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
- 来源:精短小说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等待,老根,老伴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5-30 14:18
“不再等了!”老根抬头看看窗外刚麻麻亮的天,嘟囔着起了床。
今天是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意思是从今天起,所有的禁忌都可以解除了。
老根穿上最好的呢子大衣,把唯一的一双皮鞋擦亮套在脚上。在堂屋供桌上点上一柱香,又对着香炉祷告了一番,这才走到院子里,燃放了一挂一万响的鞭炮。
被老根这一折腾,老伴也睡不着,摸索着起了床。刚到屋门口,正碰着老根挎着背筐往外走。
“你这是干啥呢?”老伴摸不着头脑。
“你把堂屋收拾一下,我去扯一些铺草。”老根说这话时,人已跨出院外。
院子前方几十米的地方,有一个高高大大的稻草垛。农村这些年已经普及了煤气,很少有人再烧稻草做饭了。但是老根一辈子勤劳,总是把地里稻草拉回来垛好,以备不时之需。稻草很松软,散发出稻米的清香。一颗稻子一生能结许多籽,而今握在手里的,却只剩下一根光杆稻草。老根黯然神伤,不禁叹了口气。
老根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在十几岁的时候,得了一场怪病,因为家里穷耽误了治疗,没留住。二闺女九岁时在外玩耍,不小心掉到水塘里淹死了。所以对小儿子,老根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平时孩子外出玩耍,老根寸步不离地看着。上学后,老根全程接送,唯恐有什么闪失。好在小儿子很争气,先是考上了县重点高中,后又考上了省里的一所著名大学。毕业后,被南方一家外企看中,干了几年后,又升为高管,月薪两万多元。每次回来过年,都会给老根带一些高档的烟酒和一些稀奇的年货。
村口路旁的石磨旁边,是村里人聚会唠嗑的地方,也是全村交流信息的场所。老根每次去,都会给村里老少爷们发烟,给孩子们发零嘴。边发边说:“儿子带的……”引来一片赞叹声。那时,儿子就是老根的骄傲。
又过了两年,儿子交了个女朋友,城里人,还是独生女,跟儿子在同一家公司。结婚时,娘家陪嫁了一套房子。那时老根天天跟吃蜜一样开心。
……大年三十,儿子媳妇到了家。三岁的小孙女,粉嘟嘟的像个瓷娃娃,已经会呀呀地叫爷爷。老根乐坏了,抱着孙女不舍得放下。趁吃饭还早,就抱着孙女在村里到处转悠。逢人便说:“这是我孙女,回来过年了呢!”
临近中午,老根要帮老伴做饭,就让孙女自己在院子里玩。孙女头一次到农村,见什么都好奇。在院子里,学鸡鸭叫,拽着羊尾巴打圈圈,逗得大人们哈哈大笑。
吃饭时,大家本来都挺开心,直到儿媳妇发现孙女两个口袋里鼓鼓囊囊的,掏出来一看全是羊屎蛋儿,脸上立马晴转多云,拉过小孙女,在屁股上一顿猛揍。原来小娃娃分不清,把羊屎蛋儿当作“鸡头籽”(芡实)捡了。可怜一个小人儿,被揍得用走调的声音哭喊着“爷爷救我!”
老根几次想冲上去护住孙女,可是都被儿媳妇推搡到一边儿。儿媳边打孩子边发狠说:“再也不带孩子来这鬼地方,学了一身坏毛病!”
巴掌打在孙女的身上,也打在老根的心上,心疼、愧疚……
老根老泪纵横。胃痛得更厉害了,仿佛有一只手在绞着肠子荡秋千。老根痛得已经无法站直身子。
孙女该上小学了吧?长高了吧?长什么样?老根想象不出,脑子里只有一个粉嫩嫩的瓷娃娃形象。
每到过年,儿子都会打回来一笔钱,说让老根想吃啥买啥。可每次被问到什么时候回来过年时,都说“加班!忙!”
老根不缺钱,每年稻子能收一万多斤,专门用一间大房子盛着,农副业的收入也有上万元,一生节俭的老根觉得钱对他来说就是一个数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着传统思想的老根,在没有天伦之乐的日子里一年一年地煎熬。
腹中的痛上下延伸。直不起腰的老根,扶着背筐半跪着。背筐内已经有大半筐稻草,老根想把背筐扯满就回去。老根感到大脑一阵眩晕,胃痛得一阵紧似一阵地收缩,一口白沫顺着嘴角不自觉地流下。朦胧中老根看到老伴向他走来。
老根觉得最对不起的人就是老伴,一辈子无怨无悔地跟着自己,也没有享到什么福。老伴不识字,昨天老根到乡邮政银行把这些年攒下的存款,都取了出来,放在老伴床头下的箱子里。他只能为老伴做这么多了,至于以后……
老根瘫坐在地上。老伴奔过来,一把把他揽在怀里,闻着老根满嘴的农药味泣不成声。老根怕吓着老伴,想给她一个微笑,可面部肌肉已经不听使唤。老根集中所有的意识,从牙缝里挤出生命的最后一句话:“把我葬在村口大……路……旁……”
老伴嚎啕大哭:“你个老东西,活着就等不到人。死了,你还等谁呀?”
河南 万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