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图创始人良滨

  巨大的衍生品市场,豪华的投资阵容,背景光鲜的团队,在Finwise澳门区块链峰会上,瞬间获得了巨大反响和关注度。很多人对区块链技术一知半解,对金融衍生品更是毫不熟悉,为什么良滨会带领团队做方图这个项目?

  金融衍生品+区块链

  良滨告诉嘻哈财经,他的初心是“金融衍生品+区块链”,而不是“区块链+金融衍生品”。方图这个项目,并不是一群人握着区块链这个铁锤满世界去找钉子。

  他们选择做方图,并不是因为选中了区块链,而是因为选中了金融衍生品这个入口,作为征战的起点。刚刚好,金融衍生品这个市场的几个核心瓶颈与痛点,和区块链的技术体系与经济思想非常适配。于是,方图诞生了。

  方图创始人良滨,毕业于耶鲁大学。毕业后,曾在纽约、伦敦、香港、上海、杭州等地从事金融行业各个细分领域的业务,包括投资银行、供应链金融、私人银行等。也因为幸运的原因,26岁便开始担任体制内国有银行的副处级干部。在这两年的时光里,他大量接触国内的私募对冲基金与衍生品行业,接触得越多,越觉得衍生品市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在2016年,全球场外衍生品名义金额合计483万亿美元。良滨算了一笔账,2016年全球GDP总量为74万亿美元,中国占11万亿美元,相当于场外衍生品市场体量的2%。这笔账一算,良滨看到的场外衍生品市场是一片浩瀚蓝海。

  往483万亿美元的场外衍生品市场里丢一块石头,看看会发生什么?良滨说不是泛起层层涟漪,就是掀起惊天骇浪。去年,某券商二三十人的场外期权业务团队,为客户达成的全年交易额超过1500亿元,市场火爆程度,可见一斑。但不管如何火爆,良滨都认为这个市场才刚刚开始。

  做金融领域的IOTA

  场外衍生品市场,是存在于交易所之外的场外市场,是天生的的点对点交易市场。而任何点对点的交易市场,都会面临着交易的信任问题,和清算的效率问题。而作为价值互联网代表的区块链技术体系,天然适配于这个市场。

  良滨告诉嘻哈财经,方图项目的英文全称是FORTUNA,也是罗马神话中的幸运女神,简称FOTA。不少人听到FOTA这个名字的时候,会联想到金融领域的IOTA。良滨说,用这个噱头来包装项目确实不错。IOTA家大业大,是目前全球区块链项目市值前十,作为一棵傍身的大树而言,分量十足。

  当良滨深入思考“FOTA,做金融领域的IOTA”这个动作时,会发现意味非常深远。IOTA想做的是万物互联,在金融领域,万物互联的最终表现形式,一定是全世界各地人民可以自由交易和兑换各类金融资产。而良滨认为这个想法非常美好,但实现起来却相当困难。因为区块链技术能解决链上交易的信任问题和效率问题,但它解决不了资产上链的问题。

  良滨说,如果今天我们处在一个区块链基础设施非常完善的世界,所有的资产登记和流转全部都部署在区块链上。那么你做一个交易平台也好,做一个兑换市场也好,都非常方便高效。但问题是,目前真实的商业世界采纳区块链技术的比例还非常小,把资产数字化并上链交易的难度非常大。

  举个例子,你想摆脱房产中介,在区块链上自由交易全世界的房产,但是真实世界的房产交易仍然以房产证为依归,没有一个分布式社区,能够在没有外力配合的情况下把房产证上链。所以,良滨认为资产上链成为了最大的难题。

  实现万物互联

  方图作为作为场外衍生品交易的区块链平台,能够在价格合约层面打通所有金融资产领域的自由交易与兑换。所有实物形式的基础资产都不需要数字化与上链,交易的只是约定未来买卖价格的合约,决定盈亏取决于对未来价格的预判是否正确。

  从这个角度而言,FOTA成功避开了资产上链这个最大的瓶颈,在全球各个资产领域还没有被区块链技术完全覆盖与渗透之前,FOTA或有可能实现金融领域的万物互联,成为金融领域的IOTA。

  方图的团队有来自耶鲁、牛津、哥伦比亚、芝加哥等世界顶级学府的学士、硕士、博士。从学历、履历到能力都有光鲜的背景。大伙儿之所以能聚在一起是因为大家身上都有一种很强烈的目标感,想在金融行业创造一些真正的价值,改变金融行业不透明、不直接、不公平的现状。

  在Finwise澳门峰会的演讲最后,良滨分享了一段话: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去收集木头,也不要给他们分配任何任务,而是去激发他们对汪洋大海的渴望。基于区块链技术体系,方图作为全球首个分布式风险对冲区块链,希望能重塑这个庞大的场外交易品市场。

  在区块链行业里有一句话,叫做活在未来。嘻哈先生认为,区块链将会为更多行业和经济主体注入新的活力,很多创新型公司,正在尝试各种跨界,目标就是运用区块链技术体系,在未来完成去中心化的云生态搭建。有就有可能,这就是创新时代。

  摘自:微信公众号:嘻哈财经资讯

  嘻哈先生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