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识别被拒绝的信号

  最近看了一则有意思的报道,报道中一个杭州的小伙子在相亲后被姑娘拒绝,而对方的理由是:你都27岁,还穿着特步鞋出来约会,你觉得合适吗?

  刚看到这则报道时,我和很多人一样,像是在听笑话,这话乍一听很伤人,也让特步无故躺枪,但是细看双方的聊天记录,最后的对话也还算是体面,只不过是一个正常的拒绝,无缘之人好聚好散,单独拎出来的理由无论有多滑稽可笑,只是为自己设定的结局来铺平道路。

  或者在这位女生的认知里,特步这种运动鞋是小学生初中生爱穿的,和她心中27岁理想伴侣的定位不符,但是可能对男生而言,平时上班就是穿这么休闲的,下班就来约会了,没觉得有啥不好。但归根结底,这是生活理念的差异,如果从审美,消费,生活方式来看,彼此都有这么多不同的地方,也许勉强在一起反而是一件并不幸福的事情。不管对方是因为你的穿衣品位拒绝你还是因为对你完全没有feel拒绝你,都得想开一点,淡然处之。刨根问底总会失了体面。

  其实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的江湖,看客们完全不用有太多的代入感,谁没有经历过被拒绝,一定要在拒绝中掰扯清楚一个理由,这未免有点小题大作,我们应该早就习惯“识趣”这个生存必备技能,能在和别人的交流中,早早读懂潜台词的拒绝含意。谁没有当过炮灰,谁没有在被人拒绝时收到过好人卡。有时候聪明点,能够读懂各种“拒绝”的含意,或许比拼着命地去深究,去强迫对方说出子丑寅卯来,要好得多。对方或许只是想找一个体面的理由,让彼此体面地成为路人。

  在很多好聚好散的故事里都少不了这点机灵劲儿。有时候天真的年轻人可能会分辨不出被拒的信号,但是成熟便是明白生活的套路,智慧便是明白潜台词背后的直白,无论前面怎么温情吹捧,最后能get到的拒绝,不问缘由,懂得优雅接盘。那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礼貌。一个成年人的基本素养就是读懂了支支吾吾的潜台词,并且在这套“繁文缛节”维持一下彼此的体面,举重若轻。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