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味道
- 来源:红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妈妈,诫训,味道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20-04-29 18:53
2月13日凌晨,风雨交加,妈妈心疾突发,痛苦地走了。从此回家喊的那声“妈妈”再也没人回应我,从此每年大年初二再也吃不到妈妈做的馍!从此我再也不能痛痛快快地叫一声“妈妈”了!
亲恩难忘!我总想写点什么,颂扬我平凡而伟大的妈妈。但再华丽的语言都不足以描述和概括妈妈的一生。于是我想,把记忆中最深刻的妈妈和我的故事说给大家听。
诫训
记不清那一年我八岁还是九岁,身高还没有妈妈的衣柜高。在那个物资极其匮乏的年代,幼年长身体的我每天都感觉肚子特别饿。一天放学回家,爸爸、妈妈都在外做工未归,我悄悄溜进他们的卧室,东翻翻西翻翻,竟然在衣柜顶上找到了4毛钱。在一根雪条一分钱的年代,4毛钱对我来说已是巨款,我可以买很多零食吃了!我把钱紧紧地压在裤兜里面,生怕它掉了,但也不敢马上用。
过了两天,吃晚饭的时候,妈妈严肃地对我们几兄妹说:“我放在衣柜上的4毛钱你们谁拿了?拿的人自己放回去,否则被我查到决不轻饶!”小时候感觉妈妈很威严,发火起来的样子很可怕,虽然当晚她没有发很大的火,但不怒自威的样子还是震住我了。哥哥、姐姐自然都说没拿,我也不敢承认,撒谎说没拿。吃完饭后他们去爸爸、妈妈卧室帮找钱,我也跟进去假装一起找,瞅着空把钱塞回到柜顶上盖着的防尘布里面。等哥哥还是姐姐终于在柜顶找到了“遗失”的4毛钱,兴奋地向妈妈汇报时,我心里怦怦乱跳,后背直冒冷汗,忐忑不安地走到妈妈面前,做好了“就义”的准备。谁知妈妈没按常理出牌,没点破我,也没打我。她说:“我知道谁拿了,能放回来就是好孩子,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要告诉你们,人在做天在看,耍小聪明的人总有一天会自食其果。今后你们一定要清清白白、老老实实地做人,戒贪戒占,不是自己的东西千万不能乱拿。”
妈妈的超常处置把我彻底惊醒了,我把这些话当成小秘密牢牢记在心里,把它们当成戒律时刻警醒自己,踏实做事、老实做人。自己成为母亲后,更能体会到当初妈妈的那番良苦用心。我也一直这样教导我的孩子,不拿别人一针一线,也不要说谎话。现在孩子从不乱拿家里的一分钱,哪怕是我们随便扔在哪个角落的钱,也不会在放学路上到处跑去小商店乱买东西。我想,这是传承了妈妈的优良家教。
德教
不记得哪天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和妈妈顶嘴了,顶撞得有些激烈,然后她生气地让我去挑水,要求我把水缸挑满,算是惩罚。虽愤愤不平,我也不敢违抗,气呼呼地挑水去了。可能心情不好,平时常常挑水的我那天却觉得特别累、特别乏。回到家门口走上青石板台阶的时候,脚底打滑了。挑着满满两桶水的我踉踉跄跄地差点摔跤,幸好我及时抓到了门框,才没连人带桶倒下。那一瞬间,我瞟见妈妈停下手里的活(当时妈妈在做我最爱吃的馍和汤圆)看了我一眼,我想那应该是着急的、关切的眼神。但当时在气头上的我,却误以为妈妈在责备我连走路都走不好,于是我放下担子破口大骂了一句粗口话。妈妈听到后,彻底火了,随手抄了一根棍子朝我劈头盖脸地打了过来:“叫你骂人,叫你不懂事,没规没矩的孩子,不打你就不长记性。”
我跑了,跑出很远,在家外面哭了很久很久。没有人问候,没有人安慰,就更加觉得委屈。哭累了,想做点什么事情报复一下妈妈。
当时邻居正准备起新房,家旁边堆了几堆新鲜的红砖块,其中有一堆因为中间有一桩树根,垒砖的时候那里围空了一个洞,从外表是看不出来的。于是我钻到那个洞里,坐在树根上面,很快睡着了。掌灯时分,听到有人呼喊我的名字,那呼唤声带着焦急、担心和对妈妈的责备。我故意坐着不动,继续呆在砖洞里面。又过了一会儿,爸爸发动邻居一起帮忙找我,一伙人慌慌张张分头去不同地方找,有的还打着手电筒跑到鱼塘边去看有没有异常,奶奶着急地哭了起来。我坐立不安,不再犟了,自己从砖洞里爬了上来。他们边骂边把我抱了下来,紧紧地抱在怀里。回到家门口,发现妈妈不安地走来走去,看到我回来,什么话都没说,马上架锅烧火帮我热馍热菜。吃到嘴里的那一刻,我哭了,一整天,又累又餓又冷,此时感觉家里才是最温暖的!
