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雯 家里的谋女郎
- 来源:小资CHIC!ELEGANCE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张慧雯,演员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3-01 14:27
我没有技巧也不会技巧,就是把自己扔进角色,去感受,去挖掘人物精髓。我现在可以说张艺谋导演的那句话了,我会把演员这碗饭端好的。角色就是我,我就是人物本身,像搭扣那样搭上了。演戏这个东西是说不清的,它不像数学能够以计算来衡量,可能就是某一天某一个瞬间,我突然反应过来,张慧雯是个真真正正的演员了。
一回生
北京舞蹈学院民间舞系的大三,紧张而忙碌。这里没有春夏秋冬,待在练功房里的女孩们,形体衣总是被汗水浸出一块巴掌大的深色水渍。
按照课表,又是一天满当当的排练。没想到教室里突然出现了位副导演,说是为新电影物色演员。他来找学生录些视频,内容倒很简单,无非就是些个人简介,视频存好档回去碰头商量,看谁适合就喊谁。
参与这次海选的都是几所高校的同龄人,张慧雯就在其中。几轮试镜结束,她被喊去学芭蕾。角色并不是已经煮熟的鸭子,随时都可能会替换,当时一起参加海选的都是北电和中戏的。在整个特训期间,因为没有最终定下来是谁上,所以没有透露过剧情。这一来,长年练习民间舞的技巧用不太上了,得从头开始尝试穿足尖鞋。“芭蕾不是你上手快就能学会的,立足尖也不是一门心思埋头蹦跶个几回就能行的,一般都要练个七八年。”时间紧迫,张慧雯只好被安排去集训,从早到晚没日没夜地跳,“我学东西有个优点,就是上手快,但是忘得也快。”虽然找了中芭的专业芭蕾舞老师来培训,但过程相当辛苦,等于是改行,两个完全不同的专业,对于专业的舞蹈系学生来说都有不小的难度。
这个时候副导演还时不时开玩笑施压,“哎,你要不行,咱就换人了啊。”一半是玩笑,一半她也当真了,就拼命练。碰巧她是那种不管有没有人施压都会把自己赶鸭子上架的人,当时心里就一件事儿,非要跳好不可。一落得空就跑去看当年的舞蹈样板戏,一个个肢解动作重复模仿,手位,站姿,定点亮相,练习怎么把全身的力量推到十只脚趾头上。
听说最后选上自己的原因,是有回和一个“父亲角色”的男孩儿搭戏,那场戏配合起来她的爆发力特别好,导演一下子觉得她就是从电影里的“丹丹”,没跑了。
拍摄那阵子也才大三,还没毕业就闯进了张艺谋的镜头里,这是很多演员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这下让原本只是想当一个舞蹈老师的她慌了,“我从来没想过我能和演员有联系。怎么说呢,可能还是幸运吧,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尝试新的活儿。”
话说回来,新人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感觉,磨枪上阵拍什么都不怕。要和巩俐搭戏,她就直接上了,“嗨,也没什么,咱俩各演各的,搭个戏而已,她又不会揍我。”最难演的应该是需要很快爆发的情绪戏,和巩俐老师对戏,她不会让你来很多条,必须在短时间内就得达到你最好的程度,不会说给你酝酿情绪,在拍的过程当中,演着演着那个气,那个感觉就出来了。
但电影还没上映,也不太懂怎么去判断观众们的评价,只能接触到身边人的反馈。等上映了才三四天,又收拾行李去戛纳,一切太快了,根本没来得及和周围的朋友说。她不怎么关心这些东西,只知道工作人员喊上了,那就一块儿去一趟。结果大家从铺天盖地的报导中得知,才纷纷跑来询问。这会儿张慧雯刚反应过来,“啊,这就是电影节?”
“咱们去电影节干嘛呀?”
“走红毯啊。”
“那我去干嘛?”
