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初探
- 来源:精品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质量控制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6-11-14 10:23
摘要:伴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市政公用工程建设规模是越来越大,同时对于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当前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面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进而影响到市政公用工程的正常使用。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756(2016)11-
市政公用工程属于基础工程建设,其施工质量对于城市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只有市政公用工程类的基础设施建设到位,城市才能稳定的发展,但是当前市政公用工程建设中存在着较多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到工程的进度,同时工程建设的社会效益也会大打折扣,本文主要就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分析如下:
1.强化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市政公用工程中涉及到的工程项目较多,大多数工程的工序较多,而且市政公用工程中以隐蔽工程数量占大多数,在这种情况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大多数公用工程在施工完成后的初期,一些隐蔽的质量问题并不会立刻显现,但是在短时间内的运行后,这些问题会逐渐的暴露出来。市政公用工程既是一座城市的形象代表,同时也是城市后续发展的基础,因而只有不断的强化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才能保证相关工程的质量,在后期投入使用后才能达到工程建设的目的[1]。
2.当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当前的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不稳定因素,因而总体管理难度较大,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作为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其对于质量控制的效果会产生影响,但是大多数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几乎实现了通用性,在不同的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采用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几乎采用的都是原有的施工质量控制,这种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没有考虑到实际的地理位置、人员、施工程序等因素,缺乏针对性,总体不够完善。
2.2在思想上没有对施工质量管理予以足够的重视
在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管理人员作为质量控制的主体,其质量控制思想意识直接支配着管理人员对质量的控制,但是当前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中,现场管理人员较多,部分管理人员的质量控制思想意识淡薄,同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设计文件中规定的指标进行质量控制,在现场管理中没有充分的发挥作用,这些都体现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对质量控制管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2]。
2.3施工技术不合理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过程中会涉及到较多的施工技术,而施工技术是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阶段的主要理论指导,而不同的施工项目中会涉及到较多的施工技术,采用何种施工技术需要根据工程概况、工期、人员配置等多方面的情况经过论证后选择出最佳的施工技术,但是部分市政公用工程在施工技术方面主要是凭借相关的施工经验选择出对应的施工技术,结果因为施工技术的不合理导致施工质量的不过关。
2.4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
市政公用工程中会涉及到较多的建筑材料,而这些材料是市政工程质量保证的基础,如果在施工中使用的建筑材料不过关,质量不可靠,则施工完成的市政工程质量也难以保证,在实际的施工中,部分企业为了降低工程造价,在一些次要部位选择了质量较低的建筑材料,在这种情况下,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将会受到影响。
3.强化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3.1建立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
根据市政公用工程的实际情况在原有施工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完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必须要具有针对性,符合实际的市政工程管理需求,在管理制度中重点突出与工程实际相关的制度,在质量管理制度完善过程中从影响施工质量相关因素入手,从而建立与之对应的规章制度,通过控制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实现对市政工程质量的控制,具体的完善制度包括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制度、对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对施工安全的管理、对施工技术的管理以及对施工条件的管理等,通过全方位的管理,完善了施工管理制度,保证了施工质量控制有章可循[3]。
3.2强化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的管理
在施工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在施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方面,首先就是仔细的阅读设计文件,明确设计者的设计意图,掌握施工中相关质量控制的指标,在完全掌握设计内容后,还需要深入实际的施工区域,了解施工区域的周边环境、地理位置以及交通情况等,从而做到心中有数;其次就是根据工程要求,做好人员、技术、材料设备等准备工作,同时控制好相应的质量;最后就是统筹全局,完成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总体规划安排,并再次对前期的准备工作进行检查,保证准备工作的充分性。
3.3对施工材料严格把关
在施工之前应该根据工程需要联系好质量可靠的建筑材料供应商,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实际交通运输情况,保证施工阶段建筑材料的正常供应。所有进场的材料必须严格的执行入场检验,要求所有建筑材料的生产企业资质证明、出厂检验报告、合格证书等相关资料一应俱全,并根据不同建筑材料的入场检验要求进行抽检,保证入场的建筑材料均符合质量要求,在保证所有建筑材料符合质量要求的情况下还应该妥善保管建筑材料,避免因保存不善影响到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比如:钢筋受潮生锈、水泥受潮结块等。保证施工中采用的建筑材料均是符合质量要求的。
3.4保证所用施工技术的合理性
综合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水文条件、道路交通运输、设计文件、施工技术难点等多项因素确定出最佳的施工工艺方法,同时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制定相关的技术措施,对于施工中的多种技术方案进行论证,从而选择出技术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
3.5积极提升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强化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现场管理中要求参与施工的人员均有类似工程经验,特殊要求的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在现场管理人员方面,管理人员需要具备较好的专业技术、较强的管理能力、责任心等,在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方面,首先就是在招聘管理人员的时候规定好相关的硬性条件,从而为施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奠定基础;其次就是在日常工作中对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明确要求,从而使其在工作中不断强化综合素质,最后就是根据不同施工人员在工作中的表现,通过针对性的培训教育等不断强化其综合素质[4]。
4.结语
市政公用工程是关系到城市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基础工程,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在施工中应不断地强化质量控制意识,找出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而采取措施强化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陈洪海.试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6(05).
[2]刘洁海.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和管理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
[3]周木华.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成本控制[J].江西建材,2015(13).
[4]王中建.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研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5).
梁文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