长大后我才知道妈妈为什么会操棍子打我。那天我不仅顶撞妈妈还大爆粗口,触犯了妈妈的底线,是目无尊长、大逆不道。尊老爱幼、重礼谦让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妈妈决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去逾越。一记棍子让我幡然醒悟,从此,我怀着敬畏之心,立誓以德立人。潜移默化中,我的孩子性格敦实温厚,碰到到长者,主动招呼,看到幼者,主动关怀,对待生人礼貌有加。我想,这是妈妈看到的最欣慰的家风传承。
抢效
“哎呀,你们怎么这样磨洋工的?快点快点,要下雨了,去收谷子。”妈妈急匆匆从田里回来朝我们喊着。令行禁止,我们丢下手里正在剥的南瓜苗,飞一般地冲向晒谷场把新晒的稻谷聚拢成堆,再用塑料布把稻谷盖好,豆大的雨就劈头盖脸落下来了。前后不过十几分钟,连奔跑带抢工,体力透支得厉害,我们顾不得躲雨,都瘫坐在谷堆边,任由风雨肆虐洗刷。夏天的雨就是这样飘忽不定,一片云彩可能带来一阵疾雨,毁掉半年的收成。而这样的抢收我们也早都习惯了。
“这种瓜苗干净,随便洗洗就可以了,哪里要剥皮消磨那么长时间?赶紧煮了吃饭,抓紧时间干活。”回到家里,妈妈又继续唠叨着。看着那束毛中带刺的南瓜苗,我心里直发毛。
那时候觉得妈妈对我们很苛刻,每天都在发号施令,连饭都不让我们好好吃。长大后才明白,那可是双抢啊!既要把上半年的收成收回来,又要赶在秋分前把下半年的田和地全部种上。夏季的天气反复无常,田里劳作的农民必须练就冲锋陷阵的本领。妈妈风风火火的个性就是在长期与天赛跑中养成的,妈妈一贯的清淡饮食也是为了抢时间而简化的。
从小就和妈妈经历无数个双抢季节的我们,自然而然地承接到她抢效能的风格和看淡得失的个性,形成了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和不计较个人得失的职业品德。单位分配的每一个任务,我们尽职尽责完成好;领导交代的每件事情,能马上解决的决不过夜。也许有人说,他们是农民的儿女,所以勤快,任劳任怨,其实最关键的是,我们继承了妈妈的优良传统。
母亲的爱
那段时间(可能有十几二十天),妈妈从农田里收工回来后,常常躺在沙发上,无声的泪不停地流着。
1989年的暑假,远在南京大学读书的哥哥没能按时回到家。当时的形势,交通阻断、通讯不便,哥哥不知身在何方,杳无音信。妈妈只能在家天天盼着他平安归来,心里焦急万分却无法向他人诉说。等的时间越久,看到的新闻越多,泪流得越厉害,到后面慢慢哭出声来了。爸爸除了在每天出去帮人诊疗的时候顺便到村公所去打听哥哥的来信之外,也无计可施,只能叹长气。那时我还年少,不能理解发生了什么,但看到妈妈心急如焚、坐立不安的样子,我跟她说哥哥很聪明,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回到家的,她不置可否。于是我也跟她一样,每天盼着哥哥早点回家。
终于,哥哥回来了!妈妈开心得像个孩子,忙里忙外张罗着给哥哥做好吃的,并交代我们不要把她哭的事告诉哥哥。那几天,妈妈放下田里的农活,一心在家陪着哥哥,生怕他跑了似的。我们围坐在一起,听哥哥讲述他在路途中的所闻所见以及发生的各种故事。因为交通阻断,哥哥辗转了好多个地方才能拐回到家里,所以花了比往常更多的时间。儿子到家,妈妈终于安心了,晚上响起了熟悉的沉睡声。
儿行千里母担忧!当了母亲后,我更能深刻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也明白了当年妈妈为什么哭那么多,那是一个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她把它埋在心底最深处,只有自己悄悄去咀嚼其中的酸甜苦辣,或喜或悲,都默默承受,这就是母亲的爱!