“没事儿你去玩儿就是了。”
二回熟
眼下事情已经有了发展,她安心地保持着演戏的工作,真演了几回以后再回到舞蹈上,突然回过神来,“还是喜欢演戏。”
“我就是想把手头上现有的东西抓好,其他由别人来决定。就像每一次试戏,我把自己的特点交出来,合不合适角色由你们说了算。”
虽然被贴上了“谋女郎”的身份,但张慧雯总认为自己这方面的特性不是很强。“比起自荐这个标签那个标签的,我更想作为一个踏踏实实的演员被大家知道。他们看了作品,知道‘噢这是张慧雯演的’,就行了。”
有时候她也会去网上搜搜自己的名字,看些“激进”的评论,倒不是为了找罪受,希望能够从中找出一些帮助自己进步的地方。“只有褒奖会让人懈怠,你想嘛,人不能舒服,一舒服就不对了,还是得时不时给自己紧紧发条。”慢慢得她也学会了分辨评论,光说演技不行可不够,得指得出哪里不行。“讲起苛刻,我妈那就更绝了,她说我说得比网上的都狠。”
聊起父母如何看待女儿的蹿红,张慧雯哈哈大笑,“他们都把我放养的,对演戏和出名没多少概念,说既然有人从事医生,有人从事教师,有人从事媒体,怎样都是个行当”,她试图模仿着父母那种看得开的语气——“咱闺女找着工作了,那就行啊。”
邻里街坊看到了张慧雯回家,会自然而然地调侃聊上几句,除此之外,生活没有别的不同了。
“其实吧,我是有自己想法的人,你可以跟我说你的意见,但我不一定会采纳。刚出道到那会儿,挺多人会讲我哎呀脸圆,脸大啊。但我觉得我这张脸被你们记住了,这不就行了。如果也变成了瓜子脸,那可能就是王慧雯或者李慧雯了。”偶尔有观众在微博底下评论,这样的脸型在荧幕上不占便宜,稚气未脱会吃亏,毕竟角色的厚重感很要紧。
结果到了《使徒行者》,期间有很多需要武术的片段,张慧雯先前的专业是舞蹈,相对来说力量很柔,不经意间一招一式就会露出来那种气质。“刚开始的确会有一点,如果你只用舞蹈的速度和柔软去打,连棍子都拿不住。”记得有一个镜头,她饰演的秘书小英,遇到危险时沉住气冷静的脱口而出了“老板先走”,让观众心里一揪。一种沉着,话不多说的果断,她总有办法把“稳狠准”随时融入到演技里。
自打《归来》那会儿,张慧雯就会给剧本里的人物写小传,“我觉得我记忆力不太好,还是得靠笔头写下来。在拍摄现场的时候,前辈说了很多有意义的话我就全写剧本后面了。”
感觉来了
说到好演员好作品,章子怡在《卧虎藏龙》里面饰演的玉娇龙,让她怎么也忘不了。“我特别喜欢这个角色,她不是只有打打杀杀或者只负责美就行的,而是有厚度在里面。我也想多尝试点不一样的角色,可能是潜意识里就喜欢未知冒险吧。”
电影归电影,她这次头一回尝试了电视剧,也是古装剧——《琅琊榜2之风起长林》里的林奚。这次出山可谓收获巨大,用张慧雯自己的话来讲,就像是“搭扣突然搭上了”的感觉。
古装剧在她的印象里,一直是带有仙气的,十指不沾阳春水的感觉。结果自己去了以后发现哪有那么容易,光是前期准备的时间就很长,人物的言行举止根本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当时妆发的部分,包括头饰造型服装扮相,林林总总需要三个小时。如果八点钟要开拍,那五点就得爬起来化妆了。尤其是碰上下雨天拍摄,动作幅度一大整个人就很不方便,很麻烦。
不止要加班加点练针灸,毕竟古代的中医和现代有所不同,比如说“望闻问切”的四诊法以及医疗知识,要知道错综复杂的血脉分布,各式各样的专业术语。她就经常在家翻来覆去地看老中医的教学视频,也不能说已经完全掌握了其中的知识,但从外形上来看得像那么回事。
“有些时候没有我的台词,我就在后面不停地磨药,因为林奚是医女,这样才能不出戏。好在我是脸皮比较厚的那种类型,有什么不懂了就跑去问导演,期间有几场大戏我有自己的想法,结果一收工就跑去追着聊,有时候边吃饭边讲。”
因为是南方人的缘故,平舌和卷舌很容易混淆,鼻音和边音不分。她请了老师专门来纠正,练习咬字,有时候仍然招架不住大段台词的陈述,比如需要当众描述一个病因,大家眼巴巴地等着她发话下结论,总不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私下就会做特别多的功课,我记台词的速记能力还不错的,但是长久记忆力肯定不算好的。你若让我过几天补拍一场戏,我肯定还得立马速记。”
从琅琊榜拍完回来,之后再和张艺谋导演聊天,结果张导却说,“你开窍了。”
反复经验的叠加,豁然开朗的顿悟,让她演戏会越来越放松,越来越开心。角色就是她,她就是人物本身,像双面胶一样粘上了。演戏之前会让自己放空,让角色“进来”,互相接纳。“演戏这个东西是说不清的,它不像数学能够以计算来衡量,可能就是某一天某一个瞬间,我突然反应过来,张慧雯是个真真正正的演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