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一窝蜂种植,苦了经销商
- 来源:农财宝典农场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6-12 16:49
一、向北方,玉米市场低迷无亮光
如果说一路向北,深入黑龙江西部早熟区调查最大的感触是:向北方,北大仓,地肥水美黑龙江,市场凄惨无亮光;低迷市场没有人,改种大豆疯狂神。在供给侧改革和调结构转方式面前,今年玉米种子经销商显得既弱小又无助,既茫然又纠结。前期会议营销甚至投入几十万元,遇到市场一半面积改种大豆的年份,保本微利是奢望,活着挺住是现实,赔本赚吆喝是常态;也所谓在今年的大环境下,“再好的香水也干不过韭菜盒子”,再好的玉米品种也挡不住大豆的野蛮生长。
二、调结构转方式,最苦还是玉米种子经销商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去库存,去产能,淘汰落后僵尸型企业。在东北四省区基本一致的“稳粮,优经,扩饲”的一盘旗面前,今年最苦的还是黑龙江早熟市场的经销商。
1.黑龙江调减籽粒玉米面积1000万亩,甚至不如农民该种面积的三分之一。
2.保守估计,今年农民民间轮作及自发调结构改种大豆和其它经济作物的面积会超过3000万亩,两年估算减少玉米种子近亿斤。黑龙江早熟区是重灾区,玉米种子购买力严重下滑,销量推算减少是上年的一半。
3.以黑龙江拜泉县为例,玉米改大豆六成左右,还有一部分改种其它经济作物的,目前玉米面积不足100万亩,该县按150家经销商计算,每家玉米种子经销商销量下滑不止60%。
4.最苦还是经销商,蓝瘦香菇经销商,打款压货很受伤。但凡代理大品牌玉米种子的经销商给厂家打款几百万是新常态。当销量要减半时只能是一声叹息,无法悲伤。今年可以不赚钱,明年亦煎熬。库存要接着卖,但不知低谷何时熬出头啊。
5.玉米大豆轮作,明年种子市场有可能抬头或复苏,但突出重围,逆势增长任重而道远。
三、黑龙江早熟市场未来玉米品种是鸡肋还是主角
悲观是悲观的2016,迷茫是迷茫的2017——笔者观点,反倒是当前跌入谷底的玉米或将有价格反弹的机会。
1.黑龙江省打造绿色生态农业省的政策或将为种植优质玉米提供了有利的机会。
2.黑龙江省农业主管部门提出的“北种南移,不种积温大满贯品种”的思路深入人心,可以很好地解决农民卖粮难题。
3.黑龙江省统筹兼顾出台各项扶持补贴国储及玉米深加工企业各项政策或将更加有利于明年解决农民卖粮难题。
4.可以说大豆今年迎来了春天,但重点是看秋天的价格。按目前玉米反弹上扬的价格,希望玉米作为主粮作物,其产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种玉米改大豆,调整结构改思路,种子企业不好过
1.三年前,黑龙江省玉米面积为1.1亿亩,今年抑或调减到不足8000万亩。调减的用种量让早熟和极早熟区的种子企业措手不及。
2.供给侧改革大幅调减了玉米种植面积,改变了种植结构,今年也使得一部分种子企业库存严重加大,遍体鳞伤。
3.不要说种业寒冬,种子企业没准备好就该遭罪?早熟区种子企业大都还处在发展阶段,民族种业也呼唤国家扶优助强。
4.当前,我们的民族种业还处在发展阶段,对于调结构,转方式中有代表性的新兴民族种业,有核心竞争力的优质玉米品种,有关主管部门应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对于传统优势区域,不搞一刀切;要避免农民跟风种植,一窝蜂上面积非主粮作物,防止价格出现大幅起落。
五、探讨经销商突围新思路,挺住发展坚持住
1.黑龙江早熟区经销商能赚钱是最好,保本微利要挺住,即使今年剩货也要坚持住。
2.与时俱进改思路,农民积极购买大豆种,即使少赚钱也要维持好老客户。
3.探讨大户时代销售新模式——玉米种子卖不动,卖农药化肥拓宽利润点。
4.经销商变坐商模式为行商模式,学习吉林经销商做市场的方法,走出去,请进来。
5.黑龙江早熟区域经销商面临的最大竞争是来自农民购买力的转变,今年坚定信心做市场,明年大豆轮作回玉米还有机会。
6.全年服务、营销相结合,不要轻易放弃了投入和客户沟通,好卖粮的玉米品种还会有市场潜力。
7.信心比黄金都重要,相信明年龙江大地玉米遍地生金,但愿大豆价格坚挺。(杨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