国卡车用户购车的一大特点,所以沃尔沃、奔驰、斯堪尼亚这一类高价优质的重卡很难在中国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即使这些卡车使用寿命再长,维修费用再低,也很难说服中国用户花3~4倍于国产卡车的钱去买一辆进口卡车。

  目前国产高档、大吨位卡车的生产还基本属于起步阶段,国内约97%的卡车产品还处在中低端水平。现有的国内高端重卡厂家在质量、技术水平和研发投入上与国外同行还有很大差距。比如在发动机、变速器、后桥这些核心部件上,瑞典沃尔沃卡车已经配备有16升发动机、I-Shift最新换挡系统和轮边减速的后桥,这些都是国内卡车企业的短板。

  如何从中低端市场的“红海”中走出去,在未来5~10年内缩小与国外同行之间的差距,进入高端市场的“蓝海”,才是中国卡车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领先的销量,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卡车企业具有领先于国外同行的实力。不思进取、盲目自大的企业必然被竞争对手赶超,被用户所淘汰,失去在市场份额上的优势;只有虚心求教,远见卓识的企业,才能真正占尽先机,赢在未来。

  三

  通过在斯德哥尔摩的观光、走访,作者始知世界重型卡车的两大企业沃尔沃、斯堪尼亚诞生在瑞典的背景氛围;在延雪坪宜家物流中心,感知一个财富迅速聚集的企业与供应链的强化完善有着怎样的关系;在褒柔斯,作者有幸遇到了一位要让卡车司机像飞机驾驶员一样受人尊敬的职业学校校长;在从德国至卢森堡、法国、西班牙的穿越中,作者不仅感受到世界造价最昂贵的高速公路,还聆听了一个有素养的司机在驾驶中对于他的卡车、他的家庭的真情倾诉;在巴西,作者还见识了北欧的严谨是怎样与桑巴舞的奔放融为一体。

  四

  作者的这次旅行,大都乘坐卡车,一面与卡车司机亲密接触,一面用镜头捕捉欧洲、南美的旖旎风光,从而切身感受到世界的恢宏和丰富,看到了以前不曾留意到的人或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人们汲取知识的两大源泉,也是引发人们自省和升华的途径。有时候,我们真的很有必要思考一些我们因埋头劳作和追求物质生活而搁置一边的问题。

  何足道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