为妈妈网购
2019年4月27日,周六,我跟往常一样回去陪二老聊聊天。妈妈家长里短跟我说了很多,最后聊到她参加的太极拳团操队。
她和她的姐妹们偶尔会出去表演,有时候得二三十块茶水钱,有时候只得个小纪念品,但她们并不在乎。妈妈聊得很开心,说在团操队里面她的拳算练得不错的,经常指导其他姐妹跟她一起练,满脸的笑容洋溢着自豪和满足感。而在我看来,她这样为了一个表演又走路又挤公交车,东奔西跑太累了,担心她身体吃不消。她咯咯笑着说:“这有什么累呢?一群姐妹,走走路讲讲古就到了,当组团坐公交车一起出去玩。”现在回想起来,妈妈是在她这群姐妹中找到了存在感和满足感。
说着说着,妈妈高兴地拿出她们表演的照片给我看,妈妈的拳操一招一式有模有样,表演得很棒!我之前从来不知道妈妈竟然练得这么好。看了照片,妈妈略微不自在,目光闪烁、欲言又止的样子。我问她怎么了。她说这套表演服是借别人的。问她为什么不买一套,她说周围走遍了都买不到。我说我带你去和平商场逛一下,那里什么东西都会有。她说不去了,市场买不到,姐妹们的衣服是统一定做的,她是后来才加入团队,所以没得做,出去表演的时候团长会把练得不好的姐妹淘汰下来,让她把衣服借给妈妈穿。我说那叫姐妹们把做衣服的地址告诉你,我带你去做。她略带为难地说做衣服的人也找不到了,然后小心翼翼地、带着试探性地说:“她们说可能在电脑里面可以找得到,你会用电脑吗?”对哦,可以在网上淘同款!我说当然会,现在就可以在手机里面找。
一周后货到了,衣服却不太合身。我说再找一下其他款式,也许有短一点的。她怕麻烦我,连忙说不找了不找了,自己收收边就行了。我跟她说网购东西不合适都可以退货退钱重新再买。妈妈却一脸抱歉地看着我。
又过了一周,新买的衣服到了,这次尺寸很合适,棉麻料子的衣服,穿在她身上显得很挺拔。妈妈开心地笑了,不停地夸我孝顺,又追问上次那套衣服退钱了没有。我如实告诉了她,她才安下心。
平淡质朴的妈妈,一生对物质没什么要求,生活过得去就行,吃饭能填饱肚子就行,东西能用就行,衣服能穿就行。一辈子勤俭持家,不舍得浪费一分钱,她常说我能动我就动,不用你们操心,等到我动不了再说。因此,连网购这么举手之劳的小事,她都生怕给女儿带来麻烦,哪怕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妈妈的味道
最思念的妈妈味道,是妈妈亲手做的馍(也叫糍粑)。那是用植物碱水和糯米溶合后激发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味道,它的皮有着淡淡的清香,它的馅鲜香无比;它包含的是妈妈对家庭浓浓的爱意,它散发的是妈妈做事的细致。
妈妈做的馍油亮金黄,皮薄馅厚,看起来就垂涎欲滴。馍长得跟包子差不多,貌似普通,工序却颇为复杂。与包子直接用化學碱来发面不一样,妈妈的馍是用植物灰烫出的碱水来和糯米粉制作而成的。过节之前,妈妈就到小树林间釆集 “leng”,那是一种乡村人家常用于做馍的植物。晾晒两三天,让植物水分蒸发干燥后,妈妈把它烧成灰,再将灰细细筛分到到竹筐里,然后用热开水缓慢浇湿(以水不漏出竹筐为限),让灰充分浸透。约半个小时后,妈妈再用温水慢慢浇淋灰筐,碱水就顺着筐底缓缓流下来了。这样的浇淋要重复三遍,前一遍流下来的水再用来浇淋第二、第三遍,灰汁才能充分释放,最后流出来的碱水才金黄如油。用它来和糯米粉,做出来的糍粑就油亮金黄,皮滑细腻,不粘手不粘牙,韧性十足,就算放在冰箱三天都能保持柔软嫩滑。妈妈又精心挑选半肥瘦猪肉,炼了油,把莲藕切碎,配上油豆腐、香菇等多种原料,爆炒成馅料,然后手把手,一个一个揉捏成馍,最后再像煮饺子一样烧水煮熟,才能大功告成。
因为工序太复杂,每次做馍都会耗费妈妈一两天时间,有时候妈妈甚至忙到三更半夜都不睡觉,就为了保证儿女们能第一时间吃上她做的这个拿手好菜。妈妈身体不好,所以平时不轻易让她做。每年春节前夕,妈妈都会提前几天回老家,用心为我们做好馍,再细心帮我们一包一包分装好,让我们初二回娘家的时候带回城里吃。
在我心里,什么山珍海味、鱼翅熊掌都比不上妈妈的这道菜!回娘家必打包的唯一!除了妈妈做的,我极少吃其他人做的馍,因为没有那个草灰的味道,没有香糯嫩滑的感觉。所以,我很珍惜每一次打包馍的机会,希望能永远打包!但是,没机会了!随着妈妈猝然离世,这个用爱揉捏而成的馍也跟着妈妈到了土里,永远也吃不到了,我只能把它放在心里,深深怀念!
在道和理面前,妈妈“严”字当头,容不得半点掺杂;在亲和情面前,妈妈用爱诠释! 妈妈平生乐观开朗,朴实无华;她外刚内柔,仁爱大度!给我们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她一生淳厚,忠厚笃实,教导我们脚踏实地,老实做人;她一生勤恳,任劳任怨,教导我们勤以立业,俭以持家;她一生坚强,百折不挠,教导我们拼以立足,搏以进取;她一生远见,尊师重道,教导我们学以致用,习以提升;她一生奉献,含辛茹苦,教导我们母无求报,爱需无私!
黄晓芳
